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荍”     
说“荍”陈有清(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所)《诗·陈风·东门之》有“视尔如,贻我握椒”。“”是何物?因其涉及到我国种植荞麦的历史,实有弄清楚的必要。《尔雅·释草》曰:“,蚍。”《毛传》亦日:“,芘也。”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芘.一名荆葵。”据此...  相似文献   

2.
中国食用菌栽培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古代文献可以看到,食用菌的栽培早已引入园艺栽培的范畴,但古人同时又认识到:菌类不同于一般的栽培作物,而是一个独立的生物类群。《礼记·内则》庾蔚注:“无华而生者曰芝栭”;宋代苏颂《图经本草》说:茯苓“附根而生,无枝叶而实”。同代罗愿《尔雅翼》也说:“芝、瑞草,一岁三华,无根而生”,都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生物类群,说明菌类是一种没有根、茎、叶之分、一年可多次形成子实体的隐花植物。这种分类方法无疑是合乎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新年说福     
新春佳节,人们总喜欢在门上贴个大“福”字,以祈愿新的一年万事吉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有的人还把“福”字倒贴,取其谐音“福到了”之意,以表示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福”,什么叫福?《韩非子》一书说:“全寿富贵之谓福”。从福字的结构来看,福字由“示、一、口、田”四个字组成。示,古时指神祗,也指地神。田,通佃,又通畋,即耕种、打猎。“焚林而田,竭泽而鱼”。通过种田,打猎,祈求神灵赐予黎民苍生有衣穿,有饭吃。《尚书·洪范》把“福”归为五方面,称之“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这里所说…  相似文献   

4.
《诗经》章中关于“农人”和“众人”该作怎么解释?笔者对此有不同于一般的看法,现将拙见提请学术界指正。《诗经·小雅·甫田》中的“农人”和“农夫”,不是同一种身份。在《中国农学史》(初稿)上册中却将它们都释作为从事农业生产的直接劳动者。这似有其片面性。这篇诗中,共用了一个“农人”三个“农夫”,而且可以看出,“农人”是取报酬于领主的。即(“我取其陈,食我农人”。但“农夫”的劳动所得,没作明确交代。由此,笔者认为:“农人”同“农夫”的身份是有区别的。“农人”是领主使用的小官儿,也即是管理农事的小头目。所以取得领主给与的口粮,而“农夫”,则是如《豳风·七月》中说的“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的一般种田人。如果是同一种人,那为什么在一篇诗中,用两种不同的称谓呢?这里分明有贵称、贱称的区别。我们说“农人”和“农夫”的身份不同。但又认为他们的等级是相近的,按《甫田·毛傅》:“尊者食新,农夫食陈”。  相似文献   

5.
重塑会计诚信强化职业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与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公元前五世纪到二世纪的中国,在《道德经》、《论语》、《庄子》、《孟子》等具有丰富伦理思想的著作中就出现了关于诚信和道德的说法。如朱熹曰:“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礼记·礼运篇》则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之说。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对诚信更有其独到的见解:“人无信不立,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我国传统的会计职业道德也与诚信紧密联系在一起。《说文解字》云:“计,会也,算也,从言,从中。”又解释:“直言曰言”,就是要求真实无隐之意,这表明,古代“会计”一词的本义就有不弄虚作假的道德要求。而现代更有潘序伦先生的立信会计精神:“立信,乃会计之本。”“会计师之职业,一曰公正,二曰诚信,三曰廉洁,四曰勤奋。”由此可见,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优秀道德文化,也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6.
《周礼·天官·冢宰》曰:“以九职任万民:一日三农,生九谷;二日园圃,毓草木;三日虞衡,作山泽之材;……。”可见那时已有大田种粮食作物,园圃种其他作物之分。《场人》职文曰:“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藏、珍异之物,……”。明确指出场圃是种经济作物的。《管子》谓:“唐园之利,有利十倍。”如非经济作物及特种栽培,则不可能“有利十倍”。所以早在战国时期,庭院经营或说庭园经营已从大田中分化出来了。《庄子·让王第二十八》载:“孔子问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道者,足以自乐。’”当时一亩只相当于现在的三分,“郭内之田十亩”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农业立国,年岁的丰歉对社会经济及政治、军事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国家政权对灾荒的预防、救治一向十分重视,称之为“荒政”。《周礼·地官·大司徒》里写道:“以荒政十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周礼》只是纸上写的制度,现实政治制度并未依此而行,反不如《礼记·王制》的内容更诚恳而切实:“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即以现在的观念论,我们十几亿人口的…  相似文献   

