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为考生精心挑选了60个核心考点,浓缩了《税法》教材考试内容的精华。要学好《税法》这门课,简单地说就是要三从、四得。今年,两税合并给《税法》考试带来一些悬念,在各章分值分布、考试内容、主客观题的比例上存在着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广大考生要三从,即从难、从熟、从快要求自己,掌握好每一章的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做到四得,即:得听好课、得掌握重点、得做一定习题、得分析历年考题。  相似文献   

2.
小戈 《特区财会》2001,(6):32-33
2000年度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税法》科目的合格人数为17170人,合格率为11.99%(99年为32388人,合格率为25.7%),是五门科目中合格率较低的一门,从历年《税法》科目的合格率来看,也是合格率较低的一年,究其原因,一是2000年《税法》科目的主观性试题较上年增多(由1999年的40分增加到50分),题目的难度、重点内容以及对知识掌握运用的熟练程度有所提高,而且要求考生要具备相关的会计基础知识,客观上提高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考生对《税法》科目考试的难度变化认识不足,仍然按照原来的复习思路来准备考试,认为只要熟记法律条款的规定,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就能通过考试,实际上《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才能适应注册会计师执业的要求。从2001年开始,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已向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广泛征集题目筹建题库,今后的考试将会更接近实务,难度也会相应提高,针对考试特点的变化调整复习方法是参考复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吴晓根 《中国审计》2003,(15):93-95
《会计》不仅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专业课程,也是学好《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和《税法》等科目的基础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会计是一个有机整体,考生在学习时不应只局限于某一个点或某一个面的问题,而应从整体上予以把握。在注册会计师的考试课程中,《会计》的题量最大,考试时间最长。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看,有相当多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答完试题。这说明,对会计这门课程,考生仅“理解”是不够的,更为关键的是“熟练”。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应试、全面理解和掌握会计教材的内容,根据历年考试的命题特点和规律,归纳出各章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当好“储蓄员”支部书记要在工作实践或业余生活中,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各种新知识,使自己成为最大限度的知识仓库。支部书记要当好“储蓄员”,必须加紧学习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时事政治理论,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支部书记旗帜鲜明把握方向、明确是非、调整自我的必然要求。二是科技经济管理知识,即与单位生产经营有关的、同行业先进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方法,这是加快自己成为“内行”的必然要求。三是金融法律知识,如《企业法》、《公司法》、《劳动法》、《会计法》等等,对这些知识和法规条文的掌握,不仅有助于提高支部书记自身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也有助于更加高效地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此外,也要不断加强党建知识的学习与提高。只有充分掌握了党建工作在新形势下的任务和要求,才能把党的建设真正搞得丰富多彩、万象更新。  相似文献   

5.
刘颖 《中国审计》2003,(11):83-85
《税法》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五门中较难的一门。要求考生在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政策去解决实际问题,考试重在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会涉及多个税种、多项政策,不同税种之间既有区别,也有内在联系,这就要求考生全面理解税收政策,融会贯通地运用各种税法规定,综合处理不同税种的纳税计算。同一考题中,既可能涉及同一税种不同章节,也可能涉及同一纳税人需计算缴纳的不同税种,还可以涉及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综合运用,因此考生要全面深入、系统地掌握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6.
笔者针对考生对所得税会计准则中计税基础的定义理解难度大、不容易掌握这一事实,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即由会计换位到税法的角度来解析计税基础,以启迪考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7.
笔者针对考生对所得税会计准则中"计税基础"的定义理解难度大、不容易掌握这一事实,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即由会计换位到税法的角度来解析"计税基础",以启迪考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8.
学习掌握好年金终值、现值的计算非常重要。一方面,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零存整取、缴纳“三金”、支付抚恤金等,均涉及年金的计算问题;另一方面,它是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时,评价、比较、选择投资项目的基础。在历年的《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中,都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考生的得分率相当  相似文献   

9.
郑理 《财会通讯》2005,(1):88-89
200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将于2005年5月21日、22日举行。据了解,2005年中级会计师考试内容将有重大调整,将原来的《中级实务一》、《中级实务二》课程在分开考试四年后,又合并成了一科———《中级实务》。这一变化不是简单的加法,对于考生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面对新  相似文献   

