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石油液化气1994年产量为407万t,其中中国石化总公司占89%,目前LPG约有14.6%用作化工原料,大多作燃料。从LPG生产分布看,东北地区占国产LPG的25%,而东南沿海因供应量少,进口急剧增加。并提出我国沿江沿海16个炼油企业,销售商品液化气占全国的51%,但公文 限于销售自产的LPG,应利用现有LPG储运装置,扩大经营范围。  相似文献   

2.
LPG需求渐旺     
中国LPG(液化石油气)市场巨大。由于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近几年中国LPG的消费大幅度增长,国内生产远不能满足需求。巨大的市场潜力给国内外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了机遇。●中国LPG的生产与消费1、生产状况因为中国陆上生产的天然气...  相似文献   

3.
小资料     
常用能源低热值单位LNGLNG(气态 )LPG原油轻柴油燃料油标油标煤kcal/kg 11815 947410 92 0 984910 2 4110 176 10 0 0 0 70 0 0MMBtu/t 46 88 43 3339 0 840 6 440 3839 6 82 7 78MMBtu/Nm3 37 6 0常用能源热值当量换算表 (t)LNG LNG(气态 ) ( 10 0 0Nm3 ) LPG原油轻柴油燃料油油当量标煤原煤 电 /10 0 0kW h- 111 2 47 1 0 82 1 1991 15 31 16 11 182 1 6 892 36 5 13 700 80 2 10 86 70 96 2 0 92 5 0 9310 9471 35 31 89410 990 92 41 15 311 10 91 0 6 6 1 0 731 0 92 1 5 6 0…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液化气供需缺口日益扩大,进口LPG已成为我国LPG供需缺口的必要补充资源。文章分析了国LPG的运用现状,参与进口LPG 有利条件最后提出了6点建议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中国石油 (原油加成品油 )净进口量从 2 0 0 0年 69 74Mt减少到 64 91Mt,其中 ,原油净进口由上年 5 9 83Mt减少到 5 2 70Mt,成品油净进口由 9 77Mt增加到 1 2 2 1Mt。尽管2 0 0 1年原油进口总量下降 1 4 2 %,但其中含硫原油进口量大幅上升 ,从 2 0 0 0年 1 8 3 8Mt增加到2 3 43Mt。 2 0 0 1年含硫原油进口量比例由 2 0 0 0年的 2 6%上升到 3 9%。 2 0 0 1年初 ,国内含硫原油加工能力达到 40 0 0Mt。 2 0 0 1年进口原油中 ,中东占 5 6%( 3 3 86Mt) ,其中从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进口的原油猛增 ,分…  相似文献   

6.
随着液化石油气(LPG)需求量的增加,供应能力相应增大,导致供应能力与需求比较相对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为降低LPG的经营成本,争夺LPG市场,对内河船运LPG进行了研究,着重研究了箍江流域内河船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世界四大PTA生产公司主宰了市场,亚洲成了主要进口地区。预计到1995年PTA供应将出现紧缺。目前我国PTA和DMT总生产能力(按折合成PTA来算)为98.5万t/a,而同期的PET总生产能力为130万t/a,故需大量进口。按目前发展来看,到2000年,PTA总生产能力为178.5万t/a。PTA的下游产品PET1994年7月前,价格狂涨,近期低走,以后将转平缓。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中东EG的生产能力、消耗量、进出口量、价格走势以及生产厂情况。预计到2005年,中东地区EG生产能力将增加124.4万t/a,达到251.0万t/a,而届时中东EG消耗量为46.6万t/a,中东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EG出口地区,亚洲国家将一起向中东东争夺EG。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异丁烯的需求量大增,1992年全球异丁烯消耗量是838.7万t,2000年需求量将达2334.3万t;异丁烯主要用于生产MTBE,1995年全球MTBE对异丁烯的需求量是1220.2万t,预测到2000年需求量将达1977.8万t。在今后的几年中,世界各地还将新建一批MTBE装置,所以异丁烯的需求量仍将趋于增长。  相似文献   

10.
20年前 ,亚太地区占世界石油需求的份额尚不到 2 0 % ,从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至 90年代 ,亚太地区石油市场快速发展 ,2 0 0 0年该地区占世界石油需求的份额增长到 2 7%以上。除日本和澳大利亚外的亚太市场份额翻了一番 ,从 1 980年占 8%增长到 2 0 0 0年占近 1 9%。亚太地区炼制能力也快速增长 ,1 990- 2 0 0 1年 ,该地区炼油能力的增加超过 1 0Mt a ,增加了 65 %。仅韩国炼油能力就增加近二倍 ,2 0 0 1年达到 1 2 7Mt a。在高增长率下 ,该地区成为石油产品的净进口地区 ,产品进口达 1 0Mt a。在未来 1 0年内 ,亚太地区在世界石油…  相似文献   

