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制度缺失再一次让A股爆丑,这一次让焦点集中在了一直难产的退市制度上。先天不足的A股似乎从来就不缺"抖包袱"。最近随着市场大跌,一批另类的上市公司渐次浮出水面,被人戏称为"僵尸公司"。这些"僵尸公司"的一大共性都是"壳",一如"换帽僵尸壳",像ST宝利来自1992年上市至今,一直在"戴帽"和"脱帽"间轮换着;二如不融资不分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证券市场中的退市问题饱受诟病,我国A股市场已经连续四年没有因持续亏损而退市的公司,众多ST股连续停牌四五年却迟迟不退市。与之相对应的是,IPO上市环节却异常火热,很多绩差股的公司通过造假上市、粉饰报表等恶劣手段进入到A股市场进行交易,这类股票股价的大起大落现象屡见不鲜,对于不知情的投资者而言,这是极大的不公平。现有主板市  相似文献   

3.
事件     
《英才》2007,(3):16-16
永乐“下架”,惠普 纳斯达克退市,首都机场将回归A股,联想赞助F1  相似文献   

4.
我国A股市场历来重上市轻退市。几十年来退市公司中强制退市的占绝大多数,而主动退市的公司却寥寥无几。为探寻这一现象的深层次成因,本文以德阳二重集团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退市前的经营状况和制度背景的剖析,以及其后期战略计划的实施及重新成功上市全程的分析发现,持续经营亏损和陷入财务困境往往是诸多上市公司走向退市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果企业仍希望能重新上市,且该亏损与困境只有通过长期的战略性调整方能转变,那么战略性主动退市不仅可以掌握未来重新上市的主动权,还可以在兼顾多方利益的同时实现战略性转型。  相似文献   

5.
沪股通的开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步,对提升A股合理估值、引进境外资金、完善交易退市和发行制度以及优化投资者结构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从而倒逼A股市场改革。  相似文献   

6.
纵观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可以发现目前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逐步完善的。风险警示板块的设立以及对公司净资本的要求等等都属于相关制度有效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引述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退市制度,从而为我国退市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旭  王军法 《财会月刊》2014,(2):102-104
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曾经发生过重大财务舞弊事件、严重资不抵债、主营业务一度崩溃的企业,但十几年来却一直未曾退市,这说明我国退市制度效率极低。退市标准宽松是我国退市制度低效的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监管部门的妥协。基于此,本文对我国2012年推行的新退市制度提出了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8.
退市制度的完善是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构建上市公司治理良好生态、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的重要环节.与注册制相配套而发布的新退市制度,为公司提供了与"入口多元"相匹配的"出口畅通"机制.与原退市制度相比,这种"出口畅通"机制在倒逼资本市场存量优化、为退市提供简洁通道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触发退市标准上市公司的退市时间.上市公司应熟悉退市新规,用底线思维对待退市风险,用质量和效益为公司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自证监会宣布对某某公司启动强制退市程序以来,该公司就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公司从撒下第一个谎成功骗取上市开始,就一直不断地撒谎、圆谎,如今谎言被拆穿,公司成为创业板退市第一股,结局让人唏嘘不已.本文对某某公司IPO造假事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造假事中暴露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价值观的形成、相关机构的监管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审计需求的信号传递理论出发,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退出机制不完善、保壳动机强烈的特殊背景,以A股市场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公司价值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能显著影响投资者对壳公司的价值评判,加速壳公司价值贬值,而且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时间越长,加速壳公司贬值的效果越明显,壳公司的退市风险越大;外部市场环境越好的地区,反而越不利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壳公司贬值效应的发挥;制度不完善导致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也难以发挥相应的监督作用,反而造成壳公司溢价.  相似文献   

11.
科创板构建了重大违法违规强制退市、交易类强制退市、财务类强制退市、规范类强制退市四大体系。相较于我国证券市场的主板、创业板及中小板的退市制度有了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但从实际需要出发,相较于国外成熟市场而言,还存在着诸多的设计缺陷。基于此,论文对我国科创板强制退市制度设计的突破与缺陷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ST公司暂停上市有关的制度背景,对2005年暂停上市公司2002-2004年报的审计意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T公司被暂停上市前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警示了上市公司存在暂停上市乃至退市的风险,能够向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主体传递一定信息。  相似文献   

13.
郭智  杨春鹏 《价值工程》2004,23(9):82-84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总体思路和成熟市场是一致的。我国证券市场具有特殊性,发展时间较短,所以我国退市机制具有特殊性和不完善性。退市机制在运行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要借鉴成熟证券市场的退市制度,但不能盲目超前。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IPO抑价与总差价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一个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新股抑价与总差价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影响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指出各主要因素对新股发行抑价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构建模型,揭示了询价制下影响我国IPO初始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发行时机、流通股比例、净资产收益率和中签率,而行业和发行后每股收益对抑价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指出股票供给严重不足和投资者不成熟是造成询价制下IPO高抑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颖峥  苏宁 《价值工程》2006,25(7):144-147
目前,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企业兼并与收购呈现证券化的趋势。“买壳上市”是上市企业并购活动中的一朵奇葩。所谓“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企业通过并购控股上市企业的股份来取得上市地位,然后用反向收购方式注入自己的相关业务和资产,从而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本文就对“买壳上市”的动因、目标“壳”企业的选择、“买壳上市”的实现模式及“买壳上市”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iterature on delisting, drawing on USA and international evidence. Given the great heterogeneity in delisting operations, we first consider the standard existing typology based on the initiator of the delisting (the stock market authorities, or the firm itself). Second, while managers often cite high compliance costs (especially due to Sarbanes–Oxley Act implementation) as the official reason for the voluntary delisting of their firm, we highlight that firms face different trade-offs in their delisting decision. We also examine the reasons for involuntary delisting, especially the delisting dilemma faced by stock market authorities when the firm violates the listing requirements. Next, we review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delisting in terms of value creation or value destruction for shareholders. Finally, noting gaps in the literature and other contrasting results, we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区域金融密度的视角研究地理位置对上市公司IPO抑价的影响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息不对称假说,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的金融密度越高,上市公司IPO抑价越低。选取2006—2016年我国A股市场820家 IPO企业作为样本,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经实证分析发现地理位置与上市公司IPO抑价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高金融密度地区上市企业 IPO 抑价率要显著低于低金融密度地区上市企业的IPO抑价率。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analyzes empirical evidence related to changes in market value and liquidity characteristics of stocks, which are delisted from the National Market System (NMS) due to an elevation of NMS listing standards. Our results are thus relatively independent of the financial conditions of the firms prior to delisting. We document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bid-ask spreads and decrease in trading volume after delisting. A significant negative stock price reaction around the delisting announcement period is also observed. Both sets of findings suggest that delisting from NMS increases a firm’s cost of capital by adversely affecting the liquidity of its stock. (JEL: G14)  相似文献   

20.
李德焱  刘筠 《价值工程》2013,(31):180-182
自创业板设立以来,创业板市场定价效率未能充分体现,创业板上市企业IPO抑价率较高,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IPO抑价率高于非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风险资本的持股比例、介入时间及持股机构数量都和IPO抑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