8.
《会计研究》杂志1991年第6期刊登的朱永明同志关于《论几个会计基本概念的定义》一文,在论及折旧、折旧费、折旧额和折旧基金时认为:折旧是会计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目前一般流行的解释是:“固定资产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上去的那部分价值,叫固定资产的折旧。”我认为这个解释欠妥。首先,它混淆了“折旧”本身的词性。折旧在英语里是depreciation,它的首要含义是跌价、贬值,是一个名词,表明一种行为。固定资产的折旧,只能说明固定资产的价值降低了,它表示的是一个过程,是指固定资金的运动方式是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逐渐地一部分一部分地减少。它不是一个数量词,不能表示为“那部分价值”,因为“那  相似文献   

9.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不正是这位古代圣贤“道”和“德”的最集中体现么!单从养生角度来看,老子的“三宝”为修身养性的箴言。“慈”为修身之本老子把“慈”作为“三宝”之首,体现了老子珍重生命爱惜生命的一贯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会计》2006,(1):F0003-F0003
最早的“春节”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相传原始社会就有“祭腊”之说,夏朝建立后,此俗便流传下来了。《尔雅》一书对春节有如下说:“夏曰岁,商曰祭祀,周曰年。”  相似文献   

11.
“象田”、“鸟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籍所载“象耕鸟耘”、“象田”、“鸟田”均属神话传说或道听途说,没有科学根据。只有“鸟田”一说有事实依据,它既非“鸟兽践踏觅食之后为人所直接用于种植的农田”,亦非“雒田”、“架田”,“葑田”、“潮田”、“井田”。而是类似于现今侗族捕鸟的“鸟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史》1985年第3期载马宗申先生关于《齐民要术》农谚解释一文,其中有对拙作《要术校释》提出意见,很感谢。由于各人着眼和理解不同,以浅见所及,马先生之说,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种瓜》篇的“种瓜黄台头”,这必须与上文“堆旁向阳中”联系起来解释,石声汉先生释为“在向阳的一面种瓜”,很对;我同此解释,並引《唐书》“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以佐证之.按“头”,在这里为后缀词,如“下头”、“后头”、“大石头”、“小木头”等等之类.“头”不能作实词解释,今仍有称一堆为“堆头”者,故“黄台头”就是黄  相似文献   

13.
“草菅人命”是一则古老的成语,典出于《汉书·贾谊传》。原文为:“(胡亥)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现代汉语词典》对此的解释是:“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如此,则草菅乃野草。但这是什么野草?今本《辞源》云;“草菅,草茅”;又在“菅”字条下曰:“草名。又称菅茅,苞子草。茎可作绳织履,茎叶之细者可以覆盖屋顶”。关于“菅”,旧本《辞源》说得较具体:“多年生草。一名菅茅。叶细长而尖,有平行脉如白茅。秋开青白花,壳有长芒,实尖而黑,长分许,常黏人衣,根短硬如细竹,可为刷帚”。这段叙述的  相似文献   

