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的许多地方高校在金融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普遍不重视数理运用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导致金融专业的教学过于偏向理论和宏观,使学生无法满足特定行业的现实需求。要充分重视高等数学基础课与专业数学的衔接问题;强化金融数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建立学生参与研发与商业化的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支持,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中俄之间的国际关系是影响黑河地区经济与金融的重要因素,只有贸易与金融专业的协同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推动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发挥专业合力,以战略思维为导向,立足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规划师资培训方案,就经济系国贸与金融专业对接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新常态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情况,得出该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及新时期下的发展趋势。然后通过对某高校的案例分析,分析其在专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既是时代发展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根据江苏沿海大开发的战略要求,今后一段时间南通市将重点发展新能源、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和物流等产业,但目前南通高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结构与这些产业的发展要求尚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南通的高校至今在办学过程中,仍习惯于以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为主的传统运作模式,在服务地方建设方面进展缓慢。因此,南通高校服务于地方建设的正确定位主要应体现在:加快培养地方急需人才,在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中,提升服务地方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构建海南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迫切要求。本文在分析和借鉴美国、英国等国外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从管理主体、参与主体和反馈主体三个层面,构建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要求高校培养出合格的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以满足金融行业的转型和升级需要。文章关注于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国外课程体系建设和国际证书认证,以期提高国内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与国际水准接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日渐形成及国内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纷纷设立国贸专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积极培育国贸专业特色是增进内涵建设的重要构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我院国贸专业特色建设中仍存在着:重视不足与疏于顶层设计,缺乏实施方案与综合执行低效,脱离地方特色与"本土化"偏弱等问题与不足。新时期,亟需高度重视与精心谋划,强化实施与精准施策,扎根地方与深耕细作。  相似文献   

8.
陈晓磊 《商》2014,(12):278-278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高校基础理论专业之一,对于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应用数学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高校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改革的趋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要以目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为导迥,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本文基于目前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同时在电子时代下的人才需求为背景进行培养模式推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专业实习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由于一些学校重视不够、专业特点、产学合作脱节等原因,致使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提出应高度重视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加强产学沟通与合作,加大实践型人才引进力度等对策建议,以有效推动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5,(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在地方金融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极大地促进了地方金融业务的发展。然而,就国家经济整体而言,地方政府与地方金融在金融业务工作的管理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地方金融经济的发展,特别需要专业的金融部门或者专业的金融人员进行问题的解决。本论文从我国地方金融管理方面出发,对当前阶段地方金融管理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举例,同时对地方金融管理绩效评价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高校多为省属和地方高校,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型高校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文化和人才支撑.应用型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其专业建设应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走特色发展道路,这不仅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祝洪章 《北方经贸》2013,(4):178-179
探索金融学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是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新要求。通过对国内学者有关高校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的相关研究和各国实践探索的树立,对以"卓越金融人才"为目标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构。提出从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与方法、校企合作、国际交流、加强卓越人才培养的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为切实提高金融学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国内经济金融面临新形势,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金融风险与监管等问题成为国家和地方应对挑战的重点。尤其区域性金融风险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环节。但是地方金融监管由于存在认识和实施途径等方面的缺位和不足。基于对地方金融风险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归纳分析,从而提出加强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等建议措施,以促进地方金融监管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面对金融人才培养和金融市场脱钩的现象,对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多,各个高校也在不断扩大金融专业招生规模,但是,由于高校的专业教学和金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协调,导致金融专业毕业生很难在金融行业立足,同时又有一些金融行业的岗位招聘不到需要的人才。面临这种局面,必须对金融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让金融专业毕业生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金融运用的领域越来越广,用人单位对具备公司金融知识的学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相比于用人单位对具备公司金融人才的专业技术需求,目前的公司金融学生往往对公司金融该门课程缺乏一定的实践意识。"专业知识需求"与"人才实践性缺乏"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高校对公司金融该门课程进行教学考核过程存在较多误区。通过对目前我国公司金融在高校金融学科中定位进行论述,分析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跨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性实践;接着从跨学科视野开展以教学形式创新为依托的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构建一个以提高经济学专业教学效果为目标,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载体,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体两翼三环节四途径”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地方高校深化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前瞻性、时代性的实践框架,获取人才跨学科培养可推广的新经验,从而提升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创业创新教育。目前,国内地方性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创新性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创业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不一致及缺少创业教育特点等误区。借鉴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是在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前提下,侧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态度、行为和技能,鼓励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设置,并重构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具备创业创新素质的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8.
汪思冰 《北方经贸》2012,(10):172-173
当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从调整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群)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四个方面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以促进我国高职金融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林  沈小燕 《商业会计》2023,(10):122-126
基于数字、信息的新技术催生了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会计从“核算反映”向“智能决策”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会计职业能力更加复合、全面。高等会计教育要适应时代之变,加快创新改革发展。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地方院校在教研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地方院校会计学专业亟需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文章在分析目前国内地方院校会计学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的基础上,以南通大学为例,探讨地方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发展与改革实践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具有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因此,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言至关重要。随着中国高校课程思政化改革的开展,地方应用型高校也开始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创新。地方应用型高校具有其自身的实践特点,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目标、现实和应用的多重困境。针对其特点,地方应用型高校需要以地方人才需求为落脚点,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发挥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功能,从而达到“润物无声育新人”的效果,凸显课程思政育人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