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的研究强调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多样化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主导作用,注意到了地方政府目标的多重性,本地区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利益最大化以及中央政府的满意程度等。对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就业、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行为不到位方面的研究是从定性方法来论证。本文试图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建立一些基本的数学模型为将来的计量研究提供一个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2.
刘煜辉 《发展》2012,(12):32-32
当经济周期性和结构性下行时,地方政府财政注定陷入困境。收入萎缩并不是造成财政困境的根本,经济增长对政府财政刺激的依赖,和由此造就的地方政府毫无节制的扩张冲动是关键。地方政府的手越来越长:继续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地方财政资本金撬动,而经济增速放缓,想方设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反而会加重企业等纳税人负担,进一步损伤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社会责任则是在自身财务目标效益最大化的经济目标之外对各利益相关者所负的责任。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追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可见,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一致性和冲突。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失范、原因及其纠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存在不断扩大规模、肆意干预企业投资和投资结构扭曲等失范现象。其原因可以从中央政府权利的下放、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发展责任的增强、政资合一的国有资产产权制度、投融资渠道发展的滞后、权力寻租等方面得到解释。科学界定地方政府投资领域、严格遵循投资原则并理顺投资职能、加强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约束是纠正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失范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建忠 《浙江经济》2012,(10):34-35
地方政府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可以通过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引导和评价,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环境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为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遵循法律、道德和商业伦理,自愿在运营全过程中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负责,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美国,是批判企业单纯追逐最  相似文献   

6.
李双龙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65-168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各种约束,它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从外部看,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评价标准的改变;从企业自身来说,是为了追求持续发展;从管理来看,是一种追求和谐、兼顾的行为,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从哲学来看,它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与预算外收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官员动机多样化的假设与官员集团集体行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融合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包容性更强的"中国转轨经济高速增长"的解释框架,讨论中央-地方制度规则变化下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系。本文认为,由于地方政府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约束,针对自上而下的制度变化,地方政府总会做出最有利于地方利益的行为反应。而广泛存在于地方政府活动中的"预算外收入",成为地方政府集体行动的激励基础。无论是分税制前以"经营企业"为特征的地方保护主义经济增长模式,还是分税制后以"经营土地"为特征的土地发展主义经济增长模式,都产生于地方政府追求预算外收入的过程之中。尽管这种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绩效,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8.
刘德炳 《发展》2014,(6):18-20
报告背最近20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城市建设、地方政府资金、市民生活质量、城市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极大改善。这其中的直接贡献便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新的和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双重考量和追求,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卖地冲动”,其财政支出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甚至是将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地方债务偿还的主要渠道,即当前被外界所诟病的“土地财政依赖症”。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政府热衷于土地征用的经济分析,从成本和收益两个角度解释其根本原因,接着分析当前地方财政结构,揭示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的重要性,再深入探讨土地财政驱动了哪些政府经济行为。不可否认,地方政府收入行为、基础设施投资行为和招商引资行为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要解决发展成果共享的问题,最终落脚点应在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与政府在终极发展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利益格局上就不完全一致了。政府追求的是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那么,国有企业有没有本企业的利益呢?.谁是国有企业利益的真正代表呢?谁又能为企业利益的实现起最终决定作用呢?那就是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们!  相似文献   

11.
国有无形资产出现分别由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行政单位主导实施商品化资本化的倾向,是转型经济中存在的国有无形资产产权关系模糊与相关群体利益刚性的矛盾使然。由于国有无形资产在资本化之初就是以具有模糊特征的公共产品形式出现,相关利益主体希望扩张其对该类资产的权利,进而通过资本化保证本集团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作为相对独立经济主体,其举债行为的目标是发展的最大化,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有逐渐强化的迹象,表现为市场外部性下的市场失效会使地方政府经济职能扩大,这种演变的逻辑规定,映射出政府与市场共同调节经济的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13.
人们的一切奋斗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关系是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视角。就我国经济生活中比较突出的结构问题来说,为什么一些明显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却长期存在、难以改变?因为它们虽然从宏观和整体上看是不合理的,但从微观经济主体来看则是合理的,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吕虹 《特区经济》2013,(11):100-102
在委托—代理视角下,由于分税制改革所带来的地方财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标的不一致。地方政府可能会采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致使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标被扭曲。本文基于政府间的静态条件下纳什均衡博弈和委托—代理视角分析房地产调控难的主要原因,以期对于政府的房地产调控失效问题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5.
白竹岚 《老区建设》2014,(16):14-15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独立利益主体,其行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文章在尊重地方政府独立利益诉求的基础上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动机及利益博弈,探讨政府间合作模式,以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经济活动中,经济决策由各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进行,这是由于各个经济主体都拥有明确的财产所有权和控制权,因而有自身的经济利益和预算约束,因此经济主体必然要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并对其决策结果承担经济责任。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劳动者则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由此导致由企业劳动运行时构成的劳动关系带有一定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在市场规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在某种程度上得以调和,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跃洲  王瑛 《浙江经济》2006,(16):60-60
作为推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长三角地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区域内的密切合作及历史渊源有着直接的关联。然而,尽管加强区域内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发展已成为各方共识,而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但长三角地区的16个城市毕竟分属3省市,各地政府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政绩最大化而形成的本位主义倾向仍不免给区域一体化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公共管理中政府生态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 《北方经济》2007,(19):92-93
一、政府生态责任概念界定 政府生态责任是指政府在对生态环境的开发、保护以及对损害生态环境行为约束等责任.由于人对自然关系的依赖性以及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生态环境及其所有资源都是作为人的生产条件或劳动对象存在着.在工业化社会里,企业的第一要务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且在攫取资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而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部门,不可能放弃经济发展一味地追求环境效果,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平衡点.政府生态责任要解决的问题是生态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生产生活废弃物的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与农用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将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冲动日趋强烈,全国耕地数量进一步逼近18亿亩的红线。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耕地政策措施,但面对农地转用的巨大经济利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耕地资源越来越显现出其不足。文章试图从耕地保护的行为博弈与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分析入手,为完善当前的耕地保护制度探索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20.
各级地方政府是中央宏观调控的执行者和地方微观经济的指导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文从当前地方政府所处的利益格局出发,深入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地方政府与其他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得到一个理解地方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经济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中揭示出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驱动力缺失的原因,认为中央政府的外力干预是打破这种路径依赖的关键,并从中央层面进行激励约束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