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及动态优势理论的介绍和评述,指出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政策应用价值及其缺陷,说明了开放经济中发展我国制造业应如何利用既有比较优势及创造比较优势,并指出二者内在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2.
全球制造业生产的转移效应导致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大量进入中国,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吸收外商投资地区,中国及江苏省目前的比较优势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低技术水平的加工制造业,本文通过对江苏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江苏省完全有条件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定量分析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国际基本趋势和河北省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提出河北省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首先 ,重点通过加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来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 ;其次 ,鼓励支持电子通讯等生产率和附加值高的高技术产业发展 ;第三 ,大力发展医药、食品、皮革等地方优势产业 ;第四 ,对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 ,通过调整产品结构 ,进行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4.
当前制造业正经历着价值链拆分、产业整合及与此相伴随的大规模国际转移。中国通过对这种产业转移的积极吸纳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产业结构水平。中国是否能够在今后继续保持这种吸纳的强劲势头,并不断向产品价值链的“高住区”逼近?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使自己的区位优势得到有效的保持与提升。而在保持与提升中国制造业吸纳区位优势的种种努力中,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使劳动力成本优势得到保持甚至强化应处于更为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及其瓶颈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特点就在于其力成本上的弱优势与劳动生产率上的强劣势,这是造成西部地区贸易不发达、出口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而西部地区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强劣势又源自于投资的不足与教育的落后,这是西部地区劳动力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重要瓶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引致资本外流,制造业空心化风险逐步加大。对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全球比较表明,2011年以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弱化:一方面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已基本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甚至发生一定的反转(如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国);另一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尽管还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但这种劳动力成本优势可能被其他因素(能源成本、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削弱。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的原因是劳动报酬的上涨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速度,劳动报酬上升较快主要是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速低于需求增速,而技能型人才(高级技工)短缺导致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中国制造业再也不能简单地以低劳动力成本取胜,企业必须由低成本竞争转向高技术竞争和差异化竞争。政府应致力于提高生育率和劳动参与率以增加有效劳动力供给,加快“双一流”建设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以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以降低企业成本。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指出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在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中的作用 ,以此为基础构造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模型 ,并以山东省制造业为例 ,对其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与出口程度具有正相关性,但到达“刘易斯转折点”(2004年左右)后,随着普通工人工资的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出口方面的表现逐渐受到削弱。采用2000—2008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分阶段、分类型测算其出口份额和资本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份额显著下降,其中劳动力成本占比越高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越大;同时,制造业企业也逐渐采用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以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根据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东部地区应逐步发展高端产业,中西部地区应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进一步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阐述了按照国际竞争力划分的中国两种制造产业--强出口竞争力制造业和弱出口竞争力制造业,在加入WTO后面临的不同境遇,进而提出了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四条战略主张。  相似文献   

10.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对否认竞争优势理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局限性,认为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超越比较优势的限制和制约。并对国家竞争优势的有关争论进行了探讨。但本文也指出,片面强调竞争优势也是不足取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将比较优较与竞争优势并重型发展战略作为今后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分别从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正由传统的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要使企业常胜不衰必须从现有市场和未来市场两个角度培育现代企业获取持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企业集群现象的大量出现以及成功的发展实践,已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在分析协同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协同效应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从而揭示群内企业的协作行为与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制,并探讨实现集群协同竞争优势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根据经典文献对竞争优势来源的不同,解释将它们分为了行业结构观、资源观、能力观、动态能力观、知识观、行为决定观等六个学派,并对各学派各自的理论假设、主要观点等进行概括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人对竞争优势的理解,以存量和流量为出发点,提出对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思考和结论.  相似文献   

14.
浅论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服务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服务贸易进行分析。探讨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及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因素。通过对1998—2002年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系数的计算,考察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比较优势状况,最后得出我国现阶段发展服务贸易,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明确西部的竞争优势是关系到如何启动西部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 ,把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作为西部的竞争优势 ,不仅造成东西部不平等的垂直型地域分工 ,而且使西部专业化发展程度极低 ,经济发展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而发展西部的关键就在于增加参与交易的中间部门 ,通过多元工业化道路的实施 ,培育和积累内在比较优势 ,发展总生产力 ,提升分工与专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比较优势理论对世界贸易的发展影响深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在现实应用中显现出一些缺陷。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尽早确立本国的竞争优势,以避免比较优势陷阱的形成和贸易条件的恶化尤为重要。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分析了中国建立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比较优势陷阱:我国纺织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回顾了"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陷阱"的相关理论。指出了现阶段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对纺织工业"劳动力成本优势"认识上的误区。文章认为只有加强自主创新、技术创新、培育品牌,才能实现我国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国内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区域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出现有文献在区域竞争力内涵、理论基础及评价指标体系三个基础性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争议和问题,全面盘点2000年以来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指出区域竞争力理论研究,必须加强理论创新,并且注重与发展实际动态结合。  相似文献   

19.
论劳动权     
劳动权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支配自身劳动力,并要求国家或社会为其提供劳动机会的权利。劳动权具有综合性、法定性、个体性的特征,其内容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权等劳动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