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经济在动荡中度过了1992年,西方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前苏联和东欧政治、经济动荡,恢复经济的正常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东西方冷战结束后新的格局,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西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特点从1990年下半年开始,西方  相似文献   

2.
曹广才 《新疆金融》2007,(11):51-52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情况直接决定了经济的发展状况与水平。为了解巴州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情况,近期,我们对2001年以来巴州金融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探索金融经济良性互动的对策措施。一、巴州经济发展状况2006年,全州完成GDP410亿元,增长12%,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股票市场、保险市场来说,信贷市场一直以来都是欠发达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首要力量。本文以内蒙古为例,用12盟市2001年-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信贷市场对当地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内蒙古的信贷市场有助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却不能对经济效率的提高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建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细分为经济发展强度、合理化及外向性三个维度,进一步运用MF-VAR模型探究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同维度的具体支持效应。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能够迅速刺激经济发展强度的提升,对技术创新支持效应显著;而其对发展合理化的影响则最为显著且持久,即稳定的金融市场仍是经济长期协调发展的重要助力。特别地,金融规模的持续扩大会抑制发展强度,但对发展合理化及外向性水平的影响微弱,因此应防范可能出现的过度金融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绍基 《金融研究》2008,(12):I0054-I0057
金融资源配置不足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搞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对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相对于农村经济对金融日益增长的需求来说,目前农村金融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求不相适应。本文调查分析了农村金融资源的非均衡配置现状与原因,提出了加大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不断进步,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得到高速的发展。完全借鉴发达国家科研成果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需要大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新型人才,从而形成科技促发展,经济兴教育,教育提高科技水平的总体格局,要想形成这样的格局,教育改革是这条兴国路上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一直需要常抓不懈的。  相似文献   

7.
四川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甘孜、阿坝、凉山(以下简称“三州”)分别位于四川省的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三州”面积29.6万平方公里,人口581.4万,其地理位置特殊,跨纬度多,有着丰富的水能、矿产、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民族化底蕴。但由于受历史、自然、交通等条件限制,“三州”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化水平不高、经济相对落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水平程度较低。如何利用好“三州”的资源优势,加快其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为此,国家外汇管理局甘孜州中心支局对“三州”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特点及制约对外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其目的是为了探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用民生建设统领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执政时期领导经济建设的重要经验。本文通过边区食盐贸易、边法币斗争、农贷发放等实践,分析边区经济建设,尤其是陕甘宁边区银行保金融稳定、促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西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美、日贸易摩擦再度加剧,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各国货币政策松紧不一,利率你升他降,美元时起时落,股市飘渺不定,前景难以捉摸。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强劲,第4季度经济增长率高达5.9%。最近,美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字仍然显示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如,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先行经济指数、耐用品订单以及全国经理采购指数等纷纷报长。相形之下,日本经济仍不景气。  相似文献   

10.
浅析公路经济建设的制度因素相关理论,并结合实际对建国以来制度因素对公路交通经济的发展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为相关公路交通经济的制度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7.6%,这是自2008年四季度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速第二次下降到8%以下,个别省区的经济速度甚至下降到7%以下。从市场信息反馈来看,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有一种悲观看法,认为现在的局势又回到了2008年的状况。对待目前的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或趋势,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本文就经济增速下行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30多年改革开放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经济积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全新的国际国内内局势下,如何深入改革创新,着力发展,使国民经济水平和国民幸福指数再上新高是当前的总课题。目前国内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任务紧迫而艰巨的情况下,如何挖掘城镇经济的潜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谐进步,是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也是广大人民的意愿。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加快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旺堆 《西南金融》2008,(7):42-43
一、近年来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加快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量化考核体系,成立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制度和机制。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自治区内各地(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也都出台了支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在我国这"三驾马车"跑得快慢不均,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现代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健康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消费拉动,消费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负面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因此今后的宏观调控政策应该以扩大消费需求为着力点,逐步提高消费率,促使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运行,从而保障我国经济能够长期自主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闲暇时候的选择。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反过来,发展旅游业又会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重大的的影响。旅游业正在成为我国最强劲、最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文章针对我国近年来旅游业迅猛的发展的状况,分析旅游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实现我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利用其对国民经济的积极的影响,努力缩小其消极影响,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梳理了区域金融理论中关于金融市场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并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这一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金融市场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金融研究》2008,(2):I0059-I0065
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经济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再度成为理论界、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充分发挥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作用;而要使金融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点”,改善金融生态就成为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是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由此引发经济增长决定金融生态,金融生态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过程中,金融生态建设问题究竟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如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在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其金融生态建设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等。  相似文献   

18.
梁永杰 《云南金融》2011,(9X):106-107
在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中,人为最基本的因素之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状态,对于充分有效地利用物质资源,实现经济增长,都是极为重要的条件。物质资本是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之一,但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成效的却是人力资本。研究分析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所付出的代价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由于诸多原因,海东地区金融与经济发展不十分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对海东地区县域金融服务及经济的状况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20.
交通运输对甘肃乃至我国经济的发展都很是重要,是确保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核心,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影响。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交通的发展程度必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以甘肃省为例,系统地分析了交通运输对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在甘肃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