14.
“爰田(辕田)”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先秦史学界争论多年的“爰田”问题从新的角度进行了研究。首先评析了以前各家解释,指出其难以成立之处。然后以近年发现的有关秦田制资料为突破口,把“制辕田”与“开阡陌”联系起来考虑,得出“作爰田”是一场以推广铁犁牛耕为核心的农业技术革命的结论。它首先发生于土质松软的秦、晋黄土高原地区,并先后导致了晋、泰两国的强盛。  相似文献   

15.
最早的面条     
面条是我国古老的传统食品,在古代不叫面条而称“汤饼”,“不托”“托”等。清代《癸已存稿》记载:“面条子曰切面、曰索面、曰拉面、亦曰面汤,亦曰汤饼,亦曰索饼,亦曰水引面”。“汤饼”二字,最早出现在东汉刘熙专著《释名》一书中:“饼,并也,馊面使乞并也……蒸饼、汤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面条的历史渊源完全可追溯到汉代。原始的面条即汤饼,其制作方法是用一只手托面,另一只手撕面,在锅边按扁,放进水中,所以又叫“托”,现在湖北有的乡村在农忙季仍习惯此法,但不叫面条而称“清汤疙瘩”。后来发明了擀面杖,不再用手托,所以又叫不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中国农史》1991年第2期发表的《“象田”、“鸟田”考》一文针对笔者《象耕鸟耘探论》一文(载《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年第1期)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做了回答,进一步阐述了笔者的观点,认为象田、鸟田是存在的,鸟兽觅食践踏过的土地可以并且已曾用来直接种植庄稼,这种方式的普遍性足以称其为一种原始农业形态。鸟田不是鸟堂,而雒田则是鸟田。  相似文献   

17.
从园艺学角度分析我国古籍中的“柚”,主要有以叶静渊、辛树帜、贫善文等为代表的三种观点。本文在探讨了《禹贡》至《尔雅》期间长江宜昌以下沿线地区产抽(Ci-trus grandis Osbeck)的可能性后,对“柚”的始见文献、先秦文献中“柚”的特点、《诗·秦风·终南》和《尔雅·释木》中有无抽(C.grandis)的问题、橘柚连称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主张先秦文献中有抽(C.grandis)的记载。对汉及汉以后的有关重要文献中柚(C.grandis)的名实也分别进行了考定分析。结合我国有柚种发现的事实和历史考证,可以确定我国是柚的原产地。是历史气候变迁,使柚的分布北限逐渐南移。  相似文献   

18.
关于《越绝书》中最早记载的“鸟田”,历来众说纷纭,充满神话色彩,这些本于用鸟耘田或鸟类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认识展开的论证皆有体于《越绝书》的原意。根据古文献中出现的“鸟”、“岛”混用不分的现象以及古会稽地区的地理环境,“鸟田”当为“岛田”,即会稽山下海水包围中陆地之田。大越海滨之民,独以岛田,表明他们是中国海涂资源的第一批开发者,这也是大禹的一大功绩。  相似文献   

19.
年·岁·载     
自古至今,我国分别采用过“岁”、“祀”、“年”、“载”来纪年,古籍《尔雅》上说:“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唐虞日载。”现在除了不用“祀”纪年外,“年”、“岁”、“载”一直还是有用的。如“千载难逢”、“一年半载”中的“载”就是“年”的意思。“岁月”、“辞旧岁”中的“岁”也是“年”的意思。年,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史书上常有“有年”或“大有年”的记载,“有年”就是收成好,“大有年”就是“大丰收”。《毂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至今,也还把农业上的收成称作“年成”、“年景”、“半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栽培山楂的历史悠久,据古书《尔雅》、《本草纲目》、《群芳谱》记载,中国栽培山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优质山楂的栽培品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辽河、黄河流域。辽宁省栽培的优良品种有二十余个,其中“辽红”、“西丰红”是我省有代表性的优良品种。一九八七年在全国山楂品种鉴评会上,“辽红”名列第一。近代科学研究发现山楂含有丰富的多种营养成分。抗坏血酸(Vc)每百克含70毫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