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产业结构专业化、多样化作为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生产的地区集中现象非常明显.文章分析了动态外部条件下的产业结构专业化、多样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从全国样本来看,实证的结果是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化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在科技水平较发达的地区,多样化对于提高创新绩效具有正效应,在科学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专业化、多样化都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   总被引:146,自引:0,他引:146  
探讨长期内决定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绩效的因素是经济增长分析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本文结合增长理论既有的一些研究经验 ,对中国经济在近 2 0年来的高速增长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解释。我们通过经验分析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绩效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省份或地区之间 ,是否存在“增长收敛”的现象及“增长收敛”现象中存在的时域和地域特性 ;同一区域内部 (特别是城乡之间 )出现人均收入水平发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吕月 《北方经济》2021,(7):64-67
为提升山西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本文对山西经济发展现状与科技投入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测算科技投入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整个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应用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并未带来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在追求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忽视了科技创新.因此,应当合理配置科技创新力量,将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中心环节,才能促进经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媛媛 《改革与战略》2010,26(1):105-107
科技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梳理科技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选择原始创新模式所存在的障碍和选择模仿创新可能存在的潜在利益,指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进行模仿创新时需要明确模仿创新与原始创新的关系、注重科技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创造有利模仿创新的环境,以保障模仿创新模式的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则是西部地区趁势而起的动力引擎。因而,分析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一般系统理论,构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系统动态耦合模型,定量分析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进过程和趋势。结果表明:利用科技创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地区的耦合性基础将更好于西南地区。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好契机,继续打好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6.
我国流动性问题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才能做到客观全面.文章立足于产业结构,辅以金融理论时我国流动性问题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刻地剖析,旨在突出经济增长模式对流动性的影响,并希望能够唤醒公众的危机意识,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7.
台湾科技创新机制分析及其对福建省科技创新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台湾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自己的科技创新模式,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提升了台湾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台湾相比,福建省在经济发展基础、科技资源分布格局、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特点等方面存在着较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台湾的科技创新机制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为福建省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前,创新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文章通过探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从创新投入、产出和环境3个维度建立科技创新指标体系,从经济规模、质量和结构3个维度建立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利用全局熵值法赋权,测算了京津冀三个地区2009~2018年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一是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距较大;二是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人力资本配置通过影响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文章遵循这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着重分析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作用不同的角度出发,优化区域人力资本配置,促进区域人力资本结构优化,进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内在效应、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加速知识积累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增长质量、阶段特征与经济转型的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书坚  郑瑞坤 《改革》2012,(1):33-40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背景,通过分解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结构,突破以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不足,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中,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关系图以及能够反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1995~2006年为例,测评经济增长质量总指数及其分指数,据此判断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状况及增长模式的进程,以期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提供一个实证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微观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出发构建模型,分析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等的影响发现: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创新部门对非创新部门技术溢出的变化对实际工资和消费具有正向效应,而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则取决于产品替代弹性的大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一国技术溢出的变化均会对两国的实际工资和消费产生正向效应;外国对本国技术溢出的变化,对两国的技术创新均具有正向效应,一国创新部门对非创新部门技术溢出的变化会对另一国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效应,但对其国内技术创新的影响则取决于产品替代弹性的大小;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取决于两国技术进步速度对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设创新性国家,为此,必须大力培育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超出技术范围,成为包括文化创新在内的广义创新。由于创新活动以意会知识为认知基础,其本质是智慧的培育而不是知识的积累,所以创新能力培育必须以文化建设为前提,全方位地提高创新主体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并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加快了技术突破和创新扩散,促进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从技术进步与技术价值需要出发,深入分析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跨界耦合过程。以华为虚拟现实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利引文分析和专利共现分析,探索新兴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主动吸收和被动扩散的耦合路径,并根据知识表现及定位,将创新网络中新兴技术知识划分为关键知识群和边缘知识群,剖析了知识群的属性和跨界方式。研究发现: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跨界耦合过程中形成主动吸收和被动扩散两条路径;通过跨界耦合异质性知识,促使知识群不断扩展,实现资源的融合与整合;关键知识群是新兴技术形成的核心知识,加速技术知识跨界融合,引领技术跨界;边缘知识群涉及非核心知识,衍生出技术创新点,带来更多市场跨界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生科技,科技服务于生产,未来是知识经济社会,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要在这个历史范畴中走过。如何让知识服务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融为一体,在发展知识服务业的同时又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是当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此为研究切入点,构建了面向城镇化的知识协同创新模式,该模式具有高度的互动性特征,其应以中介机构为协调、以高校为主导、创新的主体应趋于民众化的指导原则来构建。该模式的应用,一方面有利于充实城镇化发展理论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为推动城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提供科学思想支撑。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以创新引领区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章根据知识生产函数理论,利用2002-2011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时间序列的处理方法,构建江苏省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计量模型,分析了RD投入、科技人才投入、FDI等因素对江苏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何爱  钟景雯 《南方经济》2018,37(10):92-112
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已经成为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如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企业是否能够通过研发国际化行为提升母公司的创新绩效,现有文献对该问题尚缺乏足够的研究。文章基于2011-2017年间沪深两市310家信息技术业上市跨国企业的年度观察数据,采用泊松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企业研发国际化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首次从逆向知识转移的视角,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地理多样性对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研发国际化显著促进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以研发投入强度衡量的企业吸收能力显著正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以布劳异质性指数测量的地理多样性则显著负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具有重要启示。该研究发现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加大海外研发投资力度以提升母公司创新绩效,且为更好地实现外部知识的逆向转移,应同时提高企业总体研发投入强度。但作为新兴经济体企业,不宜在地理分布上实行快速扩张,否则较高的沟通和协调成本将弱化逆向知识转移的程度,而不利于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制浆造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不断创造价值的、复杂的动态过程。本文分析了制浆造纸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支撑条件,并对制浆造纸企业的知识采集与加工、储存与积累、传播与共享、使用与创新等知识活动过程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制浆造纸企业知识链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制浆造纸企业各种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8.
The Dynamics of Knowledge Diversity and Economic Growt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w is long run economic growth related to the endogenous diversity of knowledge? We formulate and study a microeconomic model of knowledge creation, through the interactions among a group of heterogeneou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workers, embedded in a growth model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esearch work force in terms of knowledge heterogeneity, in addition to its size, matters in determining the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 Moreover,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work force is endogenous. Income to these workers accrues as patent income, whereas transmission of newly created knowledge to all such workers occurs due to public transmission of patent information. Whether or not the system reaches the most productive state depends on the strength of the public knowledg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Long run economic growth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both the effectiveness of pairwise R&D worker interaction an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knowledge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19.
推动不同隐性知识的耦合创新是重大科技工程的核心目标之一。为有效实现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耦合创新,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界定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耦合的科学内涵,分析隐性知识耦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微分动力学方法构建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耦合模型,研究模型解析解的渐进性;最后,基于模型分析结果,提出通过构建知识管理体系、营造隐性知识耦合创新环境和建立隐性知识耦合创新考核激励机制促进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的耦合创新。  相似文献   

20.
影响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分析及指标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 《科技和产业》2011,11(10):116-119
当前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转型压力,依靠能源、原材料的要素驱动模式转变为依靠知识、科技的创新驱动模式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本文从内外部两个方面对影响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