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众标准化》2006,(11):28-29
日前,中央电视台及各地媒体均纷纷报道了河北省部分地区养殖户使用含有苏丹红Ⅳ号的饲料喂养蛋鸭而生产“红心”鸭蛋,并以此为原料生产,加工咸鸭蛋制品的违法行为(苏丹红Ⅳ号属于致癌性工业染料,毒性大于苏丹红Ⅰ号。“红心”鸭蛋中存在大量的苏丹红Ⅳ号成分,如果食用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2.
日前,中央电视台及各地媒体均纷纷报道了河北省部分地区养殖户使用含有苏丹红IV号的饲料喂养蛋鸭而生产“红心”鸭蛋,并以此为原料生产、加工咸鸭蛋制品的违法行为(苏丹红IV号属于致癌性工业染料,毒性大于苏丹红I号。“红心”鸭蛋中存在大量的苏丹红IV号成分,如果食用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极大危害)。据了解,日前部分“红心”鸭蛋业已流入北京市场,该突发事件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严峻形势,国家质检总局于11月14日分别发出了《关于立即开展蛋制品中苏丹红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就此,山西省质监局立即开展专项检查活动,要…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内媒体报道了河北省个别地区一些养殖户使用含有苏丹红Ⅳ号的饲料喂养蛋鸭而产出红心鸭蛋、个别蛋制品企业以此为原料生产加工咸鸭蛋制品的违法行为。对此,国家质检总局立即部署展开了一系列全国性执法行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各地动态     
河北:重拳打击苏丹红鸭蛋;北京:彻查问题鸭蛋来源;西安:专项检查苏丹红;广州:红心鸭蛋合格准许上市。  相似文献   

5.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06,(12):26-26
“苏丹红鸭蛋”震动全国卫生部11月15日下发通知,要求紧急查处红心鸭蛋。北京、广州、河北等地相继停售“红心鸭蛋”。随即,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一股“鸭蛋风波”。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18日表示,农业部派出的调查组已初步查明河北“红心”鸭蛋事件中养殖环节苏丹红使用情况,主要是河北省个别地区禽蛋经销商非法兜售苏丹红给养殖户,一些养殖户添加苏丹红饲喂蛋鸭,鲜蛋则由经销商收购。但消费者可能不必太过恐慌,因为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长期大剂量摄入会增加人体…  相似文献   

6.
肯德基苏丹红事件、河北红心鸭蛋事件、桂林辣椒酱事件……由苏丹红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犹如“割韭菜”,一茬接着一茬。2006年12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发出紧急通知,组织相关部门在全区范围内清查含“苏丹红Ⅳ号”的辣椒粉。同样是辣椒,2006年12月6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去年发生的广州“苏丹红辣椒事件”的两名被告人作出终审宣判。以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判处被告人谭伟棠、冯永华有期徒刑15年和10年。由苏丹红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为何如“割韭菜”?苏丹红事件让谁脸红?食品安全部门为何总当“救火队”的角色?食品安全监管为何总有“模糊地带”?百姓何时拥有一张安全的餐桌……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全国一些地区出现含苏丹红Ⅳ号鸭蛋被曝光后,各级质监部门积极应对,主动出击,严查相关食品质量,确保消费者安全。近日,本刊编辑部收到读者来函,希望了解禽蛋类苏丹红Ⅳ号的的测定方法。为此,我们特地编发广东省肇庆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两位技术人员撰写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苏丹红学名苏丹,偶氮系列化工合成染色剂,主要应用于油彩、汽油等产品的染色。共分为Ⅰ、Ⅱ、Ⅲ、Ⅳ号,都是工业染料。比起苏丹红Ⅰ号,苏丹红Ⅳ号不但颜色更加红艳,毒性也更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Ⅳ号列为三类致癌物,其初级代谢产物“磷氨基偶氮甲苯”和“磷甲基苯胺”均列为二类致癌物,食用后可能致癌。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我国禁止使用于食品。  相似文献   

9.
《监督与选择》2007,(2):34-34
苏丹红学名苏丹,偶氮系列化工合成染色剂,主要应用于油彩、汽油等产品的染色。共分为Ⅰ、Ⅱ、Ⅲ、Ⅳ号,都是工业染料。比起苏丹红Ⅰ号,苏丹红Ⅳ号不但颜色更加红艳,毒性也更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Ⅳ号列为三类致癌物,其初级代谢产物“磷氨基偶氮甲苯”和“磷甲基苯胺”均列为二类致癌物,食用后可能致癌。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我国禁止使用于食品。  相似文献   

