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方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课改中越来越重要的教育发展新理念.对于地方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发挥乡土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的功能,而且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九江市拥有着极其丰富的乡土资源,乡土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开发利用可以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但这些乡土资源在九江市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还很少,初中地理教师对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也不够.本文为九江市乡土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人口大国,长期以来对环境教育重视不够,人口的环境意识相当薄弱,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环境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地理学科优势,挖掘教材内容,结合环保事例和乡土地理增长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也是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希望能够实现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国土开发与地理学研讨会于1989年11月24日至27日在岳阳师专召开。来自全省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政府部门、中等学校的正式代表43人。会议先后由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刘杰、副秘书长熊绍华等同志主持。省地理学会秘书长翟辅东致开幕词、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程伟民在闭幕式上作了总结。这次会议收到论文34篇,学术成果是丰硕的,是对我省多年来地理工作者参加国土开发等研究成果的检阅。当前,湖南省和全国一样,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后备储量不足,生态环境问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山区受到交通、教学资源等的限制,信息封闭,知识的直观反映能力较弱.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的吃力,甚至感到恐惧,乡土地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毕节地处山区,自然环境比较复杂,人文环境独特,地理现象多样而生动,可以作为乡土地理的素材随处可得.  相似文献   

5.
乡土文化教育是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开设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也是传承乡土知识和保护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为地方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其本土意识,培养其对本土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地理工作者活跃在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等有关区域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地理“黄金时期”。然而,区域经济地理的教学却远远落在实践的后头。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许多大学的地理系的师生,至今还冷漠《中国经济地理》(简称《中经》。下同)这门课程。《中经》教学与经济建设实际脱节,跟不上发展的形势,引起了全国地理教育界的关注。为此,1988年10月在武汉专门召开了一次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系统的《中经》教学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乡土地理教学,在高职地理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研究当地中生代以来的气候变迁,获取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对今后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地理教学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08年10月25日到29日,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了一次全国高师系统中国经济地理教学研讨会。到会有17个省市20个院校30多名中国经济地理教师。华中师大副校长王庆生教授和地理系主任邓先瑞教授与会讲了说,指出中国经济地理是高师地理系一门重要基础课,在培养区域经济地理教学和研究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会上听取了高师用《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修订本”的内容更新和增补情况的介绍,组织了关于三峡工程、二汽30万辆轿车分厂选址、海南岛建省和关于统一地理学等学术报告。会上,交流了经验,提出了问题,展开了争论,发言踊跃,集中在中国经济地理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目的、教材编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地理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课程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互动式教学模式更加适合该课程的教学。但在互动式教学课堂上,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注意内容的把握,教师知识的更新、强化,教学氛围自由、平等、开放。  相似文献   

10.
吴海莉 《经济师》2011,(12):143-144
文章以连云港师专《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为例,针对很多高职高专教师仍然沿袭以往的注入式教学、课堂学效率低下的现象,就如何提高高职高专课堂教学效果和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为高职高专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22,(1)
自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发布以后,全国所有高校、所有专业都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文章在阐述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实践价值的基础上,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探寻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隐宿行业不仅仅是在乡村旅游住宿,应注意挖掘隐宿行业中的乡土文化内涵;要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使文化旅游接地气,实现经济利益与文化传承双丰收;突出隐宿地理区位的天然性、乡土韵味和隐宿业主的乡土情怀是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回归和对乡土文化的构建中隐宿的文化内核作用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在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生源选拔上实行入学考试按一级学科统考制度;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上借鉴美国经济学博士生教育的课程体系,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强化了标准化课程教学,形成了两级平台课程体系;在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上启动了全国专家库,制定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制度,严格了博士学位论文标准,逐渐形成了符合专业需要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成都地理研究所和乐山师范专科学校,联合召开了旅游地理研究室成立大会及第一次旅游地理学术交流会议。大会由乐山师范专科学校校长谭显孝和成都地理所副所长钟祥浩主持。会上宣布了旅游地理研究室的组织机构;乐山师专党委书记王聿修任研究室主任,成都地理所丁锡祉教授任研究室顾问,成都地理所陈国阶教授任副主任,师专地理系副主任陈兴中任秘书长。研究室日常事务由师专地理系代管。旅游地理研究室是根据中国科学院成部地理研究所与乐山师范专科学校于1987年3月达成的所校横向联合协议而成立的。并已上报中国科学院,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地理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通过分析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国际贸易地理的授课需要,提出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20,(2)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全国各大高等学校的开展方兴未艾,专业课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至今全国高等学校已初步形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管齐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文章立足于学生视角,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角度多个层面分析研究了"课程思政"实施的影响因素,并基于研究结果从前期课程准备和具体实施过程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英语被置于非理性的高地位,刺激了学习者和英语教育界变态心理的产生。对英语教与学的急功近利直接导致英语文化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影响到了学生民族情结、乡土情结和国家意识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文化的安全隐患。不能过分依赖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自然习得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必须要从乡土文化向国家文化衍射,将国家意识教育纳入英语教育的宏观规划和微观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吴志婷 《时代经贸》2012,(18):31-31
国际贸易地理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通过分析互劫式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国际贸易地理的授课需要,提出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发刊词     
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的全国经济地理专业学术会议上,决定创办《经济地理》刊物。这一决定,代表了全国广大经济地理工作者的心愿,得到全国广大经济地理工作者的热烈拥护。  相似文献   

20.
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在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立足南阳,突出自我创建,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纽带,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寻找教育的依托:因地制宜,筹建校园文物馆;凝练乡土文化方向,系列学术讲座提升学术品位;围绕地方特色文化,开设选修课程;设立汉画奖基金,培养科研能力,走出了一条以乡土文化建设引领素质教育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