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些消费者认为买商品时“要买就买个好的”,但实际上所谓“好的”商品寿命太短了,这些方面的消费做到最好或一步到位是极其不现实的,当你还没有把新买的宝贝的功能弄明白,又有更新更好的型号上市了,电器、汽车类是最好的例子,随着国人逐渐步入富裕时代,这类商品会越来越多,那些价格不菲、看上去很“气派”的商品说不定都准备好了随时“价格跳水”。算算彩电冰箱到针头线脑的价格变化,就知道这个降价范围是多么的宽了。  相似文献   

2.
各种电脑配件都在降价的今天,你不想给自己的电脑升级吗?根据以往的经验,电脑各硬件升级中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增加内存,本期“采购指导”我们就和大家谈谈内存。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1999,(12):41-42
<正> 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的“国民消费教育研讨会”,不久前在广州举行。包括于光远、尹世杰在内的一批专家、学者,就国民消费教育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专家们认为,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对消费者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何为消费者教育? 尽管自198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以来,积极推进消费者教育工作,一些成立较早的地方消费者组织也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一些地方消协还在中小学开展消费者教育试点工作,但消费者教育仍然是一项崭新的工作,之所以没有充分开展,还在  相似文献   

4.
傅家荣 《消费经济》2006,22(1):20-21
《消费经济》杂志是一个平台,对消费经济的各种问题都作过许多研究。我有一个感受,在进行消费经济研究的时候,对中国消费者的教育,是一个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我想在此就消费者教育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第一,消费者教育的理论框架。消费者教育的的概念。关于消费者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中消协”周晓虹博士曾在这方面写过不少文章。国外,美国、日本也有许多人有过不同的表述。今年,我到了美国加里弗尼亚洲立大学参加了一个“亚洲消费者和经济学”的会议,在这所大学里,就有“消费者与家庭系”,他们提供了很多资料给参会代表,其中就有…  相似文献   

5.
近来,本主持人收到的信件激增,每天都以两位数计,在编辑部出出进进,也颇觉面上有光(——实乃其他小编愤愤不平的“目光”,“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我们大家的功劳”)。其实,更令本主持人战战兢兢的是各位读者朋友信任的目光,很多读者朋友把自己在采购中遇到的问题与要求告诉我们,请求帮助;更有不少读者,连回信的信封邮票都准备好了。但是,我们编辑部人手紧缺,此外,很多读者朋友的问题很是相似,每封信都一一回复,重复劳劝不说,最主要是没有时间和精力。不过,大家别气馁,我们每期专题都会归纳总结读者朋友提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给你一个参考建议。只是,你得期期看我们的《PC SHOPPER》了。  相似文献   

6.
现在是公认的攒机最佳时间,攒机好还是买整机好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话题虽老,但这问题读者问得最多。其实,不论是攒机还是买整机,消费者比较的是价格、质量和服务,如何得到最优的性价比是他们的目的。本文从配件经销商、整机经销商、消费者和电脑发烧友四个角度为您客观分析。“当然是攒机好!”这几乎是你到中关村配套市场一问摊主就得到的回答,嘎蹦脆,决不拖泥带水,掷地有声。再问为什么,千篇一律的答案——花同样的钱,我们能保证其中的配置不是最好,也是很好,而大部分品牌机连较好都做不到。听说我要攒台7000元左右的电脑,他询问了用途之后,飞快地写下了以下配置,见表一。  相似文献   

7.
<正>消费者太不“忠诚”了——一打价格战,消费者立刻转移,只要有新的牌子、新的概念出现,消费者就产生尝试、转变的心理,进而影响对原品牌的信赖程度。因此,营销的手段越来越单一,营销的水平降低,市场的次序由此很乱。而另一边,消费者抱怨企业只做表面文章,购买前后两副“面孔”。难道这是消费者的错吗?究其原因,是企业没有感动消费者,消费者也没有被感动。  相似文献   

8.
《广告大观》2007,(9S):137-137
我们这些甲方,乙方有没有认真地考虑过“第三者”——消费者的感受与喜好?消费者对品牌有话语权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杨宇时 《广告大观》2010,(9):146-146
当我们说“消费者”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站在品牌与企业的角度看问题了。我们已经把“消费”设定为目的,希望利用种种手段,让消费者能够消费,同时让消费者成为品牌与企业的忠实客户。如果消费者没有能力消费,我们(marketer)就与银行金融机构达成协议,借钱给消费者来消费。这里的前提消费者仍然是理性的,能够在获取充足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消费决策。  相似文献   