10.
刘光明 《企业文化》2008,(11):12-14
这次婴幼儿奶粉出现了“行业性脓包”。可往前看,有苏丹红、“瘦肉精”、“空壳奶粉”,还有工业盐、红心鸭蛋等。这些都是在行业潜规则遮掩下,大行其道,公然造假,换取行业不健康发展和“带血”的利润,因此——  相似文献   

11.
近来,"苏丹红一号"事件在我国闹得沸沸扬扬. 开始,媒体报道,在肯德基快餐店的香辣鸡腿堡等5种"拳头"产品中查出含有"苏丹红一号".继而,合肥市卫生监督所检测,合肥徽之皇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的驴肉辣酱、风味豆豉、脆脆香、五香萝卜干、麻辣萝卜干、红油笋丁、川味木耳、红油豆豉等8种食品含有"苏丹红一号";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发布,又有25种涉"红"产品被责令全市下架,包括腐乳、榨菜等.  相似文献   

12.
不法商贩将石家庄等地含有苏丹红的鸭蛋假冒白洋淀鸭蛋出售的消息曝光后,全国各地谈“红”色变,北京等城市紧急停售河北红心鸭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据统计,北京各大超市的鸭蛋销售锐减30%,而河北等地的蛋鸭养殖业也受到了重大冲击。记者日前走访了河北安新等地。正宗白洋淀鸭蛋积压地处河北中部的安新县是白洋淀鸭蛋的主产地。白洋淀水域辽阔、生态良好、生物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养鸭业的发展。据《安新县志》记载,在19世纪中期,白洋淀就有了养鸭子的历史记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养鸭业规模越来越大,带动鸭蛋加工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县共…  相似文献   

13.
《监督与选择》2005,(5):28-29,27
本标准规定了苏丹红系列染料的测定方法,规定了食品中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背景 2005年新春伊始,一个听起来悦耳动听的名字--苏丹红,却搅得众人阵阵惶恐,苏丹红之所以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了国人的关注源于一则新闻:"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的产品清单,开始了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食品紧急召回行动,类似的行动随后迅速波及欧美15个国家和地区."有关研究表明,苏丹红(一号)具有致癌性,欧盟禁止苏丹红(一号)用于食品生产,我国也同样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与癌症     
2004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开发布食物警报,一些食品中发现含有潜在致癌物苏丹红1号色素.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勒令召回419种含有苏丹红1号食品.苏丹红1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过去的实验表明,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症,也使人类肝细胞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癌症     
2004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开发布食物警报,一些食品中发现含有潜在致癌物苏丹红1号色素。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勒令召回419种含有苏丹红1号食品。苏丹红1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过去的实验表明,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症,也使人类肝细胞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17.
信息     
西安查获"苏丹红-号"辣椒油 近日,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查获了 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下柜的广东"亨氏美味 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味源牌 金唛桂林辣椒油。3月5日,西安市质监局 在"苏丹红一号"专项执法检查中,在西 安某公司下属超市查出了国家质检总局要 求下柜的广东"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 限公司"生产的"美味源"牌金唛桂林辣 椒油9瓶,执法人员当即进行了异地扣压, 并要求该公司对下属连锁点销售的该商品 立即下架,停止销售。(韦明炯)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与癌症     
2004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开发布食物警报,一些食品中发现含有潜在致癌物苏丹红1号色素。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勒令召回419种含有苏丹红1号食品。苏丹红1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过去的实验表明,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症,也使人类肝细胞发生癌变。对于英国的举动,中国也做出了回应。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2月2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特别是原产于欧盟的食品开展苏丹红…  相似文献   

19.
苏丹红是应用于油彩、蜡、地板蜡和香皂等化工产品中的一种非生物合成着色剂,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GB/T19681-200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验方法标准是比较规范的,有很强的操作性,但在实际运用中,笔者以为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溶剂对苏丹红测定结果的影响1.用乙醚、正己烷作为溶剂配标准溶液时,苏丹红分为苏丹红Ⅰ、Ⅱ、Ⅲ、Ⅳ,其中按国家标准检测方法配制标准溶液母液时,用乙醚溶解后,用正己烷定容,并用正己烷稀释配制标准溶液使用液(系列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如苏丹红(Ⅰ、Ⅱ、Ⅲ、Ⅳ)混合标准系列溶液不经…  相似文献   

20.
<正>一、"苏丹红"事件概述2005年2月份,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多家食品企业的产品中发现了"苏丹红一号",其中包括"亨氏公司"、"联合利华公司"、"麦当劳"等企业。这一消息引起了世界各国关注。随即,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文要求严查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企业。在这次"苏丹红事件"中,首当其冲的是美国亨氏食品集团下属的广州亨氏美味源食品有限公司。因为这次事件对于亨氏公司而言,已经演变成了一场企业危机。作为一家老牌的跨国公司,亨氏在企业危机管理方面不会缺乏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