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对于经济发展滞后的山区边缘县业说,无疑是发展的一次机遇。灌阳处在大桂林旅游圈东部旅游线上,有千家洞、月岭古居居、黑岩、灌江、文市石林等景观资源。把旅游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以带动相产业发展,是灌阳发展战略的重要这点。为此,旅游开发必须从灌阳县情和旅游市场需求趋势出发,科学规划、逐步推进、与时俱进;严格控制没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景区和项目建设;建立旅游产品开发的利益协调机制,提高地方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以灌江河谷为重点的绿色家园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观光度假型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剖析目前乡村旅游规划出现的若干问题,包括延伸城市的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建设方式,照搬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形式,以及以异域成功案例为范本的设计模式等,借鉴城市规划学科前沿理论,提出乡村旅游规划的共生与有机更新途径,强调规划应维系乡村景观格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保障村屯聚落人文肌理的连续性,实现农村生产、生活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并以南宁市伶俐镇渌口坡乡村旅游规划总体布局及景点设计为例,阐述了共生与有机更新途径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旅游规划需要新理念--旅游规划三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我国旅游规划工作能够沿着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前进,旅游规划的编制迫切需要理念的创新,从“新理念是发展的需要”。“进步带来的挑战”、“旅游概念是旅游规划的核心”三个层面,以层层推进的方式,着重阐述了应对挑战寻求突破的学术基础,并进而阐释了有关“概念性旅游规划”的创新性理论。  相似文献   

4.
休闲旅游驱动森林旅游景区旅游规划模式演进。“三析五构”旅游规划模式注重社会发展导向,包括旅游环境分析、旅游资源评析和休闲旅游市场分析的“三维一体”系统评析,以及包含旅游规划理念体系、旅游规划目标体系、旅游功能区划体系、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支持体系的“五位一体”体系构建。以南京牛首山森林公园为例对此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区县旅游规划的目的性核心理念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县旅游发展规划基本处于开发性规划阶段,并正进入到关键的整合与规范化时期。区县旅游规划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要求,决定了在其编制及实施过程中,必须树立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化经营旅游目的地两大目的性核心理念。核心理念及其原则的确立,对推动我国区县旅游业的合理有序发展乃至各省市旅游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提升具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滁州市琅琊区是安徽省滁州市的中心城区,通过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盘查与挖掘,本文综合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社会等各方面因素总结出了该地的旅游资源的特征: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旅游资源为辅;旅游资源总数较多,但吸引力不强两大特征。然后从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四大方面分别分析评价了该地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化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城市品位提升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从旅游吸引力视角对国外城市文化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城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是城市文化旅游吸引力的提升,分析了游客友好性和生命周期两大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吸引的关键因素及城市文化旅游吸引力提升的具体途径,并在总结目前国内城市文化旅游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内城市文化旅游未来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论述了厦门闽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可供开发的项目以及开发的具体实施方法.从以上几方面试图阐明以下论点:闽南文化是厦门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应当通过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来提升自身的吸引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滨海城市".  相似文献   

9.
中央游憩区是现代城市旅游的核心区域之一,主要包括城市商业区和城市游憩区两个区域。其旅游产品有着突出的旅游功能和旅游吸引力。对中央游憩区的开发,要从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客源市场、综合环境等方面整体考虑。才能更好发挥其旅游价值,促进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旅游规划资料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规划资料是抽象化的旅游资源,认识旅游规划资料的基本特征,全面收集资料,深入发掘其文化内涵,是制定高质量旅游规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大运河文化带体育旅游项目规划和设计研究,从大运河文化带体育旅游项目规划意义入手,结合大运河文化带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对大运河文化带体育旅游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扬州大运河文化带体育旅游业存在的热点问题。最后,对大运河文化带体育旅游项目规划和设计具体路径展开论述,以期能为有效促进旅游城市交流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峰 《全国商情》2005,1(5):34-35,59
随着中国经济大环境的发展,中国旅游规划粗放型的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中国旅游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概念性旅游规划引入到中国旅游规划中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旅游规划内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对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国外成果、经验的介绍,规划的理论、方法和模式以及对我国旅游规划工作现状与问题的总结。从总体上看,我国旅游规划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14.
