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农民培养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并界定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受益主体、价值主体的地位。这样的界定,对于新农村建设思路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廓清。这种主体地位的确认,也正是相对于过去传统的农业结构及体制,新农村建设最能体现“新”字之所在。但是,农民主体地位是需要由新农民群体来承载的,从而引出了另一个深层次问题,也就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要将培养新型农民放在优先领域。新农村建设应该始终把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将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农民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让更多的农民获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是广大的农民,由于农民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欠缺,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巨大的主体困境,因此,主体培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育,实质上是一个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过程,科技素质和能力的培育、政治参与能力的培育、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育,构成了新农村建设主体培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要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真正见到实效、得到实惠。新农村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要建设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选拔配备好党支部书记,关心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二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先行,一任接着一任地干下去;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户制宜;坚持统筹谋划,…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意识,调动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且长效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们只有不断深化对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晓明 《农业经济》2006,(12):28-29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迫  相似文献   

7.
两会传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在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把农民组织起来,大力推进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以解决目前农村经济规模过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沧州市委书记郭华接受记者采访时坚定不移地说道。郭华认  相似文献   

8.
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决策,积极稳妥,特别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切忌主体异位。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自己的事,农民是主体,政府起主导作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农民片面地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政府部门的事,甚至简单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政府给农民建一个新的村庄,农民搬进去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我国国情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是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地位相结合.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组织者和推动者,必须发挥好其主导作用;农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力量,必须突出其主体地位.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作用有待切实加强,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面临多方挑战,而要实现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干部素质.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如何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塑造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农民素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大体分为文化素质、科技素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抓好以下几点:一、坚持以规划为基础,建设农民新家园;二、必须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服务优势;三、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农村新经济;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农村新风尚.  相似文献   

12.
提高农民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本文通过分析农民素质现状,指出农民素质较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农村?什么是新农村?谁来建设新农村?准确回答这些问题,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所必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具备三个特点:有新的结构,包括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城乡结构和新的组织结构;有新的主体,以组织起来的农民为主体,政府的作用重点在服务;有新的功能,新农村要有现代农业生产功能、传统优秀文化保存功能和生态功能。新农村建设既不是把农村变为城镇,也不是把农民固化在乡村。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新型农民社区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应突出农民发展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农民的发展权利建设将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农民发展权利的视角出发,突出权利建设下的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改善农村人居及生产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江西省樟树市以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生活环境为切入点,从发展农村经济、坚持农民主体、培育新型农民、政府帮扶引导、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大丰市紧紧围绕“六新一好”(新产业、新生活、新村庄、新农民、新风尚、新机制、好班子)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大力实施新五件实事,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全市15个试点村新建四级水泥路32.15公里,新培训农民2000多人,新建达标文化室15个,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村庄建设规划已编制就绪。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00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括了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初见雏形的十种典型模式,着重分析了十种模式的共同路径,即围绕完善宜居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两个基本目标,突出四个重点:一是以农民向城镇和新社区集中为起点,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努力提高"三化水平";二是从农民住房建设和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入手,软件、硬件建设配套推进;三是以培育特色产业为中心,壮大支撑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四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调动农户、集体和社会参与建设新农村及发展农业生产的多个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适应形势 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握好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让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又一次体制和机制创新。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一)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这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障碍,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所以急需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