10.
杨萍 《财会通讯》2008,(3):122-123
2007年有关经济法的考试内容开始类似于CPA考试,即将税法的内容全部归置于初级考试《经济法基础》的内容当中,而中级《经济法》的内容主要为经济法相关的法律法规。整体而言,两类考试的内容琐碎且繁杂,涉及的法律制度很多,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并且部分随着法律制度的修订(如“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车船税暂行条例”、“公司法”、  相似文献   

11.
《税法》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税法的教学对财务管理的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财税制度改革力度很大,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财税改革的管理目标,这对我国高校税法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会计准则、税法及财务通则对职工薪酬规定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准则”“通则”“税法”)及其实施条例陆续出台、实施,如何清晰地界定三者的适用范围、分析协调三者之间的差异并在企业经营工作中合法、合理地实施,均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其中,税法所规范的客体是企业的纳税行为,准则所规范的是如何生产会计信息,即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必须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如果与税法有差异,则纳税按税法处理,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最近联合发出了《关于制止越权减免企业所得税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执行企业所得税税收法规,维护税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通知》指出,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税收管理权限的规定,在执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统一税收政策过程中,不得超越权限擅自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通知》强调,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必须依照税法的规定执行,地方政府不得超越税法和税收管理权限制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不得越权减免企业所得税;各地区不得采取即征即退的做法,变相减免企业所得税。(通知)要求各地对执行企…  相似文献   

14.
温玉彪 《会计之友》2009,(12):76-81
在2009年会计师考试即将来临之际,笔者回顾了2005年至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主观试题的考试内容,分析了考题中的知识点,力求从历年的考题中找出其命题的规律性,并对2009年主观试题的考试内容作了竞猜性质的考前预测,希望能对会计师考生有纸帮助。  相似文献   

15.
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企业登记审查为形式审查,要求申请材料数量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国家工商总局《企业登记程序规定》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即“企业登记机关依法对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进行审查。”材料齐全比较好掌握,“符合法定形式”应当如何把握呢?  相似文献   

16.
3.管理思想:“自动波领导模式”李锦记在管理模式上集大成之内容便是李惠森多次对外谈到的“自动波领导”模式。按照李惠森的解释,这种模式源于《道德经》中的“无形领袖”思想。它可以用“4、5、6”这三个连续数来解释,就是四种心法、五大原因和六类含义。四种心法即忍、狠、思利及人和量度。“忍”即对事不过早下结论,尊重和欣赏差异,注重结果:“狠”,要敢说“不”,讲原则、守信用:“思利及人”,就是要换位思考,关注对方感受,要有“直升机”思维,站得高,从全局角度出  相似文献   

17.
马玲 《活力》2013,(2):96-97
写好文章,对于机关干部来说并非易事。怎样才能写好宣传文章呢?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探讨。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写好文章,必须从四个方面作出积极努力:一是要全面掌握宣传特点和写作要求,二是要扎扎实实打好写作基础,三是认真做好文章的谋篇布局,四是要长期坚持,做到勤学苦练。本文着重从这四个方面探讨怎样写好文章。  相似文献   

18.
严格审计执法要敢闯“四关”●王福兴严格审计执法,说到底就是维护《审计法》的尊严,确保《审计法》的公正实施,这是贯彻落实《审计法》的基本要求。严格审计执法要敢闯“四关”。一、要敢闯权利关。权者,指凭借手中权力干扰阻挠审计执法活动,妨碍法律公正的“特权”...  相似文献   

19.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系统性、实践性较强,内容广泛课时偏少的课程,在有限时间内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好掌握好《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为专业课打好基础,要求教师课程设计要合理。  相似文献   

20.
韶钢学习观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学者朱熹的《观书有感》。一句“源头活水”脍炙人口,流传至今。说的正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而个人与企业也是同样道理。一个人要想不断进步,就必须不断地从书本和事物中汲取新的知识,拓宽视野,增长才干。一个企业要想长盛不衰,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事物,掌握和占据新的制高点,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广博知识是创造与突破之本,一切的一切需要学习。翻开《韶钢宪章》第四章的《集团理念》,学习观赫然摆在眼前。第一句话就是:“改造心智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