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嘉树  尚石  王华 《东北之窗》2011,(11):18-21
坐在北方这片海滩上 我就这样的联翩浮想 其实,我已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 经历过太多的风雨沧桑 但我仍然相信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人·自然”为主题的2005年重庆亚太城市市长峰会注定要写入重庆与国际交流的史册。这是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直辖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直面世界的绝佳契机,也是继2002年 AAPP 会议之后又一次最直接、全面、盛大、突出、丰硕的向世界致意的巅峰之作。中国西部太需要这样的包容与接纳了。于是,我们理所当然地回想起距离重庆不远的一片古老的旷野,一个面如重枣的老者,骑着青色老牛踽踽独行,路人看见老者西行的表情,肃然起敬。老者在行将消失的那个瞬间,回眸东望,发出最后的箴言:天与地要隔绝,话语要变乱,我是最后的,你也是最后的——这个智者就是我  相似文献   

3.
2007年3月7日 星期三 上午 10:00 晴 在从北京到太原的飞机上,我与邻座一位70多岁的老者交谈着,他是典型的太原人,生在太原,长在,加上这次到北京他一共离开过4次太原。在到太原之前,我对太原的印象是迷糊的,虽然以前也到过太原,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尽管,老人给我讲了太原的历史、太原的发展甚至太原的几届市长,但还是没能帮我形成一种叫做“太原印象”的东西。还是眼见为实吧。  相似文献   

4.
赵艳  王勇森 《走向世界》2008,(21):56-57
"买小商品去即墨路",这是青岛人延续了多年的生活习惯.无论是白发老者还是时髦青年,即墨路都是青岛人心中最具历史和知名度的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5.
“养猪不如养我”是坊间广为流传的笑谈:有一老者,退休在家,体弱多病。儿大已婚,不孝,以养猪为业。年关将近,父问儿:今年养猪收入如何?儿曰:收入几千元。老者叹曰:养猪不如养我啊!  相似文献   

6.
《发展》2010,(3):I0002-I0003
彩绘木雕博戏俑 汉代 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人高29厘米。两位老者在玩博戏,这是战国到汉代非常盛行的一种娱乐形式。匠师以简单明快的艺术造型,刻画了两位老者全神贯注的博弈,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对弈时蓄势待发的场面。  相似文献   

7.
夜读史书,《说苑·敬慎》中一则《叔敖受教》的典故,让人受益非浅,若有所思。春秋时,楚国的贤相孙叔敖上任时,很多当官的和老百姓都来祝贺。可是一个穿着粗布衣服,带着白帽子的老者,最后来向孙叔敖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郑重地接见了他,对老者说:“今天我担任了很高的职务,大家都来祝贺,您老却来吊丧,大概有什么意思要对我说吧!”老者夜读史书,《说苑·敬慎》中一则《叔敖受教》的典故,让人受益非浅,若有所思。春秋时,楚国的贤相孙叔敖上任时,很多当官的和老百姓都来祝贺。可是一个穿着粗布衣服,带着白帽子的老者,最后来向孙叔敖吊丧。孙…  相似文献   

8.
黄志标连续两届以满票当选赣县县长。有位80高龄老者说:“我们有一位愿意住‘危楼’的好县长,只要有他在,我就要拔长了自己过日子,活他个一百岁。“  相似文献   

9.
在独山县人武部院内盛况空前的军民联欢会上,一支支布依族响蒿舞队、花灯队翩翩起舞,将人武干部围在中间,军民们载歌载舞融成浓浓的鱼水深情…这是什么节日?笔者拉住一位唱花灯的老者问询。老者捋一把花白的胡子,两眼放光泪花闪烁,说:“人武部帮扶我们一举告别贫困,全村人自发组织舞队,前来慰问亲人……”望着这动人的场面,看着这欢乐的人群,笔者也陶醉了。这是他们真情的表露,这是心里故事的升华。在都匀军分区采访,笔者便走进了这感人的故事之中。(一)黔南这片土地,是写满光荣的革命历史的土地:红军长征曾在这里播下革命…  相似文献   

10.
初夏的无锡已经进入了潮湿的梅雨季节,我和友人慕名前去拜访一位爱笔的世纪老人.这位老者的名字叫伍富全,生于1908年,到今年已经是百岁华诞.  相似文献   

11.
<正>工作上的不如意让我找不到前方之路,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我决定和朋友一同爬山,让身心放松一下。一路上,明媚的暖阳轻抚着我的身躯,感觉别样的舒畅。来到山脚,深吸一口带着泥土芳香的气息,被其深深诱惑。信步往前,听见在潺潺的流水声中,林中的鸟鸣声中,时不时还夹杂着昆虫悦耳的叫声,这一切谱写成了一首独特的交响乐,让人心驰神往。沉浸在山水之际,突然,由密密麻麻的人群围成的一个"七彩人环"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这深深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好不容易才钻进了这个"七彩人环"的里面:一个中年妇女面前的盆子中水花四溅,定睛一看,大小不一的鲫鱼使劲地甩动尾鳍。从周围人的口中得知,这是从溪流中捕获的纯正的野生鱼,营养价值极高。我与摊贩讨价还价,正准备掏钱时,身后一位老太太挤了进来,掏出钱也想购买。见摊贩犹豫,她甚至提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购买。我向来敬重老者,可她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不是滋味,难道有钱就了不起吗?于是,我明确告诉摊贩,是我第一个确定买下的,最后她没办法,将这些鱼儿卖给我了。我提着鱼儿继续前行,没想到那位老太太从身后追赶而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年轻人,能不能将这袋鱼卖给我?"现在还要  相似文献   

