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2006年所承接的合肥市旅游业课题为背景,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合肥市"五一"、"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借助经济模型分析了其产生的经济学原理和内在机制,最后提出了合肥市发展黄金周假日旅游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丁海峰 《数据》2007,(5):13-15
2007年“五一”黄金周是自全国假日旅游协调机制建立以来的第20个黄金周,黄金周出行人数从1999年“十一”的4000万人次,发展到2007年“五一”的1.79亿人次。黄金周长假制度从1999年建立9年来,带动了国内  相似文献   

3.
2000年"十一"与"五一"相比,没有再现长假南来北往,东奔西走的火爆场面."十一"黄金周结束了,许多热点旅游城市和景区没有出现预期中的"井喷"场面.与"五一"的火爆情况相比,这些地方在此次长假中远未达到最佳接待量,甚至一些景区还没有双休日的客流量大.如何正确认识假日旅游发展的问题,如何使我国的假日旅游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军 《数据》2001,(9):15
"十一"将至,又一个欢度佳节、祥和休闲的黄金周.对于即将到来的节日,有多少北京市民打算出门旅游?他们将以什么方式完成期盼中的假日之旅?为了解这些情况,9月13日,北京市统计信息咨询中心对534位北京市民进行了意向调查.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导刊》2006,(19):120-120
“金九银十”历来是楼市成交最火爆的时节,各大开发商无不磨拳擦掌备战十一黄金周。据了解,去年十一最火爆的别墅大盘碧桂园假日半岛再次大批货量推出,将是今年市场无新盘的“大新盘”。  相似文献   

6.
顾秀玲 《价值工程》2012,31(20):140-142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五一"小长假、清明小长假、端午小长假、中秋小长假、"十一"黄金周等节假日的设立,给节假日消费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能量。假日消费热潮日益高涨,假日经济的产生,推动了众多产业的发展,也为酒店业提供了发展契机,节日营销愈来愈受到酒店的重视和青睐。本文以假日经济为背景,结合中国现有节日,就酒店业如何更好的开展节日营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国国内消费市场繁荣兴旺、价格稳定、销售大幅增长.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8日,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约5700亿元,日均零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8%左右.  相似文献   

8.
香港汇报报道.中国国家发改委在其最新发布的《2005年宏观经济走势》的报告中提出改革“双休”制度,以促进消费增长。报告建设。将每周休息两天改为休息一天.剩余的一天一起移至月末.一次休息4天,变成月月有“小黄金周”。并适当延长春节休假时间:同时: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以减轻三大“黄金周”旅游带来的运输及其它服务的负荷。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2013,(2):36
据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记者钱春弦)2月15日是蛇年春节黄金周最后一天,游客集中返程,未出现大规模游客滞留现象。7天黄金周里,全国假日旅游市场呈现南北同热、境内外齐升温格局。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15日晚发布的春节假日旅游信息通报显示,北京、天津、  相似文献   

10.
日前,《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相继公布,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两个7天长假、5个3天小长假的假日模式,以及调整后实行的休假制度,对旅游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百姓出游时间与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计划2008年五一黄金周出游的,大都提前到了春节。记者通过对北京各大旅行社的走访发现,春节期间报名出游的旅客较往年明显增多,各大旅行社为了迎合春节黄金周的到来,都推出了五花八门的旅游套餐,以及新的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1.
假日经济与市场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假日经济”成为了经济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从1999年的国庆长假开始到今年“十一”国庆节为止的七个“黄金周”,节日市场的火爆非同寻常,“假日经济”已真真切切地来到我们面前。如何正确认识“假日经济”,做好假日消费市场的文章,对广大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假日经济的火爆“假日经济”的到来,已使旅游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三大部分成为明显受益者。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法定节假日的增多,“五一”、国庆、春节等数个“黄金周”的出现,表明在消费群体、消费内容和消费规模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假日消费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从1999年第一个国庆“黄金周”开始,假日旅游热潮便开始席卷全国。可以说国庆黄金周休闲假日带动了我国的旅游经济,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2012年国庆黄金周拥堵现象创历史新高。本文另辟蹊径,从经济学与管理学角度出发对国庆黄金周的拥堵现象进行了现状分析和原因剖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旅游成为一些人和一些家庭在假日时的首选。1999年10月,国务院推出“五一”、“十一”、春节等黄金周休假制,为拉动“假日经济”、促进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黄金周旅游虽然经过近8年的发展变迁,但一些旅游业发达地区和旅游景点集中的区域,还存在着旅游配套措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使一些游客发出“出门旅游就是花钱买罪受”的抱怨。如何使黄金周旅游真正达到“健康、安全、秩序、质量”的高度,是相关部门值得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五一”黄金周即将到来之际,本刊记者对旅游业较发达的北京和海南两地一些景点做了调查,就目前旅游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以供黄金周出游的旅客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2012,(11):93
1999年,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长假,即"黄金周"。第一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但交通严重拥堵、能源浪费、景区超负荷运转等"长假病"也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五一"黄金周,笔者在刊首语中以"怎一个淡字了得"来表述。转瞬"十一"黄金周也结束了,"淡"字不改,然此"淡"非彼"淡"。"五一"之"淡"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很多楼盘工程无法赶上,货少价高,发展商有资格把楼"吊高"卖。而"十一"楼盘放量出货,加之很多都要完成今年的销售任务,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假日旅游基本上集中在“五一”、“十一”黄金周,而在此期间出行的人们无不被人多及旅游服务不佳所困扰,黄金周旅游虽然在短时间里搞活了旅游地的经济,而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却存在不利因素,而周末旅游前景良好。本文在对周末旅游界定的同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并从桂林的实际出发,联系国内旅游现状,从交通、城市魅力、组织等各个方面分析了桂林发展周末旅游的各种有利之处,且提出了发展交通、注重宣传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鉴于对全民集中休假和国外分散休假的分析和探讨,我认为国内有关方面可以开始认真思考黄金周的利弊,摸索和找到一条既能和国际接轨,又适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特点的休假方式。为此,我对改革中国公众假期安排建议如下: 1.建议增加每年的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节为国家法定的假日。这既符合了中国传统节日需求,也均匀分散了一年中的假期在各个不同的方面。这些假日可以定在该假日  相似文献   

18.
又一个"五一"长假黄金周即将到来,新一轮假日消费热潮又即将开始.商家们自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打促销牌,使出种种招数吸引消费者.假日的氛围和商家的促销,常令消费者眼热心跳,慷慨解囊.但值得提醒的是,消费者购物时一定要"冷"眼看世界,三思而后行,谨防众多商家导演的促销假招.  相似文献   

19.
葛鑫 《经营者》2007,(9):60-60
<正>据央视2006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有六成以上的人希望“黄金周”制度改革。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黄金周制度——每年三个黄金周长假,加上平时的周末双休,中国人一年中享有的假日总数与西方国家基本持平。增加休假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二是通过扩大娱乐等消费,带来集中的“假日经济”效应。应该说,政府的这项举措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实际上,“黄金周”更多地被人进行经济  相似文献   

20.
"十一"黄金周楼市大战虽己偃旗息鼓,但伴随着部分开发商们的"放血"促销和精彩纷呈的营销盛况,不少楼盘都出现了令开发商意想不到的人气,甚至久违的排队购房也在广州楼市几度出现,诸多表现突出的亮点项目成为今年黄金周的"大赢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