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丕霞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4):227-228
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能力增强所需。但从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看,高校社会实践实效性普遍较低。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与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态度、参加目的、组织管理、评价考核等方面,具有相关性。针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增强大学生社会实效性的建议思考,以期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提高,真正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实践育人,进一步拓展育人载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发挥三下乡实践育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对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通过一系列载体,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笔者首先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入手,通过不同的功能划分,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深入挖掘当前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继而探讨应然视角中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服务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在主动参加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学习和发展,美国的服务学习实践证明,服务学习具有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改善学习成绩、明确职业取向等教育价值,对我国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尤其是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结合近年的经验和体会,在应用型人才视野下,认真研究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状况,总结活动开展的经验,拓展活动开展的渠道,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应用型人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对当前思政教育来说还是一大难题。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实际,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明确思政教育实效性评价目标,使得思政教育实效性用指标定量测评,加以以人为本思想,增强与时俱进观念,从而构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有道,最终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文化水平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对帮助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提高综合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骨干,是党的新生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从当前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问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实施路径等三个方面出发,力求探讨出一个科学的、规范的、配套机制健全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达到大学生党员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何颖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3):278-279
本文从教育教学的视角重点阐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深入探析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胜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实践已成为促进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全面了解目前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情况,研究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以及目前社会实践在爱心责任心培养上存在的现状。探讨了如何以社会实践为载体,通过完善社会实践模式和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功能,帮助大学生增强爱心责任心、扩展视野、提高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才道路上所起的作用,提出社会实践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深化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明确高校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必须掌握指导基本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保姆式”指导等不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社会实践活动对促进大学生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的主阵地。加强学校与地方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地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校教育及地方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客观地分析了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锤炼品行,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19.
20.
课堂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是高校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三条基本途径.社会实践不仅对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基本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着重考察大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素质、知识和能力;探讨了非专业社会实践的就业效应;提出了加强就业导向的非专业社会实践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