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个体参与竞争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开展创造性活动、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的绝佳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即实践观的实质是推崇创新精神,辩证否定观的思想灵魂是创新,辩证发展观与创新观之间和谐统一,普遍联系观点贯穿着创新思维方法,唯有求实才能确保思维价值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刘文 《改革与开放》2011,(20):194+196
在我国的文化长河中,“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和谐美也成为各门艺术的审美准则和审美标准.而古典园林作为融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一门综合艺术,更是把和谐美作为造园准则,处处体现一种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3.
对称美是美学范畴中的一种美的形式,它是一种匀称、均衡、和谐之美。《红楼梦》中的人物、结构、建筑、场面、无一不体现着这种匀称、均衡、和谐之美,而且也广泛地反应着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内涵、思想内容、哲学韵味和美学追求。因此,《红楼梦》被尊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4.
昌应战 《魅力中国》2011,(4):250-250
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对于诸多生态美学核心问题,有极为丰富和深刻的阐发。在传统绘画艺术观念中,自然是美的,自然之美是一种原生性的“自在美”;人本身以及人的创造活动也是一种“自然”,人创造的艺术作品具有的美,作为一种“再生美”,与自然之自在美和谐统一于世界之一体。传统文入画艺术的这些思考,应当成为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思想资源,并启迪研究的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5.
《管子》认为事物皆由对立的"阴—阳"两面构成,"参视"的行为就是要协调和统一阴与阳,得出第三种最佳状态,从而有利于事物的和谐与发展,"阴阳两生而参视"的本质是一分为三与辩证用中,这一哲学认知在《管子》的经济思想中转换为轻重论,意在轻重之间调出"衡",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具体的运用中,"轻—重—衡"的辩证逻辑扩展为"A然而B""B(A)而不B~+(A~+)""不A不B""亦A亦B"这4种模式,其所达"衡"状态是A、B对立面之间的任意一点,它超越了A、B,是更高层次的动态最优。《管子》运用辩证思维在经济领域系统构建出一个有道体、有论理、有致用的学说体系,实现了中国经济思想的"轴心突破",赋予中国特色经济思维以长久的价值。"阴阳两生而参视"不仅为《管子》经济思想之要义,更是中国特色经济思想之慧命。  相似文献   

6.
叶惠良 《科学决策》2008,(12):106-106
学校是知识美、智慧美、思想美、行为美等一切“美”的发祥地,学校管理的每一环节都应追求美的管理效应,即通过静态与动态、刚性与柔性、程序和非程序等关系的有效整合,从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目标、管理途径四个角度去塑造和谐统一的管理美的世界,从而形成具有现代教育特征的学校教育教学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7.
周楠 《魅力中国》2014,(10):269-271
“斗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特点是“斗争哲学”产生的国际背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斗争哲学”产生的历史根据,中国共产党长期的弱势地位是“斗争哲学”产生的客观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从“斗争哲学”转向“和谐哲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其现实合理性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和谐社会思想的论述是中共执政理念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转变的理论依据,中共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是其执政理念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转变的现实依据。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科学处理和谐与斗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郭玲玲 《魅力中国》2014,(23):118-118
“和”即和谐。是多样性的存在,是多样统一的整体,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与秩序。在西方,“和谐”一词源于希腊,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提出“美即是和谐”,在美学中为联系、匀称。其本意不是相同因素的相加,而是相互差异相互对立的种种矛盾因素协调运作,融合为一个新范畴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孔子“和谐”理念对现代人行为的影响,分析了其思想中的和谐理念与现代和谐思想的共性,指出在构建“和谐党校”过程中对此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江西省委提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走前列,坚定不移建设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的辞世之作《拉维尔斯坦》体现了犹太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的“相遇”哲学即“对话”哲学的观点。小说中主人公拉维尔斯坦及小说叙述者齐克的关系、及他们分别与其他人的关系都体现了马丁·布伯的二重世界的观点。本文通过阐述这两个主要人物及其他人的关系,旨在表达作者贝娄极力诉求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12.
《走向世界》2014,(35):9-9
为进一步弘扬“诚信、创新、和谐”济南城市精神,展示近年来我市各行各业及广大市民在建设美好家园、共建文明城市方面体现出的新风采新面貌,营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良好社会氛圈,市委宣传部与山东摄影家协会共同开展“寻找城市之美——民生济南”摄影大赛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多区域、真实自然地展示济南发展之美、文明之美、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3.
<正>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是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市不可或缺的部分。一年来,宁波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彰显“三美”,展现宁波特有气质。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宁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推进全域共富大美,不断拓展“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内涵,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4.
胡澜 《改革与开放》2013,(20):57-58
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论,和谐思想成了治国安民的根本法则与根本哲学。而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和谐思想促进观念更新,即树立和谐教育的目标和树立为和谐社会服务的目标,同时,提出用和谐思想促进良好环境的营造: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构建和谐的精神环境,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规范虚拟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和”的思想发端与阴阳五行学说,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指导着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指导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建立、维护与平衡发展;在韩国,我们仅从韩剧中就可以看到与中国“和”因子一脉相承的韩国“和”因子的无所不在。可以说,“和”的思想是中韩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是中韩传统文化精髓之总纲。  相似文献   

16.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和谐思想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从中西方早期哲学有关"和谐"思想的萌芽,和谐思想与社会转型学说,以及实践哲学的角度看和谐思想,可以认识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7.
书架     
《中国西部》2013,(4):126-127
上架理由:乘车的孔夫子、坐青牛的太上老君、骑白象的释迦牟尼……儒、道、佛三圣齐聚庐山五老峰。高端会谈,强强对话,悉数道破天、地、人的东方哲学。与强调逻辑和辩证的西方哲学不同,东方的哲学观念更质朴、自然、平和。在《三圣会谈:你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一书中,日本极富盛名的汉学大师诸桥辙次,以通俗流畅的语言、诙谐幽默的笔法,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三教之圣”形象,全面介绍了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即儒、道、佛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东方哲学的思想精要。本书从这些每一个东方人都深切关注的问题出发,阐释三种哲学思想的异同和交融,及它们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每—个身处东方社会中的人,都在这三种思想的交互影响下度过自己的一生——领悟儒、道、佛的思想,即是探究东方人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扬弃一切旧哲学之后所建立的哲学不只是在具体的理论观点上与以往哲学不同,更重要的是它彻底打破了一切旧哲学由以出发的前提。它以新人本主义为根本出发点,直接面向人的实践和现实生活,弘扬确信远大理想,强调自觉能动作用,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以现代的辩证思维方法为锐器,为世界创造和提供“共生”的理念,使人的主体性、能动性、选择性成为实践中的灵魂与核心,使“个体”、“民族”、“人类”与“自然”四位一体地融汇成一个和谐的世界与社会。为此,只有持用这一现代辩证法,才能正确而深刻地检视西方旧式现代性的弊端和超越我国传统自在和谐观的旧视域,进而切实运用其功能,融通、调节与自我耦合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因素,真正构建起一个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哲学方法论。《道德经》中的唯物辨证法——难与易的相互转化、从对立中寻找机遇、从困难的处境中寻求出路.就是教导人们去观察、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特别是最近35年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的杰出表现.中国本土道家的辩证管理智慧引起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管理学家和企业家们的关注.特剐是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的辩证哲学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运用得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丰厚的文化蕴涵,是中华民族生命意识的体现,它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现代设计思想。要求做到以“人文关怀”为理念的“人性化设计”;以“天人合一”为理念的“绿色设计”;以“整体之美”为理念的“和谐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