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路隧道洞外亮度L20(S)测试分析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洞外亮度L20(S),是指在公路隧道接近段起点S处,距地面1.5m高,正对洞口方向20°视场实测得到的平均亮度.洞外亮度L20(S)是进行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设计的基准之一,洞外亮度L20(S)的合理设定,对公路隧道的工程投资和运营费用都将产生较大影响.日本东京湾海底隧道曾在设计中做过详细比较,在其他条件(包括车速)相同的情况下,如L20(S)分别设定为4000cd/m2与6000cd/m2,则设备费相差34%,年电耗量相差30%.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洞外亮度L20(S)直接决定了隧道入口段和过渡段亮度,即入口加强段亮度.在进行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设计时,国内很多设计单位千篇一律地取现行规范建议的上限值(4000cd/m2),由于没有考虑隧道洞口的具体条件和实际特点,使得部分公路隧道运营照明能耗过高,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隧道通过照明系统增加洞内亮度使行驶过程中的亮度变化控制在人体能适应的最小值内,以防止黑洞效应、暗适应、白洞效应的产生,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确保行驶安全。然而隧道洞外自然光亮度是随季节、天气等条件改变而动态变化的,为达到节能、舒适的目的,需要根据洞外自然光亮度的改变精细化、人性化地动态控制隧道照明亮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主要支撑内容。在烟海高速解家河隧道照明改造中,为实现基本照明自动控制的自动化。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当前隧道照明控制的设计原理及供电结构,对隧道照明控制线路进行改造,采用先进的微电脑时钟自动控制技术,对隧道照明进行时钟控制。在保障隧道安全通行条件下,实现随意根据昼夜长短、四季变化对照明自动控制,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4.
针对隧道安全照明智能控制欠缺与电能大量浪费的现状,提出出口过渡段的概念,改进了隧道照明段组成,并综合考虑时间参数(白日与夜间)、隧道外亮度(L20(S))、交通流量(N)、车辆速度(V)与能见度(VI)五个因素对隧道内亮度的影响,研究了的隧道LED照明五元参数智能调光控制算法,达到按需照明的目的,最后依托示范工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节能性,节能百分比为29 15%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得到显著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隧道照明控制就是通过计算出的最优的隧道照明需求(洞内亮度需求)来及时、精确地控制照明输出,而影响照明需求(洞内亮度需求)的因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交通量、洞外亮度、时间因素、外部条件等. 测速装置的应用研究 为验证通过电子警察从降低车速方面来降低照明需求的可行性,皖通科技在六潜高速公路秦老屋隧道进行了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6.
隧道照明系统是车辆能够安全地进入、通过和离开隧道区域必不可少的基本保证。目前长隧道的照明分为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出口段等,不同的隧道区域对照明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区域在不同的条件下,对隧道内的照明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它们和洞外亮度、交通流量、洞内废气的多少、行车速度、灯具的养护周期等诸多因素有关,甚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下,降低隧道照明的能耗水平,本文针对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隧道的特点,从洞外亮度、灯具选择、控制方式三个方面入手,运用现场测试、室内试验等手段对其进行节能型照明系统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交通呈现出多样化、立体化的趋势,为了缩短行车距离、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隧道、城市地下通道等各种形式的隧道越来越多。与一般道路不同,隧道内白天也需要照明,照明系统是隧道机电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也是车辆安全通行的基本保证。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下,为降低照明用电量,隧道照明灯具考虑采用光效高、节能环保、寿命长的大功率LED光源,同时采用合理的照明控制策略。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按需照明,可对隧道内照明进行二次节能改造,还可延长隧道照明灯具使用寿命,同时方便日常维护管理。本文将描述一种基于RS485自动编址技术的智能照明控制技术,这既是节能减排绿色公路的需要,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在安全行驶的前提下,可满足运营节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从隧道照明的驾驶安全、节能环保出发,由于现行光度学系统在隧道照明应用中光源的光效评价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因此照明工业界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更加准确反应人眼视觉功效的中间视觉模型。如果建立了一个中间视觉模型并得以推荐应用于隧道照明场合,就可以对基于明视觉函数的光源光效、光通量、亮度等光度学参量进行修正,从而进一步延伸到符合中间视觉理论的照明光源、光度学测量仪器的研发和照明设计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LED照明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如果仅仅是简单的替换高压钠灯,仍然采用原有的照明控制模式,并不能起到节能作用。本文对公路隧道内LED照明各路段进行最低亮度测算,建立公路隧道LED照明的控制数学模型,实现公路隧道LED无级调光的照明控制,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隧道照明系统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LED照明技术的发展,LED照明以其良好的发光效率、低能耗、长寿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公路隧道的应用越来越广,各种照明方案被广泛采用。本文结合甘肃省宕昌至迭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隧道LED无极调光系统应用方案,通过测试与效果分析,实现隧道LED照明亮度智能无级控制,为今后公路隧道LED无极调光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电磁感应无极灯在高速公路隧道照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多,照明灯具设计布置量大,对隧道照明的技术要求较高,对隧道照明的节能运行和长寿命运行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对照明灯具的布置和照明灯具的选择特别重视。长期以来,隧道照明主要采用高压钠灯,但其使用寿命短,通常只有1万小时,而通车运营的隧道,更换灯具困难,且其在电压高于一定数值时,亮度几乎不变,不能完全适应电压易波动的隧道应用场合,以至考虑采用降压设备达到节能的效果。鉴于电磁感应无极灯具有长寿命、低光衰、  相似文献   

13.
