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体系的界定中包含了治理主体和治理制度两大要素,这与马克思总结的巴黎公社构建的国家治理体系有高度相关性。巴黎公社构建了政府、人民、社会组织等多元治理主体,创建了民主的政治制度、公有的经济制度和平等的社会制度等国家制度体系。巴黎公社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和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两个方面,这些经验启示我们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不断完善国家治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人类扮演着劳动者的角色并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人对自然的改造作用力确证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但也无法否认人的能动性发挥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就是人对自然的受动性。这种受动性主要表现在人必须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自然规律是建立在人类社会诸多“偶然性”基础上的客观必然性。一旦人与自然对立冲突,人类将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报复。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启示我们,要珍爱自然、敬畏自然,将自然的发展纳入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扬帆起航的新起点,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对于解决国家治理中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立节约型政府是我国政府不懈追求的目标,马克思的“廉价政府”思想包含了我国廉政建设的全部含义,对我国的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试图探讨马克思的“廉价政府”思想,拉近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为我国的廉政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崔洪斌 《商》2014,(45):61-61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在大会中明确的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之中,这体现了执政党创新理论思维的科学精神和开放态度。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深水区,这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各种理论思想,都试图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而国家治理概念的提出和探讨对社会实践的解释则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刚 《致富时代》2011,(2):207-207
马克思的国家观直接来源于黑格尔。《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国家思想呈现新旧观点相互冲突的情形。《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借助于历史学的大量材料,全面清算了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思想,从而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关社会治理问题的主要思想.经典作家的社会治理思想体现在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职能、党委领导以及社会治理方式等多个方面.目前,我国还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对经典作家的社会治理思想进行归纳和整理,能够对我国当下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武器和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要充分发挥审计职能,服务国家治理.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国家治理的内涵、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选择的路径,为国家审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提出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治理就是“通过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基于一种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代表全国人民监督治理国家公共财产。国家审计予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理模式之中,是国家治理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商》2016,(2)
国家从产生就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各个方面的影响,国家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体系中的重要问题。我们在研读马克思的著作时,可以从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以及国家的消亡等方面去归纳总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以制度、能力、方法创新,适应和引领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研究的综述和归纳认为,有关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的研究不可谓不繁荣,这些研究成果既涉及到了宏观的国家治理体制,又涉及到了微观的国家治理方式,更关注到了动态的国家治理转型,全方位、多视角的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国家治理图景。然而,由于拘泥于“时空”限制所带来的理论深度不够和由于拘泥于“范式”限制所带来的研究范式陈旧,当前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也呈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贫困”。如何突破研究的表象,寻找中国国家治理的内在逻辑?如何突破陈旧的范式,寻找新的解释模型?这都是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研究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杨进 《商》2014,(37):113-113
马克思是创新理论的“开山祖师”,细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经济学手稿》、《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等著作,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创新思想。相较熊彼特的创新思想而言,马克思的创新理论更具系统性、全面性。从宏观层次讲,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过程中构建了社会发展的全面创新图景;而微观层面上的创新思想主要体现在创新的途径、创新的动力、创新的目的等方面。要以科学的马克思创新理论指导我国创新活动,就深入解读马克思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12.
“报纸的有机运动”概念是马克思于1843年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提出的。本文紧抓“报纸的有机运动”在历史语境中论辩武器的性质,分析这一概念所隐含的两个前提——从业者之自由与素养,探讨马克思在该文中的理想化新闻生产观,阐述这一思想对当下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出发,在这一理论视角下对其晚年的“跨越”思想的提出和探索过程及“跨越”的可能性和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试图探寻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由此得出其在方法论上对我们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尹思聪 《商》2013,(5):228-228
马克思先后提出三个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其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时代的精华,它不同于旧哲学和现代西方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现实的人,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实践和社会关系是人的属性。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站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作出新的部署。作为政法综治战线和社会治理领域的一面旗帜,新时代“枫桥经验”给予了基层社会治理丰富的经验启示,值得挖掘借鉴。面对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优化依法治理环境,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构建法治实绩考评体系,发挥自治、德治对法治的反哺作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财税改革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南。本文从财政与人民、财政与国家兴衰、财政与效率和公平、财政与公共权力、财政与国家治理、财政与公共风险六个方面梳理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并论证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论述从多个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财政“人民性”和“国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为人民理财”和“管理国家风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商》2016,(15)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治理”一词便频频出现,国家治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新境界,是对我国社会转型这一时代要求的回应。在国家治理中凸显中国特色,是我们党的一个全新探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念 《中国物价》2020,(5):12-14
本文从有无相生的财政观的起源和内涵谈起,提出了财政的有无哲学和公私伦理,进而阐释了财政构建国家治理愿景、形成国家治理破题、增加国家治理透明度、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作用,构建出财政对国家治理影响的观念体系,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二者是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国家审计是推进国家治理的有效手段,国家治理则为国家审计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文章首先对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的内涵进行阐释,而后基于哲学视角,深入探讨了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的哲学关系,最后基于哲学视角从对公共权力有效制约的作用、对各类经济风险有效防范、对国家治理机制进行优化和创新三方面,探讨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