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陈继勇  吴亮 《基建优化》2005,26(1):14-15,19
城乡结合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桎梏,就其原因,二元管理体制是矛盾的所在。如何消除二元管理体制,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分析二元管理体制的成因以及对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提出了构建社区管理模式,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灾害和安全事故严重,灾害和安全事故多样、复杂、连锁性强、破坏性大,而现有的防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法制不能适应防灾救灾的需要,现阶段重点加强的应急管理制度不能代替防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法制的完善,完善防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法制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4.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了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当前,城乡二元结构是影响我国发展的最重要的体制性障碍。城乡二元结构主要包括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土地制度、二元社保制度,甚至还有二元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电价制度等。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存在,造成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形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很大弊端。比如,二元户籍制度人为地限制了人口自由流动;二元土地制度导致同地不同权,土地资源配置低效;二元社保医疗造成城乡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和医疗福利等严重不均衡。所以《决定》明确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这是一个很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二元社会”:必须破解的制度性难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政府的一大难题。多年来 ,政府寄希望于通过建立地区办事处的模式来解决管理交叉的矛盾 ,但收效甚微。本文通过分析这一特殊区域矛盾叠加背后因“二元社会”所产生的制度缺陷 ,说明了不冲破“二元社会”管理制度的桎梏 ,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管理就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文章认为应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 ,统筹兼顾 ,建立城乡一体、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的属地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西部财会》2011,(12):4-9
延安市被确定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省委、省政府出台了10个方面28条政策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延安虽然初步具备了率先发展的条件,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现阶段应以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先导,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多方拓展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城乡衔接的配套制度,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协调推进,从而实现延安城乡统筹一体化发...  相似文献   

8.
纵观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国三农做出了巨大贡献:战争年代,农村包围城市;建设年代,农业支援工业;改革年代,农民服务市民。尤其自1958年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颁行,更将这种贡献制  相似文献   

9.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是开拓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先决条件.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市,自2003年以来,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突破口对城乡二元体制进行了系列改革,具体内容:一是实施户籍及配套制度改革,推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二是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土地要素自由流动;三是实施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资金要素...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河北省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区域的污染转向农村地区,尤为加重了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压力。通观当前河北省农村环境的相关问题,制度建设与环保观念共同构成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的短板。因此,河北省应当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法律、法规加以完善,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保护好农村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观念、队伍、网络、厂规、机制等5个方面着手,撂讨了电力基层企业法制基础建设"五个一"工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观念、队伍、网络、厂规、机制等5个方面着手,探讨了电力基层企业法制基础建设“五个一”工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经济学家厉以宁日前撰文指出:就现阶段的中国经济改革而言,究竟应当首先抓哪些方面的改革呢?我认为,以下四大改革,具有关键意义。一是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是可以带来最大改革红利的大事;二是市场化改革。使企业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三是国有资本配置体制改革。可以提高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配置效率;四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一定放在初次分配上。由此得到的看法是:现阶段的中国,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一定放在初次分配上,因为这是导致社会收入差距连续扩大而且难以治理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重原因。  相似文献   

14.
宋代在某些审计机构命名时,确实使用了审计一词,但在审计实践中,几乎不用审计,而用审校、磨勘、勘会、勾稽等词。现代意义的审计,是到近代审计法出现后才被普遍使用的。宋朝审计及相关概念,从法律法规上看,主要是财政、财务、财物的审计,考核、鉴证、评价官吏的效率、责任、效益等,并且显现出利益与权力交集时的经济监督和权力制约,实质上是一种国家审计,反映我国审计史具有国家审计的法制传统。在研究审计史、审计法制史时,应当长时段地审视我国审计的传统文化,把握审计的内涵和文脉,以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审计法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民族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法作为源生性法律体系以顽强的生命力经受历史的冲刷。二十世纪中期,面对法制现代化的冲击,本文将从中国民族法发展的过程出发,通过对民族法发展动因,指导思想等所独具的特色分析,对民族法在法制现代化的背景下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统筹我国城乡发展的体制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及其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工作重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路径依赖和制度规模效应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实行制度变迁,具体而言要基于城乡公民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迁移自由权利、教育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土地财产权利,加强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一些国家发展历程来看,转变农民身份是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自然经济变为商品经济、由自给经济变为市场经济,由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在我国转变农民身份是打破城乡分割、共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共同富裕,这是建成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因而应把转变农民身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来对待。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多年来由于我国城乡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存在差别,导致城乡差距逐步拉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创新城乡体制机制来实现城乡的和谐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