国外社区旅游规划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国外社区旅游规划基本理念的发展历程,并就社区旅游规划涉及到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理念进行评述;通过评述国外社区旅游规划理论研究的基本趋势及主要理念,以期对中国社区旅游规划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交通与旅游资源相匹配是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式开发的重要基础。以旅游中心地理论和旅游点—轴空间结构理论为基础,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法和交通通达指数法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及旅游景区通达性进行测算,认为旅游资源分布趋于聚集性状态,旅游交通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格局,旅游外部交通较为发达,区域交通发展滞后,旅游景区通达性较差。提出环京津地区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式开发四种类型:太行山区旅游链模式;张家口-承德基地型旅游模式;承德—秦皇岛—唐山区域游览型旅游模式;白洋淀、衡水湖和吴桥杂技大世界单一目的地旅游模式。建设环京津旅游交通大环线和三级旅游中心地,为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式开发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以安徽省铜陵市大铜官山公园概念性规划中的旅游与游憩专项规划为例,探讨了现阶段我国矿山在旅游发展中面临的若干问题和规划解决方案,重点从战略规划和旅游项目开发这两个层面阐述了矿山旅游发展的规划理念。在规划的战略层面,提出“主题旅游结合生态旅游”、“建立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以及“将旅游与游憩相结合”的规划思想。在旅游项目开发的实施层面,特别提出以“目标-问题-对策”的前期分析结合“减法”的创新规划方法来最终确定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17.
论旅游规划监理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旅游规划市场的业主与旅游规划编制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信息不对称和利益的多向性是旅游规划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建议构建旅游规划监理制度来弱化旅游规划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抑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讨论了其实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旅游气象气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旅游天气气候与旅游流预报、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价与开发、气象气候景观、旅游气候类型、旅游季节性与时空分布规律、旅游地舒适度研究、旅游气象气候灾害研究7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近10年来旅游气象气候研究方面的主要内容。系统地论述旅游气象气候研究的主要方法的进展:从定性发展到目前的定量和定性紧密结合、旅游气候模型。总结了近年来旅游气象气候的理论在旅游气候的概念、内容方面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指出了旅游气象气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实证性研究过多、理论研究薄弱、旅游资源和舒适度评价尚无统一的标准,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缺少研究。建议加强旅游气象气候理论研究和旅游气象气候评价统一标准研究、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对旅游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9.
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组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在风景旅游地生命力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的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组织方法,以解决风景旅游地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实现风景旅游地平稳、健康、长久的发展。采取结构与功能两种手段对风景旅游地旅游系统、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旅游活动的影响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加强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脱贫致富实践样态丰富而成效显著,体验和参与各地独具特色的脱贫致富实践可以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高层次旅游消费需求。脱贫致富实践的吸引力、可感知体验参与性和多样化地域特性使其可以成为优质旅游资源,以脱贫致富实践为旅游资源的扶贫旅游(即“脱贫致富”主题游)还可以发挥“消费者下乡”的人力资本效应和资源整合效应,进而优化扶贫资源配置和提高扶贫效率。脱贫致富实践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在政府的引导下由脱贫致富实践的各参与主体合作进行,可以由村委会牵头组建旅游合作社进行开发,也可以由关键扶贫主体主导开发,还可以由旅游企业与扶贫主体联合开发;多样化的“脱贫致富”主题游产品可以通过定制化旅游模式实现与消费者高层次旅游消费的精准对接;脱贫致富实践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的对接,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应积极发展“脱贫致富”主题游,在满足消费者高层次旅游消费需求、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推进脱贫致富实践的深入和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