10.
水果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品,但据了解,目前在水果市场上出售的许多水果是用催熟剂催熟的,因为经过催熟剂处理过的水果,一般外表都鲜艳亮丽,因此销路很好。而一些自然成熟的水果,没有经过加工一般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不太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1.
错买时代     
卢嵘 《信息与经营》2012,(6X):10-10
<正>进入红五月,常遇到这样焦虑的问题:"现在这个价位可以买房了吗?"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如同在问:现在这个价钱,可以吃猪肉了吗?难道在生活中,5块钱的猪肉你才吃,15块钱的猪肉你就准备等等再吃吗?这个问题不值得问的本质在于,买房是为了什么?现在人们买房,只有两个目的:要么住进让人感觉幸福的大屋子;要么投资抑或投机赚上一笔,至少抵御一下无所不在的通货膨胀。所以,现在你买或不买,取决于你住或不住。  相似文献   

12.
怜花 《电脑采购》2000,(37):13-13
随便在中关村逛逛,你就会发现电脑硬件市场真可谓“百花齐放”,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作为普通消费者的你该如何选择呢”“少花钱、多办事”是每一个消费者的愿望,本期我们向你推荐的几个攒机方案就是本着最佳性价比这一基本原则来制定的。  相似文献   

13.
“上帝”莫忘手中“剑”野风顾客是上帝几乎人人皆知。用上帝来比喻消费者,是讲消费者对经营者来说至高无上,其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经营者之所以把消费者尊为上帝,这与经营者利益息息相关,没有消费者的光顾,经营者赚谁的钱!得罪了上帝,不就断了经营者的财源吗?许多...  相似文献   

14.
郭彦 《中国市场》2008,(18):65-66
会计信息消费者是实施会计信息消费活动的主体。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都是会计信息消费者,但他们在对会计信息的消费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从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消费出发,分析了其现状,提出了促使中小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真正消费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知假买假是指消费者在明明知道即将购买的商品是假货的情况下,仍然购买、使用的行为。假冒伪劣商品不单纯是该商品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符合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及使用性能的国家质量标准、行业标准(即不合格产品),还包括该商品所内涵的知识产权(如商标权等)的使用没有获得合法所有权人的许可。 消费者购买商品一般来说都是出于合法的消费目的,也不太愿意购买假冒伪劣商品,但在日常生活中知假买假的人也不乏其人。就目前的情况看,知假买  相似文献   

16.
随着3·15脚步临近,“打假“话题老调重谈,再次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IT业界也是如此。CPU、内存条、显卡、声卡、硬盘、光驱等等,各种电脑配件的打假鉴别活动正在有声有色地展开。确切地讲,打假实际上打的是两方面的假货。其一是真正的假货,它或是由别的厂商或者是个人冒用原厂的商标、包装而生产的次品,或是由不法商人将原厂淘汰产品重新打磨伪装而成的“新品”,总之都是奸商在以次充好、鱼目混珠;另一种假货指的是“水货”,它其实也是原厂生产的产品,只不过是走私而来,属于非正规渠道产品。消费者对于前者是深恶痛绝的,往往诛之而后快,但对于后者的态度往往十分暧昧。有的消费者认为水货物美价廉,甚至以自己廉价买得一款水货,而暗自窃喜。我不想去评论其中的是与非,毕竟咱老百姓攒台机子不容易。但是别的配件估且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强烈谴责那些坑害消费者的不法商人的同时,你是否想过天下的奸商有多少呢,是不是每一个商人都是奸商呢?我们在打击奸商的时候,是否也要为那些正当的商人想想呢?毕竟销售商越多我们的选择余地就越大,价格也就越透明,当然对消费者也就越有利了!  相似文献   

18.
你是成熟的笔记本电脑消费者吗?经常看见各种媒体刊登一些计算机厂商由衰的感叹:“现在市场变得越来越成熟,这样对我们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这种局面的出现应该让人欢欣鼓舞,市场的成熟当然包括消费者的成熟,消费者的成熟必将促成厂商及产品的成熟,这意味着厂商想要以次充好,牟取暴利那无疑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然而消费者真的成熟了吗?中国电视消费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从盲目崇拜国外品牌终于走向选择价格性能比更高的国产名牌,联想电脑的崛起也说明了价格、品质、性能与服务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光有响亮的名头未必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那么中国笔记本电脑消费者是否也和电视或台式机消费者一样成熟呢?结论也许并不一  相似文献   

19.
以客户为导向是什么?是关注客户需求吗?那么客户需求又是什么?是客户告诉我们他们要什么吗?如果客户没有告诉我们,我们能知道吗?似乎这些问题都有明确的答案,但似乎又都没有标准的答案。总之,以客户为导向是大势所趋无可辩驳,企业要如何选择以客户为导向才是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茅于轼 《中国市场》2009,(11):38-39
<正>粮食安全是老百姓的第一安全。五十年前我们经历过一场空前的大灾难,饿死了几千万人。五十年后的今天大家又讨论粮食安全问题,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过拿粮票买粮的日子(事实上除了粮票也还要钞票),现在大家都拿钞票买粮。拿钞票买粮安全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