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人工智能、5G通信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我国各行业的智能化、便捷化、创新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人工智能这一技术手段在互联网行业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并且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但是人工智能对于制造行业的发展与升级仍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成绩。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行业对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的进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促进人工智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的进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据此,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制造业发展的意义入手,对我国智能制造业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  相似文献   

2.
东莞"加工贸易"的标签正逐渐弱化。目前,东莞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2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42%。2020年东莞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9%、37.9%;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06%,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通过自主研发、品牌化建设和产品升级走上产业链中上游。  相似文献   

3.
陈剑 《市场论坛》2021,(3):60-65
传统制造业不是落后产业,更不是夕阳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围绕温州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阐述了传统制造业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分析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创新发展现状,认为温州传统制造业存在产业层次"低端锁定",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创新能力不高,...  相似文献   

4.
5.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通过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藏、港、澳、台)的截面数据,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考察“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得出:2009—2020年,全国“两业”耦合协调度由最初的濒临失调阶段逐步提升为中级协调阶段,协调程度日渐提高;不同区域和省份的“两业”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沿海经济区的“两业”耦合协调度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在东北、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北部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影响不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呈现负相关。因此,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地区异质性,因地制宜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两业”耦合协调度。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河南省制造业转型发展态势良好,正在持续加快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的转变。然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明显滞后,三大改造任务依然艰巨,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低下,企业综合实力不够强大等几大障碍仍阻碍着河南省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只有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学会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顽固问题,全力打赢制造业在短板弱项、招商引智、智能制造及海外市场四个领域上的重点战役,有效衔接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市场链与产业链,为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集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塑造新优势,河南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三化步伐就必将大大加快,河南从传统农业大省向先进制造业强省的嬗变也终将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7.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传统的信息化社会向智能化社会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汽车制造业应用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二者的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以长春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根据2011-2019年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年报数据,选取研发费用、技术人员数量和直接人工支出作为投入指标,选取营业总收入作为产出指标,对人工智能产业融入上市公司为公司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2015年开始人工智能研发对该公司的收益影响处于进步阶段,在2011-2019年间,在技术与人工智能研发项目中的投入和产出效率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9.
区块链的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技术所具有的去中心化、私密性、防篡改、可追溯、开放透明等属性,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区块链与制造业在个性化定制、共享经济、物联网及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实现有效契合,有利于培育制造业新业态,创新产品质量溯源管理,降低创新合作成本,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制造业低碳发展与绿色转型。但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仍然面临来自应用风险、意识观念、生产模式、人才短缺、政策针对性不足等方面的制约。要真正推动区块链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完善顶层设计、转变企业发展理念、增强区块链核心技术供给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对其发展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能够正向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内部控制与研发投入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能够作为内部控制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变量,即内部控制能够加大研发投入水平,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在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对丰富内部控制的微观主体效应,助力高发展质量能力形成与提升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金融支持所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能够降低制造业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压力,保证稳定发展。目前,我国制造业获取金融支持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金融体系和制造业的实际需求不够吻合,中小企业获取资金难度较大等。金融机构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政策扶助,加大合作力度,发挥引导作用,给予有效支持。在获得金融支持之后,相关从业人员可以立足于现阶段制造业的研发、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环节进行深度研究,加大发展力度,并且合理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文章从国家金融的视角去探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以及如何从国家金融的角度制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当前,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供给质量不高,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够,技术创新能力弱等问题。 面对先进强国的技术封锁,中低端国家的质量追赶,国家应灵活运用产业政策,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企业退市制度;重点保护知识产权,以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对各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作出测度,并量化评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究可持续性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并构建面板回归的模型,根据可持续性技术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可持续性产品创新和可持续性工艺创新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相较于可持续性工艺创新,可持续性产品创新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8.
邹雨  施海烨  史修松 《对外经贸》2024,(2):37-40+125
为探究数字经济对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利用熵值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密切相关,数字经济在对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商业模式创新和价值链攀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和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关键战略,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下完成原始积累并已具有较高的制造水平,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人工智能技术替代劳动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出,劳动需求结构会随之发生变化,因而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就业的作用方向存在不确定性。本文构建两部门任务模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生产率效应和对就业替代效应的影响机制,考察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率增长幅度和产品替代弹性对两种效应的作用方向;利用我国28个省份2003-2016年面板数据,实证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产业结构的作用方向及强度,进一步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率增长幅度上,对制造业就业非线性影响。理论模型说明,在多数情况下,人工智能技术会抑制制造业就业,其对制造业就业的替代将促进劳动力向服务业的流动;当人工智能技术存在较大突破导致制造业生产率有巨大提升时,产出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效应会大于技术替代效应,劳动力回流入制造业。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显著降低了制造业的劳动力占比,但其生产率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抑制作用。面板门限回归结果显示,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率增长幅度不足0. 0282时,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提升1%将减少制造业就业占比0. 124%;反之,当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率增长幅度超过门限值时,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提升1%将增加制造业就业占比0. 179%。研究结论的重要启示在于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就业的挤出效应会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而发生反转,促进制造业劳动力回流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