12.
印度流传着一位生活殷实的农夫阿利·哈费特的故事. 一天,一位老者拜访阿利·哈费特,向他说道:"你若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你运气好发现了钻石矿,还能够让你的儿子坐上王位呢." 老者的话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费特的心里,从此,他对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满仓的粮食、温馨的家庭都不感兴趣了.除了钻石,他什么也不想要,生活中的任何事都无法让他高兴起来. 有天晚上,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向老者请教哪里可以找到钻石.老者劝他打消念头,但阿利·哈费特听不进去,仍执迷不悟、死皮赖脸地缠着他.老者只好告诉他:"你去那很高很高的山里寻找淌着白沙的河,那白沙里一定埋着钻石." 于是,阿利·哈费特变卖了所有地产,让家人寄宿在街坊家里,自己出去寻找钻石.但他走了很远,爬过一座又一座高山,却仍旧没有找到老者说的那条河.最终,他失望至极,在西班牙的尽头投海自尽了.  相似文献   

13.
TO BE 0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除了《圣经》以外,全世界一切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6个字。哈姆雷特在喃喃自语中说出的这几个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因为哈姆雷特的话不仅是他内心的独白,而且表达了所有善于思考的人们的思想。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生活得丰富、充实而热切,还是生活得单调、平庸而贫乏呢? 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自己是否是活着,他的回答是:“我在思考,所以我还活着。”然而,我所见过的关于生存的最好定义却是处于另一位哲学家的笔下。他写道:“生存就是存在于和外界的联系之中。”  相似文献   

14.
人生如茶     
有人喜欢饮酒,笑酌群宴,傲视天下,使人豪气顿生。有人喜欢白开水,晶莹纯正,不可一日无之。更有人喜欢喝茶,看到鹅黄夹着碧绿,品出苦涩、透着清香,令人神清气爽。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神仙"和"隐士"之间是可以划等号的。我每次想到他们时,脑海中总浮现着同一个场景:一间简陋却又别致的小木屋里,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一手拿着一卷写有密密麻麻的篆体字的竹书,一手轻轻地捋着自己长长的胡须。身旁的茶几上,摆放着一盅正飘着淡淡轻烟的香茗,几片碧绿静静地浮在杯中。这位老者小心地放下竹书,端起香茗,轻轻地吹开那几片碧绿,啜饮了一口,接着便是一声发自肺腑的赞叹——  相似文献   

15.
刘清滢 《中国报道》2011,(1):108-108
刚来新加坡时,在地铁里,一位白发老者随人群挤上来,按照在北京的习惯,我赶紧起身让座,没想到他连连摆手,我几番推让,他终究不肯坐。于是我只好忐忑地坐下,再看周围,尽是一些年轻人心安理得地坐着。而眼前这位老人虽不算老态龙钟,也明显上了年纪,但显然,他没把自个儿当“老人”。  相似文献   

16.
利用课余时间,我在本溪市公安局明山分局刑警大队进行了为期21天的见习实践活动。回忆起这21天的见习生活,无论是实践的业务知识,还是人际交往处理方式中,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是生动的一课,作为一名警校的学生,加深了我对警察这份职业的热爱。更坚定了我的选择。这其中,我对于一次出案发现场进行现场侦查工作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7.
方童 《走向世界》2014,(25):24-29
书店是世外桃源,因此也汇聚五湖四海之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有过什么经历,走进书店,“淘书客”就是共同的名字。理想中的书店是一个品位高雅、静谧的地方,书香气十足。每个逛书店的人,无论孩童,还是老者,进入这一场所,都会自觉安静下来,然后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在那里,我们听不到任何喧哗声,取而代之的是那“沙沙”的翻书声,那是书店里所独有的“唱者”。  相似文献   

18.
他展心含泪,记叙了自己在那个特定年代为文学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和艰辛。有许多人生遭遇令老者扼腕长叹,也会使青年读后怦然心动。张敏疯了 在文学这条道上趟了近40年。当年和我一块起步的贾平凹、陈忠实、高建群都成了人物,领风骚于当今中国文坛,云雾中横飞,风雨中吟哦。好不风采。吾经历智商文笔均不亚于各兄.如何后世的《录鬼簿》中倒没有我的名字?究其原委,竟是没有长篇小说问世的缘故。 长篇小说,永远是横在作家面前的一道塄坎,一座高山。1995年初秋,心中打造好腹稿,已有呼之欲出的阵痛。因家中宾客太多,难静心境,于…  相似文献   

19.
过生活、保健康,当不可透支,用权处事则更不能透支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最怕长"高":血压高了,血脂高了……这都是些令人担忧的"富贵病"。记得前些时曾去德清乡下看一位健朗的老者,他得知我的身体状况后,告以一番要言妙道却大大受用。这老倌说人的不少毛病,都是因透支而成,过多地吃,超度地玩,分外的安逸,岂有不生病的道理。这话虽出自一位村老野夫之口,典型的乡下话,但大可咀嚼。让人又一次感悟到,荒山僻壤中往往有奇人,引车卖浆人常常有高见。  相似文献   

20.
谒柳青墓     
从西安小寨向南20公里,就到了皇甫村。皇甫村位于神禾原南端的崖根下,因《创业史》的作者柳青曾在这里生活居住过13年而名闻遐迩。20年前我就来过一回,记得柳青的墓就在原头公路旁靠右手不远的地方。然而下车后并不见墓,周围全是家户,我一时感到茫然。一位老者让我跟着他走。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