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同。因此,对国有企业进行预防性监督管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加强企业管理深化国企改革●宁晓青一、对当前国有企业的基本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不断壮大,国有资产不断增加,国有企业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整个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始终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但...  相似文献   

3.
兰继亮 《经济师》1998,(8):52-53
浅谈国有企业加强科学管理的几个问题●兰继亮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经济效益不佳、亏损严重、活力不足等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即传统计划...  相似文献   

4.
县域国有企业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指导下的微观经济主体,如何搞好搞活,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政治、经济课题。本文结合青州市近几年的实践谈一些思考。一、充分认识搞好县域国有企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县域国有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能否搞好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关系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步伐。建国以来,县域国有企业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居重要地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建国60年来,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为我们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巨大财富,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功勋。今天,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国有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较多的问题,这是体制改革在市场经济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没有理由为此而怀疑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没有理由将它当作包袱甩掉。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能不能搞好、搞活国有企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特别是拥有上千万职工的纺织企业濒!临绝境的时刻,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讲话,讲话中特别强调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并提出搞好国有企业必须由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自抓。江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无疑是极大地鼓舞了国有企业的领导和广大职工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勇气。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力大大增强,市场丰富多彩,供应充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另…  相似文献   

7.
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深入认识邯钢经验——关于搞活国有企业的一种新思路国家邯钢经验课题组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体,是国家财政及综合国力的主要创造者,是发展生产力的主体代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必须依靠国有企业,现实中国社会生产力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是一项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系统工程,本文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及适用性出发,对如何借鉴西方资本结构理论来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内部控制制度则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国有企业尤其如此。本文主要谈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当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承担着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历史性使命,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国有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在国民经济领域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政治资源,是国有企业有别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特殊政治优势,是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研究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导,国有企业在公有制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经济基础是否稳固。党的“十七大”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同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创新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着高度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就我国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情况,探究创新性管理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搞好国有企业关键是什么●黄繁威企业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产生的。它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细胞和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国有企业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经济的中流砥柱。国有企业能否搞好,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兴衰。如今,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1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是要使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如果失去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在新的时期,国有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只能搞好,而决不能搞坏;只能加强,而决不能削弱;只能使它们形成新的优势,而决不能使它们失去优势。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缺少活力,不是由于所有制的问题,而是由于体制问题、经营机制问题。根本的出路是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一、入世给党的建设提出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得到加强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国有企业加强党的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和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和政治优势。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领导,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关系到执政党的地位和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骨干和支柱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尤其是财务风险状况,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我国的经济状况和国家的风险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是形成我国金融风险、经济风险乃至政治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我国金融、经济和政治的稳定程度和风险高低。文章就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曾毅宏 《经济前沿》2004,(8):U006-U008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的改革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其成功与否,关系到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目前,国有企业困难重重,步履维艰,活力普遍不足,生产发展缓慢,整体效益不佳:可以说,始终处于一种产权主体不清,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管理不科学的状态之中,这些,并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18.
郭兆晶 《经济师》1997,(7):47-47,44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及对策●郭兆晶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1994年统计,国有大中型企业1.44万个,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4%,每年为国家创收利税约占利税总额的60%,但就近几年看,国有企业中的大部分活力...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能否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与前途。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改革进程中,一些制约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不足、债务负担过重问题。一、资金不足、债务负担过重是制约国有全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资金不足,一直处于…  相似文献   

20.
一、国有企业的本质国有企业(Stateownedenterprise,简称SOES)是指国家拥有、经营或控制的生产经营单位。不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存在国有企业,在各国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也在变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基本功能有二,一是国家行为的需要,即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国家以国有企业作为调节经济的政策工具,发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等社会目标;二是为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提供物质保证,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在量上应有规模,在质上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