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被誉为"只顾闷头赚钱"的银行理财产品走下了神坛,"华夏门"事件将它从红火的骄阳下拉到了秋霜中。2013年依然如此。它不是一直那么风光之前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几乎是收益率非常高的无风险利率。例如,3个月期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般为4.5%~5.5%,6个月期限的为4.6~6%,1年期限的为5.8%~7.2%,而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更高,均远远超过了同期限的银行存款利率。2011~2012年的一段时间内,3个月和6个月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甚至于国债基准利率反向上扬。  相似文献   

2.
祝红梅 《投资研究》2012,(9):151-156
银行理财产品是我国近年来最活跃的金融创新,凭借高收益率分流了大量存款。本文以2008年1月到2011年6月期间商业银行发放的投资方向为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的理财产品为样本,对决定理财产品定价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突破了现行的存款利率管理政策,并且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定价体现了市场因素。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理财产品发展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根据一年期存款利率设计,一个月内两次降息加上存款和贷款利率首次不同步下调,除了让企业和购房者贷款成本降低,也打乱了人们理财的步伐。有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降幅甚至达15%,部分商业银行透露,目前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几乎全线下滑。对此理财专家建议市民调整理财方向,或"扬长避短"关注中长期产品,或选择债券基金及相对稳健的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4.
"怎么刚过完年,理财产品的收益就下来了?"打算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张先生发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情况和预期大相径庭。随着央行在2012年内的二次降息,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逐渐降低。但年底银行间资金面再度紧张,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上升到年初水平。随着元旦假期的结束,银行新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回落,预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产品鲜有出现。与此同时,有些银行理财产品违规销售案例也被曝光,风险凸显使得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该怎么买?  相似文献   

5.
刘洋 《金融与市场》2014,(11):40-43
本文通过介绍天津市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理财产品对银行存款的替代效应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市场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理财产品对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奇 《时代金融》2012,(28):29-30
<正>近日,16家上市银行次第公布了2012年半年报。与此前部分市场人士的悲观预测不同,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并未随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淡出而变得波澜不惊,相反,各家上市银行加大理财产品的发行力度,并在产品设计、销售和服务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使银行理财产品竞争呈现白热化趋势。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降综观目前的银行理财市场,收益率超5%的产品都已经很难找到。虽  相似文献   

7.
对大多数人来说,把手中外币交给银行打理是个不错的选择。近几年,各银行纷纷推出多种名目的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有固定的,也有在一定范围区间浮动的。无论采取那种方式,理财合同书上所标明的收益率普遍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或至少相等。于是手持外币的个人在不做其他外币投资的情况下,选择了购买收益相对可观的外币理财产品,这为银行外币理财产品销售提供了市场,为此,银行也不失时机地大量推出其产品。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8.
《大众理财顾问》2014,(4):18-19
正近期,"宝"类产品的收益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逐渐回落到正常水平,相比之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保持高位运行。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各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水涨船高。谈到理财产品,经常听到的问题是"最近有哪些好产品?收益率高的是哪几款?"投资者总是将目光锁定在收益率的高低,却忽略了银行从中收取的各项手续  相似文献   

9.
张平 《理财》2011,(6):61
随着近年来金价持续上涨,不少投资者除了投资实物黄金和纸黄金外,还将银行推出的黄金题材理财产品看成"香饽饽"。实际上,投资黄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却远不及金价的涨幅,去年大部分银行挂钩黄金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平均不足6%,有的还赶不上银行存款的收益率。2009年年初,刘女士以每克约220元的价格购进了1公斤投资型金条,而到去年10月中旬,黄金价格已经涨到每克293元。1年多下来,收益率接近30%。张女士于2009年7月底投资某银行黄金  相似文献   

10.
白利倩 《理财》2014,(11):79-80
进入2014年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不高,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维持在5%左右。与之前火爆的局面相比,今年,尤其是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显得有些“低调”。然而与此同时,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却有好的表现,尤其是挂钩指数产品。  相似文献   

