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汇率改革后,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使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加之,8月底,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正式推出人民币期货和期权交易,将对人民币汇率定价权产生深远影响。那么,对于我国经常要涉及到外汇结算的外向型企业,又应该如何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资本过剩环境下,中国是外资资产配置的重要目标,人民币隐忧犹存。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一周年。从汇率改革的实践来看,除了局部行业受到预料中的影响之外,总体上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相当稳健的水平上,经济增长、物价和外贸形势都相当良好。总体向好的同时,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中国政府和中国央行分别表态,坚决反对。 态度当然是正确的,但关键是行动。为什么央行一方面反驳人民币币值大幅低估等错误言论;一方面又允许人民币汇率没完没了地升值,而且美国对人民币一施压还加速升值?这是不是给了全世界“人民币汇率不由自主”的信号?是不是给了人民币投机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4.
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中国政府和中国央行分别表态,坚决反对。 态度当然是正确的,但关键是行动。为什么央行一方面反驳人民币币值大幅低估等错误言论;一方面又允许人民币汇率没完没了地升值,而且美国对人民币一施压还加速升值?这是不是给了全世界“人民币汇率不由自主”的信号?是不是给了人民币投机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5.
许轩 《北方经济》2006,(4):54-55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升值2%.银行间一篮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上下波幅0.3%。为进一步推进汇率机制改革,11月24日又推出了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央行的汇率改革及配套措施适时适度,促进中国完善金融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乔蛟  之芷 《产权导刊》2006,(3):11-12
2006年2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盘价再创汇率改革以来新高,收8.0537。人们在谈论,美联储主席交接班到底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有多大影响?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回顾一下媒体对格林斯潘和伯南克在人民币汇率上的两则报道。  相似文献   

7.
去年7月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新机制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初步摆脱了单一盯住美元的局面,总体呈现稳中趋升的走势。同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出口增长强劲,敏感行业和企业的就业和利润稳步增长。但是,外贸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增长居高不下,显示外汇市场供求失衡依然较为严重。不过,与市场预期人民币加速升值不同,当局一直强调按照主动、渐进、可控的原则逐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核心是调机制(即是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或扩大汇率浮动区间)而不是调水平。那么,如何理解当局将汇改的重点放在增加汇率弹性上呢?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份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摆脱了单一盯住美元的局面,呈现上下小幅波动,同时升值预期也有所收敛,对外贸易和外商来华投资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如同1994年一样,人民币汇率改革再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加大,是2005年7月启动的主动、渐进、可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延续。特别是去年底以来,在外汇储备大幅增加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逐步加快,显示外汇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这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方向,也是健全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与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现在市场可能最关心的问题是,人民币汇率会升到什么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升值压力现状分析及其缓解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中国自当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表明中国以回归管理浮动的方式,正式启动了人民币汇率机制弹性化改革。那么为什么我国选择在这一时间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呢?它又面临着怎样的前景呢?下面就以上问题做一粗浅的分析并试图寻求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吕丽华  汪乐伟 《中国经贸》2010,(20):144-144
近些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售价很低,除了中国劳动力价值较低外,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焦点。汇改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在向市场迈出重要一步的同时,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中国未来的汇率制度改革将走向何方,进行了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现时困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曙松 《新财经》2006,(9):20-21
在全球资本过剩环境下,中国是外资资产配置的重要目标,人民币隐忧犹存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一周年。从汇率改革的实践来看,除了局部行业受到预料中的影响之外,总体上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相当稳健的水平上,经济增长、物价和外贸形势都相当良好。总体向好的同时,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内     
《浙江经济》2010,(12):10-10
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此举将帮助中国走上提振内需的道路,缓解因长期依赖出口与其他国家之间形成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制度正朝着更加灵活的方向上发展,这不可避免地将对东亚集体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产生破解作用。因为人民币在东亚汇率稳定中作用日益加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对东亚其他各国汇率制度改革有着重大的追随效应。  相似文献   

15.
7月21日人民币汇率进行重大改革,本文将对此次汇率改革的理论进行分析,并重点阐述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及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入手,多角度论证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为内在约束,注重汇率的实用性、改革的渐进性、与其他经济体制改革顺序安排的合理性,并且逐渐遵守国际规范和兼顾国际反应,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独具特色的汇率制度改革道路。从近期和中期来看,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加强外汇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推出一周年,成效斐然,但是由此带来的内外部经济平衡的冲突也日益显著。从发展趋势看,汇率改革的推进,客观上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领域的改革配合的要求;同时汇率机制的改革也为这些领域当寻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李素芹 《魅力中国》2014,(23):70-70
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波动,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日益显现。由于我国企业出口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外贸依存度高,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对我国外贸企业的进出口带来挑战,增加中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未来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国际汇率市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此影响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也触动着中国政府监管层、企业和个人的神经。 国际汇率市场在2009年将如何变化?人民币汇率将走向何方?中国出口企业应该如何规避汇率风险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20.
声音     
《首都经济》2005,(8):10-10
人民币汇率初始调整水平升值2%,是指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初始时刻就作一调整,调整水平为2%。并不是指人民币汇率第一步调整2%,事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将根据市场情况.既可能向上浮动.也可能向下浮动.并非就意味着一定会单边上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