11.
田春荣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3):56-66,111,112
2011年,中国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LPG)和其他产品在内的石油净进口量为27286万吨,增长达7.6%.国内石油消费量在2010年大幅跃升12.7%之后,2011年增长5.5%,达到45625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由2010年的58.7%提高到59.8%.进口原油占加工量的比例由2010年的55.6%提高到56.4%.汽柴油出口减少和燃料油进口增多使成品油净进口量达到1481万吨,比2010年增长48.1%,达到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柴油再次呈现净进口.在炼厂气供应增加和天然气消费猛增的冲击下,液化石油气净进口量继续下降1.8%,至224万吨.包括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在内的天然气进口量增幅高达89%.2012年,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使油品需求增长进一步减弱,加工量增加将使油品供应增长与需求保持同步,对进口原油的需求将继续上升.在进口量继续大幅上升的同时,国内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将由2011年的21.2%升至28%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油石化工业资源与需求的竞争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油气资源相对不足,但油气和石化产品消费迅速增长。中国石油消费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从现在25%上升到2010年30%、2020年50%以上,加大进口石油、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已势在必行。乙烯表观消费量也逐步增加,乙烯装置中 小规模多,竞争能力弱。三大石油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但与跨国大公司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田春荣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3):15-25,104,105
2010年,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LPG)和其他石油产品在内的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跃升16.2%,达到创纪录的25367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约为60%,其中原油净进口量为23627万吨,占石油总净进口量的比例由上年的91%升至93%。成品油需求旺盛和新增炼油能力投产使中国原油加工量增加5000万吨,至4.2亿吨,其中56%为进口原油。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为应对柴油需求骤增而大量进口,但全年柴油净出口量仍达到287万吨的历史高点。汽油净出口量升至517万吨的5年来最高水平。新增乙烯装置投产使国内石脑油净进口量增至204万吨,增幅为13.6%。燃料油净进口在2009年增加之后,2010年下降至1312万吨。液化石油气进口因价格高涨和国内供应增多而萎缩21.9%,至319.62万吨。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减弱至9.5%,油品需求增长也将略低于2010年;国内油品市场供需大致平衡,油品出口量可能少于上年,原油进口量将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的氰化钠生产能力仅次于美国,但国内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存在产品积压;年进口量在20kt左右波动。国际金价下跌导致氰化钠需求下降,价格下挫,局部地区对中国商品级片状有一定的需求。并对在西北地区新建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氰化钠装置得出了不具备竞争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进口安全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石油消费在未来十几年内将会急剧增加,由此引发的石油进口也势必会进一步扩大。石油进口突然中断或积聚减少必将危及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而诱发一系列的政治问题。因此,石油进口安全已成为一个关系到石油安全、经济安全及政治安全的战略性问题。文章在对石油进口安全的内涵及中国石油进口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石油进口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液化气市场需求强劲助附加值高,是炼厂调整产品结构的主攻产品,通过对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液化气生产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增产措施和建议 。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四川省液化石油气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为加强液化石油气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依据,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全省范围内共采集了100个批次的液化石油气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的液化石油气均检出了二甲醚,其中有12%的液化石油气企业的二甲醚含量(体积百分比)在5%以上。四川省的液化石油气产品质量现状并不乐观,消费者的用气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19年6月~2020年9月共16个月的月度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方法,分别就新冠肺炎疫情对服务业中的快递行业、金融行业、公路货运行业和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疫情对快递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影响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进出口企业和公路货运行业有显著负向影响。进一步,采用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地区异质性与禀赋异质性检验后发现,疫情对东部地区的快递业影响不显著,对中西部地区的快递行业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疫情对东部沿海地区的进出口总额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中西部进出口总额影响不显著;疫情对东部、中西部金融存贷款的影响均显著为正;疫情对东部地区公路货运量的影响显著为负,对中西部的影响显著为正。疫情与2019年卫生人员三重差分模型显示,对快递行业收入的影响显著为负;对公路货运量和进出口影响不显著;对金融存贷款影响显著为正。疫情与2019年人口资源禀赋三重差分模型显示,对快递行业收入、进出口总额和金融存贷款影响显著为正;对公路货运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美国石油贸易变化趋势及其对全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美国石油贸易格局发生了重要演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油进口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对外依存度大幅下滑,同时,原油进口来源发生重要变化;二是2011年美国出现60年来首次油品净出口,2012年以来油品净出口量进一步增加.美国石油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将对全球石油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为全球其他主要石油消费国获取原油资源腾出更多空间,同时使油品出口导向型国家或地区面临更大挑战,也增加了中国主要石油公司海外炼厂开拓市场的难度.美国能源自给率提高为其他石油消费国的能源独立和能源安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