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引言现代金融学理论基础之一是分散化,投资者可以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风险,为什么投资者会放弃分散风险的利益,而把财富都集中在一种股票上呢?两大因素影响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即控制权的共享利益和私有利益。当控制权集中在大股东手中时,由于占有企业利益的大部分,他们比控制权分散在很多投资者手中时更容易采取一致的行动,大股东有动力去搜集企业的信息和监督管理,从而可以避免搭便车的问题。由于大股东普遍关心利润最大化并拥有足够多的控制权,所以它能解决代理问题。随着持股比例的上升,控股股东更有动力来提高公司的价值,由此而产生的更多现金流能同所有股东共享,这就产生了控制权共享利益。但股权集中同时也带来另一种代理问题,即大股东和小股东的代理问题,控股股东的利益和小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两者之间经常出现严重的利益冲突。在缺乏外部监督或者外部股东分散化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可能以其他股东的利益为代价来追求自身利益,不但强烈的谋取私有利益,而且侵占公司的资源或谋取其它股东无法获得的利益,这样就导致了控制权私有利益的产生。本文以2005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发生的国有股转让事件为样本计算控制权私有收益,这样,样本中包含了转让比例很小的事件,可能会低估...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球大多数公司都采用集中所有权的股权结构,这一结构易使得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因此为抑制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攫取,保护公司相关者,促进公司的积极发展,明确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因素便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研究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因素研究的梳理,发现了影响控制权私利的三大因素,并对此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我国股改时期特点的测度模型,并选取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528宗股权转让交易作为样本,测度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规模,结果表明:控制权转让比例越大、公司财务状况越差,控制权私有收益规模越大。  相似文献   

4.
对公司资源的控制权所带来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制度环境有其特殊性,这就使得对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度量时不能简单地套用国外的计量方法,而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各种计量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改进的控制权转让溢价法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资本投资形成控制性资源,为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创造基础的理论阐述,以2005—2007年在沪深两市A股市场的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中资本投向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投向的资本投资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攫取水平正相关。(2)就固定资产、股权并购、无形资产三种资本投向而言,股权并购方式取得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代价较低,但控制性股东占有被并购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比例也较低。(3)不同投向下的资本投资,在形成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同时并没有通过提高公司业绩而增加控制权共有收益,很大程度上是形成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自利行为。  相似文献   

6.
部分民营企业往往表现出复杂的金字塔式持股结构(Pyramidstructure)。通过多层级、相互交叉持股方式顺利实现控制权(Controlrights)与现金流权(Cashflowrights)的分离。以较小的资金代价获得潜在的控制权私有收益(Privatebenefits of control)。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变化。研究发现:股改后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有小幅下降;流通股比例与控制权私有收益呈负相关,且负相关程度在股改后加强;权益负债比与控制权私有收益呈负相关,且负相关程度在股改后减弱;行业相关性与控制权私有收益呈正相关,且正相关程度在股改后加强。  相似文献   

8.
以2004—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控股股东的”合理掏空动机”与”超额掏空动机”伴随着现金流权的上升呈现的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而这两类动机都会引致控股股东对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逐,但是二者的作用机理却是完全不同的;(2)伴随着现金流权的影响,控股股东的”超额掏空动机”之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正向效应和”合理掏空动机”之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负向效应的综合作用结果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张蕾 《现代会计》2009,(6):9-15
自从Berle和Means(1932)的开创性研究以来,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一直集中在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而忽视了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所谓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指的是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即是传统的代理问题;而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则涉及到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宁向东,2005),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控制权私人收益和大股东侵害的理论做了修正,得出控制权私人收益=合理控制权私人收益+超控制权私人收益,其中超额控制权私人收益表现为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发现,大股东通过控制权共享收益和控制权私人收益,实现了"公司有业绩、大股东有超额回报"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1.
杨树玲 《会计师》2010,(12):10-11
<正>一、控制权收益的内涵控制权收益又称控制权私人收益(private benefits ofcontrol),这一概念最初是由Grossman and Hart(1988)提出的,它指的是控制性股东利用控制权谋得的利益。而在现有的文献中大部分的研究者倾向于赞同控制权收益就是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害,而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欠妥当的。本文对控制权收益的解释与前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出发角度不同:侵害论是从中小股东受侵害的思路去解析控制权收益,本文站在中立的角度,把控制权收益看作是企业一系列经营活动的成果;(二)研究主体不同:侵害论下,控制权收益  相似文献   

12.
控股股东被认为能够监督公司的管理和运营从而降低代理成本,另一方面控股股东也能够利用控制权牟取控制权收益,侵占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后者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然而,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到控制权收益也有合理性的一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控制权收益的概念。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评述,尝试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控制权私人收益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明  张喆  万迪昉 《会计研究》2007,19(6):86-93
所有权集中的治理结构使得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引入控制权私人收益概念则可以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存在收益独占性问题以及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影响到谁占有什么收益等问题。本研究围绕以控制权私人收益为切入点的文献资料从概念定义、度量方法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以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本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对控制权私人收益概念界定不清,度量方法不够准确,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水平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控制权溢价水平高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低于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持股水平与控制权收益成正比关系。控制权的隐性收益水平过高,必然阻碍证券市场的顺利发展,应当着手解决控制权收益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模型 在建立模型前,本文先给出一些假设: 假设1:公司大股东掌握公司控制权。不考虑管理者持有控制权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控制权收益及其资本化趋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认为 ,企业控制权收益已成为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首要激励因素。在没有清晰原始契约的条件下 ,由控制权回报所决定的自我隐形激励机制会产生管理层过度自利行为 ,这些行为正在被资本化。其根本原因 ,是在产权改革“瓶颈”背景下 ,企业家市场不正常的供求关系。本文建议通过市场机制 ,将“自我隐形激励机制”转换成“市场显性激励机制” ,改善经理人才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资源控制权、控制权收益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谭燕 《会计研究》2006,23(6):41-47
本文试图探讨产权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影响。考察会计师事务所的产权关系,可以发现,由审计市场供求关系诱发的资源控制权的个人化,为大股东建立以资源控制权为导向的利益分配机制提供了机会。由于控制权主体的控制权收益的补偿成为谈判的条件之一,从而增加了合并的难度,因此控制权收益的补偿成为事务所合并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8.
复杂不透明的避税交易为公司高管的自利行为提供了机会。国企高管薪酬激励扭曲程度较大,所握权力缺乏监督,当他们从显性薪酬契约中获得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较低时,可以通过避税交易寻租,此时国有上市公司避税程度较大;国有上市公司与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公司发生的异常关联交易、以及对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操纵是国企高管避税寻租的实现途径。但是,"四大"审计并不能对高管避税寻租产生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棉之 《会计研究》2006,(12):61-67
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当企业集团对内部各成员部门不是100%控股时,资源在内部资本市场的转移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内部资本市场存在效率不足。在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公司治理尚不完善、代理问题比较严重,势必影响内部资本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以华通天香集团为例,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主要路径及产生的经济后果,发现原本在于提高资本配置而存在的内部资本市场部分地被异化为进行利益输送的渠道。另外,在本例中没有发现企业进行明显的跨部门交叉补贴证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简要理论分析,为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完善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提出了限制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四条对策建议,包括通过设立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协会、建立股东代位诉讼制度,来提高中小股东自我保护能力和监督能力;通过建立声誉机制抑制大股东攫取私人收益的冲动,引导大股东通过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获取长期效用最大化;通过实行独立董事职业化和建立完善关联交易的股东大会批准制度来加强对控股股东的违规违法决策的监督,从而达到减少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害,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