公路隧道LED照明调光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需照明一直是照明科技领域追求的理想形式,由于传统光源亮度难以控制,而设计时又必须考虑足够的设计冗余,因此公路隧道普遍存在过度照明、电能浪费巨大的现象,过度照明能耗高达50%~90%。随着LED照明的发展,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参考国家隧道照明标准,设计实现一套高速公路隧道LED灯智能调光系统本系统经测试使用,可以明显减少驾驶人员眩光现象,提高隧道通行安全性;对比人工控制照明,可以减少电量消耗,并满足节能环保需求。本系统设计方案可行,有助于提高隧道运营管理效益,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现在国内的隧道照明绝大部分还是优先采用高压钠灯作为照明光源,虽然高压钠灯具有初始投资成本低的特点,但是高压钠灯在光学性能指标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点,例如发光角度不易控制、显色指数低、色温单一、功率规格少、亮度难控制等,作为新一代光源的LED隧道照明灯具以其优越的光电性能,特别是色温可选择、功率大小可智能调节,克服了高压钠灯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其高效节能的特点,日益成为当今隧道照明领域的优选灯具.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工程是当前发展的一个热点,本文简单介绍了太阳能工程在隧道洞口诱导灯及主线治超广场照明项目中的实际应用,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维护费用低,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隧道是公路上的特殊路段,隧道内外亮度差极大、空气污染严重、空间有限,隧道内的通行能力、行程速度、交通安全性能客观上比其他路段差.在隧道入口处,容易出现"黑洞"现象,造成司机视觉滞留时间减小,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在隧道中间段,由于汽车排出的废气集聚,形成烟雾,汽车前照灯的光会被这些烟雾吸收和散射,形成光幕,降低前方障碍物与其背景(路面,墙面)之间的亮度对比度,影响障碍物的能见度,给视觉功能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关隧道照明的节能,主要是采用高功率因数的照明灯具(配高效电子镇流器)、隧道内两侧铺反射率高的装修材料、尽量缩短供电电缆长度以减少线路损耗、合理布置配电房的位置、集中调光控制、减少洞外亮度等方法.为了进一步节能,设计者还把隧道内的灯具分为全日灯、黄昏灯、白日灯和应急灯等几个回路进行人工或自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在节能环保、智慧互联的共享时代,本文研究了利用PCBCS的可靠性、开放性、灵活性,统一的隧道深度感知网关及相应系统平台,融合多种新型物联网通信技术与传感器技术,以及LED隧道灯的色温可调和亮度控制技术实现隧道照明系统的设备、环境、维护人员、车辆的深度感知,解决当前高速隧道照明系统存在问题,提高隧道运营管理单位的运营管理效率和防范事故的能力,较大程度地减少或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隧道照明舒适度,并通过智能控制实现二次节能,达到最佳照明节能效果;本文还着眼于当前智慧交通的发展理念和形势,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入与智能处理平台,为智能监控、维护管理、信息服务等多项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区域控制器(PLC)是隧道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照明是隧道安全行车的保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现有隧道照明控制接线、原理、时序等,通过对PLC程序进行优化和硬件改造,提出了一种脉冲控制方式,改进了隧道照明控制策略,提高了照明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