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的审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关注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可能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并考虑这些事项或情况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若财务报表已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编制,但根据判断认为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运用持续经营假设是不适当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否定意见。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往往把持续经营的严重不确定性简单地等同于审计范围受限而无法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最终出示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此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可能影响利益相关者根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  相似文献   

2.
侯洪涛  张琰 《财会月刊》2023,(2):110-114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否定意见非常罕见,业内外很多人士认为潜在的原因是注册会计师为了维护客户关系采取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但事实并非如此,否定意见罕见的真实原因包括以下三个:第一,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发现的有可能导致出具否定意见的重大错报在公布财务报表前已经被纠正了;第二,持续经营假设的判断非常困难,注册会计师在前期审计试错的基础上,后期选择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而不是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可能是一种更恰当的审计行为;第三,由于商业审计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难以通过正常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只能以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表明自己对财务报表的态度。此外,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处理差错问题的差异性导致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否定意见较为常见。对此,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加强公众交流以消除误解,同时通过立法使注册会计师更容易获得各类审计证据。  相似文献   

3.
罗锋 《财会通讯》2008,(8):104-108
本文对2006年我国1456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审计报告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存在的重大不确定性;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规避审计风险;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高质量审计报告的需求增加;完善资本市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的措施:充分考虑审计报告意见的类型,增加否定意见审计报告;提高审计报告的撰写水平;持续的关注审计风险:重视审计报告日后的重大期后事项.  相似文献   

4.
罗锋 《现代企业》2008,(6):52-52
注册会计师对中国1456家上市公司的2006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标准意见1307家,占所审计上市公司的89.77%;非标意见149家,占所审计上市公司的10.23%。在非标意见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85家,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5家,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29家。通过出具这些不同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向投资者表达了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鉴证意见,反映了注册会计师更为关注审计风险的职业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自我国出现首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来,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审计不确定性发表审计意见的总体情况与趋势,阐述了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发表的审计意见的合理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必须遵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及审计准则体系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审计准则体系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一般原则、审计业务约定书、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审计工作底稿、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与治理层的沟通、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计划审计工作、持续经营、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期后事项、管理层声明、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考虑内部审计工作、利用专家的工作、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比较数据、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验资、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银行间函证程序、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财务报表审阅、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业务质量控制等47项.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准确界定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侵权责任问题,阐述了以下观点:正确区分不实审计报告和不实财务报表,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应该将普通过失排除在审计侵权责任之外;不必区分注册会计师的故意和过失,而应按上市公司审计业务和非上市公司审计业务分别承担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认定侵权责任时,不能进行因果关系推定;审计准则不仅是法律程序,更是规范和约束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指南,是判断注册会计师过错与否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8.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是影响报表使用者合理决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为了保护合法权益的利益各方,注册会计师必须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以便评估企业会计报表持续经营能力假设的恰当性;通过对持续经营能力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提出注册会计师应当严格遵循审计规范、构建良好的审计人际关系、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内部控制审计等,完善持续经营能力的审计以提高审计报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一、“财务报表审计”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以下简称《第1101号审计准则》),规定了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予以鉴证,并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就其财务报表所存在的问题与可信程度发表审计意见,这便是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A会计师事务所在明知B会计师事务所已承接X公司年报审计业务的前提下,仍承接相同业务并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且两份报告后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差异。本文以X公司针对不同使用目的出具不同财务报表并购买审计意见为例,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质量检查工作入手,发现并梳理案例在审计报告及底稿等方面的重要疑点,并针对疑点进行分析研判,结合案例问题提出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建立审计报告查重机制、建立财务数据单一来源机制等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审计类型     
审计通常被划分为三大类型:财务报表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经营审计。 1.财务报表审计。财务报表审计一般涉及资产负债表以及相关的利润表、留存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其目的是确定这些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原则。财务报表审计通常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管理当局、投资者、银行、债权人、财务分析师和政府机构。 2.合规性审计。合规性审计的实施有赖于  相似文献   

12.
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概论1、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特殊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指其对企业管理当局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作出的审计结论负责。我们知道,注册会计师财务审计的对象是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代理人(会计人员)编制的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最终出具的审计报告虽然不直接产生会计信息,但是它增加了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信赖性——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而言,他们购买一个公司的股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相信公司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3.
审计报告之所以存在风险,实际上就是注册会计师未能充分重视重要性审计。所谓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报表中错报、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事项重要性错误未予披露,则往往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笔者认为,发生审计报告的风险源于3个方面: (一):欺诈性舞弊。这是注册会计师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而出具了审计报告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出现这种风险的情况,往往由于注册会计师为了与委托单位达成某种默契,明知企业的会计信息虚假或会计报表有重大错报、漏报,却在审计报告中对重要性错误不  相似文献   

14.
第一,保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在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下,保险公司是注册会计师的雇主,决定着注册会计师的聘用和报酬,注册会计师必然尽力满足保险公司的要求,编制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的经济利益更依赖于保险公司,而不  相似文献   

15.
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独立审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独立审计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应合理判断审计过程中诸事项的实质而非形式,应以该事项是否影响注册会计师出具真实、合法的审计报告为判别标准。在我国独立审计中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身份的认定、重要性水平的判断、运用合适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签署审计报告的日期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6.
虚假的会计信息坑害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虽说是被审计对象造成的恶果,但如果没有注册会计师为企业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坑害只是“可能”,而不会变成现实。因此,正确认定是会计责任缺失还是审计失败既是判断审计执业质量优劣的根据,也是明确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失败是否负有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而唯一能体现审计报告真实性、合法性的标志就是在出具报告时选择正确的审计意见的类型。审计报告的意见有: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四种,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报告意见类型时,应主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一、关于调整事项 在审计过程中,凡注册会计师认为必须调整的事项,说明该事项是具有  相似文献   

18.
违法买卖股票及其责任 证券法第 39条规定,为股票发行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在该股票承销期内和期满后 6个月内,不得购买该种股票;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起至审计报告公开后 5日内,不得买卖该股票。这一条规定明确限定,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特定的期间不得购买或买卖客户的股票。注册会计师在从股票发行或上市公司审计业务时,如果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利用自己掌握的会计信息进行炒作,不仅违背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也违背了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更为严重的是,注册会计师由此而成为客户的股…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阅读上市公司的年度审计报告时,常常仅翻阅净利润和利润分配情况,往往忽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的意见,一旦注册会计师的意见有所保留,便影响到人们对该公司资产,财务状况的正确判断,本文主要以年度审计报告为例,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易琮 《中国审计》2002,(4):73-74
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审计的总目标是对其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其会计处理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即提供注册会计师服务的最终产品——各种审计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对国内股票市场的绝大多数研究表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对投资者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关性,而且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强。这说明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报告越来越具有决策相关性,即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