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爱玲 《商业研究》2002,(7):132-133
产品缺陷是《产品质量法》中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其实质是产品缺乏合理的安全性。其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民事侵权责任,以对产品之外的人身或财产有损害为构成要件。承担责任的方式为民事赔偿,主体是生产,销售只有在有过错 的情况下承担责任。产品缺陷与产品瑕疵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二在判断标准、承担责任的性质、方式、构成及责任主体、索赔途径等方面的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
产品责任、产品质量责任以及产品缺陷和瑕疵不易区分,以至于消费者不能切实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文对这两组概念进行了比较和区分,以对消费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论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消费品越来越丰富,而产品质量问题也日渐突出。产品质量问题中最为普遍重要的是产品瑕疵与产品缺陷,本文试图厘清两种责任的关系,并对我国的产品质量立法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商》2015,(21):205-206
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都属于民事责任的一种,但是由于两者的性质各异,导致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归责原则的价值取向不同,因此以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归责原则为出发点,通过具体的分析,针对产品质量制度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进而使制度的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产品缺陷产品瑕疵产品质量不合格析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胜利  周军 《北方经贸》2001,(1):181-182
产品缺陷、产品瑕疵及产品质量不合格这三个概念都是我国法学界所经常使用的 ,而且都曾经大量地使用于产品责任法领域。但实际上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 ,产品缺陷强调的是产品的安全性 ,而产品瑕疵及产品质量不合格则注意某一产品是否符合既定标准。由于存在着这种关键性的差别 ,导致我们不能将其混用 ,以避免法律理解及适用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刘思齐 《消费导刊》2009,(14):156-156
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化产品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方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安全问题,产品安全就是其中之一。在产品责任制度中,产品缺陷是一个焦点问题,因为产品存在缺陷是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由此,加强有关产品缺陷的立法更成为重中之重。1993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规定产品质量的法律《产品质量法》,第一次在我国明确了产品缺陷的概念。但是在表述上仍不够精确,这造成了实践中的一定困难,不利于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本文旨在对我国产品缺陷制度进行综合归纳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美珠 《消费导刊》2009,(1):140-140
本文从民事责任的角度,重点分析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者对被假冒的生产者、销售者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以及对消费者应承但的产品瑕疵责任、产品缺陷责任,以期对制造、销售假冒伪劣者的民事责任有个清晰的脉络把握,避免法律适用中的混乱与不惑。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行产品质量法第46条有关产品缺陷认定标准的模糊性,通过对强制标准和一般标准的比较分析,以及对适用"双重标准"而致的不利后果的论述,认为应当尽快由最高人民法院对认识上的严重分歧作出统一、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产品责任主体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律对产品责任主体的规定很不明确。《产品质量法》规定“受害人”为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生产者、销售者”为产品责任的义务主体,但没有对“受害人”、“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范围具体地界定,这对于保护缺陷产品的受害者是很不利的。应完善我国在产品责任法对产品责任主体制度方面的法律缺陷,明确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马来西亚互为对方的主要贸易国,双方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为有效地保障两国的消费者权益,两国均对产品责任进行立法。将从产品责任立法模式、产品责任主体、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以及产品责任损害赔偿范围等方面,对两国责任法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文馨 《商业研究》2003,(17):13-15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一代产品进入市场后需求存续变化的周期,而不是指需求量、销量波动变化的周期。我们应当研究细分市场的产品生命周期,根据市场某种特性质变的界面来划分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才更具有营销意义。现行流行的划分产品周期阶段的四种方法。缺乏理论依据,在应用中有较大的随意性。为此,提出了综合判断法,根据多个判据的组合,定位了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界面,并提出了对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贵州农产品供应链及物流效率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洪 《中国市场》2007,(19):78-8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面向市场,搞活流通。做好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是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环节;文章从贵州农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效率)现状出发,分析贵州农产品供应链与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两个经济原因导致中国市场产品质量缺陷充斥:一是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它们从需求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厂商向市场供给问题产品;二是信息不对称而政府监管缺位,导致本可避免的产品质量缺陷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质量缺陷短期内基本上是难以解决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则需要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在产品质量上的失败应该是由政府来解决的,但是它们都因为政治性因素的影响而未能解决。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duct information sources that consumer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specifically in Georgia, utilize when they consider purchasing foreign products. We surveyed 313 consumers in Georgia regarding 9 sources of product information (experiential knowledge, word of mouth, in-store promotions, television, packaging information, radio,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salespeople, and billboards).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word of mouth are the 2 most frequently used and highly valued sources of information while salespeople and radio are the 2 least frequently used and least influential sources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age, and ethnocentrism exhibited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xperience source.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跨国公司投资决策,以子公司为主体进行现金流量的预测,不符合股东利益的要求,而以母公司为主体进行现金流量的预测,又违背了子公司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利益。利用复合主体进行评价,则可以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全面满足母、子公司决策的需要。首先进行以子公司为主体的评价,在子公司项目净现值大于零即项目本身可行的情况下,再进行以母公司为主体的投资评价,在此基础上合理处理利息和新增销售额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将更有利于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对生命周期结束的产品进行再造、翻新、再生是逆向物流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影响再生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命周期结束的产品是否适合拆解;二是再生处理的执行是否外包。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决定着再生的四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即再生不拆解外包(低成本选择)、再生并拆解外包(折中的再生方式)、企业再生不拆解(控制物料和创建新的市场)、企业再生并拆解(通过循环供应链创造独特的价值),这四种模式都是可行的选择。外包必须在合乎环境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外包具有前期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但也有风险。企业独自或积极参与再生,是企业发展的新思路。企业独自或积极参与再生并拆解,从竞争角度看是一种高风险的选择,要求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较高并能引发企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转移,这种选择一旦成功,企业将获得丰厚回报,减少或消除对原材料和市场的依赖性,减少环境风险,保证用户最终得到既经济又环保的新颖产品。  相似文献   

17.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执行是多层次的。从企业层面上来说,其执行的方式分为共用产品回收体系和专用产品回收体系两种,企业可以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产品回收体系。而不同的产品回收体系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如何使这两种产品回收体系的优势能各得其所,充分发挥,必须要有政府层面的全面评估和相关的配套法规和制度。  相似文献   

18.
王多宏  严余松  张蓉 《中国市场》2008,(41):118-119
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可以较好地解决我国当前农产品物流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较好地体现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趋势。进行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研究和实践,不仅有着理论上的意义,而且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关系视角的农产品渠道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渠道关系类型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变量构建了基于农户——龙头企业——分销商的不同阶段的农产品渠道关系模型和渠道关系选择模式。在农户——龙头企业阶段,依据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农户规模、龙头企业品牌知名度三个变量,渠道关系有四种可选择的模式;在龙头企业——分销商阶段,依据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分销商对下游渠道创造增加值的能力和龙头企业品牌知名度三个变量,渠道关系也有四种可供选择模式,但这些不同的渠道关系模式承诺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