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志强 《经济师》2011,(1):91-92
劳动合同法虽然以劳动合同期限为依据对试用期限长短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实践中,经常出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所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的情形。如何认定超长试用期之法律效力便成为解决此类劳动纠纷之关键。部分无效说不但能够兼顾公平,符合劳动立法之宗旨,易于在实践中得以应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杜云淑 《经济师》2011,(12):63-64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对全省高速公路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对《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赔偿等方面的解读,并结合高速公路系统在劳动用工制度方面的工作实际,进一步说明了建立并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试用期是企业和员工相互了解的重要阶段,2008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员工在试用期的相关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而现实中企业常常不遵守法律规定或者对法律规定理解有误,从而引起法律风险.本文就企业在员工试用期内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做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规避建议,对于企业提前对员工试用期的风险防范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9,(5)
在现行劳动关系法律法规中,对于试用期时限、可使用范围等进行了明确,保障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在企业实践中,试用期间由于劳动者个人原因、企业管理需要或不可抗力等因素,会出现因不能在试用期内完全出勤而导致劳资双方相互考察不充分的情况出现,在后期可能存在较大的用工、发展风险或额外成本投入。因此,在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相关内容的情况下,有必要从企业劳动关系角度探索相关的管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肯定了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合法性,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是劳动关系,要求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签订劳动合同.针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特殊性,《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做出了有别于传统劳动关系的特别立法规制.本文认为,《劳动合同法》在调整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方面,在有关劳动合同试用期的适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适用、惩罚性民事责任主体的范围、被派遣劳动者单方面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应当进行补充立法完善,以更好地规制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作为法律规定的用工形式之一,劳务派遣当前越来越受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的关注.由于劳务派遣涉及三方主体,存在三重法律关系,比直接用工更加复杂难懂,所以自<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关于劳务派遣的争论一直没有平息.其中一个广受争议的话题就是,劳务派遣中的"三期"问题,即劳动合同期、劳务派遣期以及试用期.本文将以<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为依托,就劳务派遣中的"三期"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遇到了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从劳动争议及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入手.分析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很大程度上 ,劳动效率决定于劳动者的劳动行为 ,而劳动者的劳动行为又决定于劳动制度 ,所以劳动制度的合理设计将有助于在较少的资源投入情况下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影响经济效益的劳动制度包括 :劳动者权利制度、现代企业劳动制度、劳动者行为的社会文化背景、国家劳动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10)
至今,理论界对劳动价值和制度价值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未能达成共识。文章在充分论证劳动价值和制度价值的本质与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劳动价值和制度价值的辩证关系,制度确定商品交易规则,即制度价值决定劳动价值。只有真正把握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与内在逻辑关联性,才能有利于执政党对经济运行规律的把握,才能更好地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10.
范云清 《经济师》2007,(7):72-73
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时效制度,努力构建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对保护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搭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时效制度存在的弊端,论述完善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与时效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作为由参与主体基于所掌握的信息而进行的策略互动博弈内生而成的制度,实质上是一个由多项具体制度构成的劳动关系制度体系,对其分析必然离不开对系统内部各项制度之间关系的考察以及对不同国家劳动关系制度的比较。文章通过对美国劳动关系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规制机制分析研究,了解科技、经济政策、法律和文化等因素对一个国家劳动关系形态的影响,为我国劳动关系的政府规制构建寻求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的性质应当强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是有本质的差别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它是由生产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性的矛盾所决定的。这种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它是建筑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根本利益彼此对立和在资产阶级内个人的根本利益彼此对立的基础上的。所以它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能够解决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的基本矛盾,已经不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了。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变为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了。这个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因为它是发生在人们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如何建立一个正确、合理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一直是我国长久以来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同时结合实践经验的相关数据与资料,研究如何正确地建立劳动监察制度,探讨劳动监察制度的解决纠纷功能的正当性基础和优化策略,旨在对当前常出现的劳动纠纷问题进行正确、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执法制度、工会独立性保障制度、企业社会责任、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五个方面,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劳动关系本质上属于一种制度安排,制度分析和制度创新的方法为劳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理论框架,结构分析、博弈分析、规则分析、远期结果分析以及规则变迁路径分析等五种模式,引导我们从多视角认识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董炜 《经济论坛》2006,(5):49-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制度的变化,引起了劳动关系的变化,劳动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经济关系,它反映了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双方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良好的劳动关系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动荡的劳动关系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负面作用也是很大的。因此,改革劳动制度,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对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制度的弊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用人是以城乡分割为基础,以城市发展为主的。在城乡分割…  相似文献   

17.
1 养老保险定义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途径之一。虽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作出了一定的变革,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革总体上是比较盲目的,制度建设缺乏针对性的缜密安排。现行的处理机制仅能处理现实中发生的劳动争议的一小部分,劳动仲裁制度存在不足。应通过实现劳动仲裁社会化,变革仲裁前置原则为仲裁自愿原则,完善劳动争议的时效制度,建立集体法判制度,健全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机制,实现对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新制度经济学视域的农民工和谐劳动合约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约是农民工形态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证。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思想,从农民工劳动合约的关系网络特点出发,构建适于我国农民工劳动合约关系的框架结构,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制约农民工劳动合约制度实施的各种关系结构,提出三方机制中政府主导作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民法债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的提出使缔约阶段也纳入法律调整的范畴,进一步完善了债法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对缔约失责制度作了较全面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却不适用于劳动合同,从而造成我国劳动立法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为了弥补劳动权利救济的缺陷,确立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必要和可行的.但劳动合同属于兼具有公私法性质的社会法调整,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与民法中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相比在适用主体、归责原则、适用范围和赔偿范围等方面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