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格局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多元利益群体和利益关系已经形成。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如何统筹兼顾不同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云桥 《特区经济》2005,(11):141-14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重要位置,这是党中央根据当前形势发展需要所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符合人民利益要求的正确抉择。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利益分化到利益协调的视角解读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分化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客观现实,现阶段利益分化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利益关系都协调的社会.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是处理当前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矛盾的关键问题所在,也是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是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充满活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就必须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周平会  李军 《黑河学刊》2006,1(2):104-107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它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谐社会构建需要公正合理的制度作为保障,建立一个利益均衡的社会分配机制是所有工作中的突破口,而有效的民主机制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对党的执政规律深刻把握而提出的重要观点,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而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尊重人类历史发展轨迹,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徐凤琴 《特区经济》2011,(10):125-128
社会利益多元化是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在促经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均衡和利益整合相应机制的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因此,要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李东祺 《发展》2007,(3):12-13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提出"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三中全会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执政能力的角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则系统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由此可见,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国家不断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过程中,为了妥善解决观念转变、体制转轨、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方面的利益调整和社会矛盾,保证经济、社会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丁三大战略思想,即树市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这三者作个形象的比喻,如果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是理想彼岸的话,那么,执政能力建设就是桥或船。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面向全党领导干部提出要提高五种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就是理顺利益分配关系。目前利益分配关系仍然面临着困境,此种困境的存在直接受到当下腐败现象的威胁。因而,只有通过反腐实践,才能使社会利益分配在更大程度上趋于公平,才能不断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建设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需要我们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包括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以利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姜信治 《发展》2005,(6):6-6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同时也回答了党在新时期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来看,它必须反映…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处在一个由经济体制改革引领的社会转型期。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使得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实现方式多样化、利益追求层次化等发展态势和特点,这就使得党在社会整合中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困难和挑战。在当前情况下,党在利益关系调节中习惯使用的行政手段也弱化了,再过多地依赖于这一手段既不具备足够的条件,也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党主要应该依靠发挥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涵盖整合功能和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整合机制两个根本方面来提高党的社会整合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理想,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构建和谐企业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生动体现,我们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积极推进企业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社会各主体、各部分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利益关系的协调,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和关键的,是找出我国社会发展中利益关系不协调的领域,研究导致利益关系失调的根源,并通过政策措施及制度建设逐步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文章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8.
常城 《黑河学刊》2005,2(6):11-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对党的执政规律深刻把握而提出的重要观点,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社会成员要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胡琳 《改革与开放》2012,(21):33-35
<正>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并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陕西作为农业大省,农民占全省人口的70%,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农村的稳定和谐发展是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和谐、人民要幸福,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便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也符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完善了党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