11.
最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并没有上升,而是出现了微幅下滑。特别是国有大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大多只有4%,只有部分中小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维持在5%一6%。 今年以来,尽管银行理财市场并未给我们带来太多惊喜,但随着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呈现出了不少新变化: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延长、预期收益率走低、银行热推净值型理财产品等。眼下正值年底,专家建议,救资者可趁机配置中长期理财产品,提前锁定未来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以往年的经验,银行间的揽储大战势必拉高市场利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近期,众多理财产品已表现出这种征兆。每年的6月份都被称为“钱荒季”,也被认为是一年中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最好时机。去年6月出现的让金融界无比震撼的“钱荒”,我们还记忆犹新。如今又跨入了6月份,银行的揽储大战又打响了,“钱荒”是不是又来了?我们是不是要进点银行理财产品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吸收存款能力和发行理财产品的关系及其经济后果。本文发现商业银行吸收存款能力越弱,通过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越多,理财产品收益率越高。具体来说,非四大国有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越多,理财产品收益率越高;银行的网点数量越少,通过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越多,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越高;银行所在地区贷存比越高,通过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越多,理财产品收益率越高;银行所在地区的金融机构密度越大,通过理财募集资金越多,理财产品收益率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非保本理财产品加大了银行经营业绩波动,从而增大了银行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化经营背景下,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具有协同效应和替代效应,进而影响母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本文运用2004-2018年229家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银行成立基金公司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成立基金公司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为正,替换变量、剔除特殊年份或银行后,结果依然稳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克服样本选择性偏差,并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非保本理财产品比例提升是基金公司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重要途径。未来发展基金公司和理财子公司将成为银行综合化经营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对如何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时代金融》2013,(4):34
<正>岁末年初,市场求"钱"若渴,闲余资金迎来一波"年末行情",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亦将水涨船高。在理财产品逐渐成为财富管理的一种最基本配置产品的同时,招商银行理财专家也提醒广大投资者,购买产品前需注意三件事:第一,明确产品是银行发行还是银行代销;第二,在比较高收益率的同时,需注意"高风险"的存在;第三,首次购买理财产品需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的属性,除预期年化收益率,还需比较产品的风险等级、理财投向、理财期限等。  相似文献   

16.
张平 《理财》2012,(12)
今年六七月间央行两次非对称降息,加快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银行业的存贷利差空间逐步收窄已是大势所趋。但随着银行业理财产品市场利率竞争加剧,使得银行在“保市场”与“增利润”间陷入两难境地。一般而言,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越高,越意味着银行不得不采取更为激进的投资策略,进而导致投资者风险加剧。  相似文献   

17.
刘畅 《理财》2012,(4):56
年后,银行理财产品开始"转向"。与去年短期理财产品大行其道有所不同,现在中长期理财产品开始增多。这一方面是受去年年底银监会叫停短期理财产品的影响,另一方面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今年降息的概率有所增加,所以投资者普遍青睐收益率较高的中长期理财产品。中长期产品"放量"发行对于资金在未来半年或一年以上都没有明确投资方向的客户,理财师建议考虑中长期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18.
“冲时点”银行理财产品隐退江湖了,随着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季末冲高的现象的弱化,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也越来越少,银行为保存款,从而拉长了理财产品的期限,开始主推收益高的中长期理财产品,致使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收益率普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李苑 《金融博览》2013,(10):54-55
今年6月,银行间同业市场出现的"钱荒"现象,进一步引发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飙涨,也使银行理财产品一时间成为最热门的投资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在这场钱荒中扮演了极其复杂的角色,而上市公司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追捧进一步放大了这个问题。上市公司投放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有两个来源:自有闲置资金和募集  相似文献   

20.
魏一杉 《理财》2012,(7):90-91
自2004年光大银行发行第一只理财产品以来,各家银行理财业务的飞速发展可谓是百花齐放,面对着上百款理财产品以及各家银行客户经理的热情推介,投资者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许多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以其收益率为准,然而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呈正相关关系,没有绝对意义上无风险的理财产品,那么,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都将面临哪些风险呢?这想必也是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特别想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