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农牧团场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培养团场职工独立经营的能力。农八师142团按照“固定、自主、分配、服务”的要求,在2002年农业生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办法中出台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承包政策和办法,滴灌首部系统的产权转让和创办家庭农场便是其中之一。10.4万亩滴灌面积承包落实到户,210个家庭农场应运而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滴灌首部为载体创办家庭农场,是以独立的产权主体购买一个“滴灌首部”并承包500亩才能为一个家庭农场,滴灌系统首部必…  相似文献   

2.
盐城垦区各级领导和政研部门,逐年来在完善、巩固和提高职工家庭农场的工作中,十分重视对“盈得起,赔不起”的研究和探讨,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正确地、合理地确定上交指标。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初期,有些农场对承包职工上交指标定得过高,有的亩上交达八十多元,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大幅度减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组织和经营体制的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海南省南滨农场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在巩固提高橡胶主业生产的同时,加速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种植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面积达3万多亩,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培植了农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场国内生产总值、职工收入逐年提高。2001年,农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858万元,职工年纯收入达11365元;2002年上半年,职工自营经济实现纯收入2616万元,劳均纯收入8705元。农场已有300多户职工实现了“四个一”,连续三年农场被总局评…  相似文献   

4.
目前,“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作为第一要务,已成为黑龙江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主题。“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根本目的是让垦区的职工由总体小康水平向全面小康水平提升,由温饱型小康向富裕型小康跃升,让职工生活更加殷实。因此,在实施第一要务的进程中,必须把提高职工收入作为重点,千方百计做好职工增收的文章。从农场职工收入渠道、收入环境、收入条件、收入潜力、收入技能的现状出发,亦应从建立垦区职工的增收体系入手,尽快搭建职工增收、创收的平台,盘活职工增收的环境要素,激活职工增收的内在因素。要让职工选准在增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农场种植业普遍推行了以家庭农场承包为主的生产经营责任制 ,国有农场为家庭农场垫支生产费用、生活费用 (简称“两费”) ,年终从其农产品收入中扣回。这一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改善了农业承包职工的生活 ,为农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动作用。另一方面 ,从国有东辛农场的实践看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这一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金压力增加。从近几年我场垫支情况来看 ,月平均占用资金达 6 0 0 0万元 ,高峰时达 80 0 0万元 ,每年占用期…  相似文献   

6.
1984年初我场试办职工家庭农场,我和妻子两人承包了120亩土地,当年生产粮食19,850斤,甜菜104,422斤,黑瓜籽7,400斤,以及其它农产品,产值达21,068元。上交企管费、劳保费、税金和利润共计2,693元。纯收入3,764元,劳均收入1,882元,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一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是改革国营  相似文献   

7.
兴办家庭农场是农垦企业为了解决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遵循农业生产适于家庭经营的特点、调动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的重要改革。目前,数以百万计的各类家庭农场已成为农垦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不仅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农垦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面临...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共青农场地处小兴安岭余脉,拥有耕地45万亩,总人口2万人,职工6300人。为了全面提高职工家庭农场的经营水平,增强种植业发展后劲,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种植业效益,共青农场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管理的新路子。2004年,该场全面实施了家庭农场等级考核办法。通过一年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家庭农场,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慈溪县农垦场位于浙江北部钱塘江沿岸,有耕地6,100亩,精养鱼塘810亩,果、林地450亩。是以种植棉花为主的农、牧、渔综合发展的国营农场。1985年全面兴办家庭农场以后,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国营农场经济的新路子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兴办家庭农场中也存在着一些新问题,主要是: 1.地力退化。家庭农场职工承包经营后,部分职工优先考虑的是本身利益,关心的是当年的收入,只注意向土地挖掘潜力,对如何向土地投资,提高土地肥力,考虑得  相似文献   

10.
“农高于工”是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为突破口的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这对于破除“务农贡献小,收入必然少”的传统观念,鼓励优秀劳力办家庭农场,优化农业职工队伍,增强家庭小农场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科学对待“农高于工”?在此新形势下应采取怎样的对策?认识并非一致。  相似文献   

11.
垦区兴办家庭农场后,农业职工以租金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两自“以后,家庭农场已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和市场竟争主体。生产队仅作为农场的派出机构,代表农场行使资产经营和为家庭农场眼务等职能。通过调查,笔者认为,生产队主要有生产指导、协调服务、社会管理三项基本职能。一、抓制度建设,规范家庭农场行为兴办家庭农场后,生产队作为基层生产组织对家庭农场既不能以包代管,又不能放任自流,要通过制定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家庭农场的行为,克眼放任自流的思想以达到加强宏观调控的功能。1.搞好生产技术指导。职工承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场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的培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十一个农牧企业对职工家庭农场普遍推行了“两费自理”和“租赁承包”责任制,向市场经济迈进了一大步。推行“两费自理”、“租赁承包”后,农产品产量、劳均收入、种植业创利等各项会计核算都有很大提高;但对农产品成本的核算产生了新问题。推行“两费自理”、“租赁承包”后,农业生产成本现行的核算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业生产成本核算的要求,必须对现行核算办法改进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也要随之改变,帐务处理内容相对减少,而管理内容增强。实行“两费自理…  相似文献   

13.
一、甘肃农垦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甘肃农垦现有农牧业生产单位23个,土地总面积704万亩,其中耕地68万亩,常年播种面积50余万亩。有职工家庭农场14631户,职工25843人,农业劳动力18571人。  相似文献   

14.
在世纪之交,有必要回顾黑龙江垦区经济体制改革走过的历程,认真反思经验教训,进一步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改革道路,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推动垦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本文仅就解决家庭农场“负亏机制”问题进行探讨。  一、建立家庭农场“负亏机制”的必要性 黑龙江垦区自 1984年全面兴办家庭农场以来,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业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也为垦区冲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但是,从垦区改革的实践看,家庭农场“负盈不负亏”的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家庭农场经…  相似文献   

15.
广西良丰农场地处桂林市郊,有职工1,086人,可耕地7,200亩,现有柑橙5,900亩。在兴办家庭农场的改革过程中,妥善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企业利润不转移、亏损不转嫁,保证“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家庭核算,定额上交,亏损自负,规定合理的利润分成(即超产分成)的办法,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宝山区结合本区资源特点、农村现状和农民意愿,通过农村土地流转,组建农业集体合作农场,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增加了农民实际收入,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该区共有集体合作农场44个,实现规模经营面积31295.5亩,农场职工月收入达千元以上,农业集体合作农场对农民收入的带动效应初步得到显现。  相似文献   

17.
一、江川家庭农场会计决算 黑龙江江川农场,1985年全面普及了职工家庭农场,遇到严重的旱、涝、风、雹灾害,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全场播种粮豆作物21.9万亩,成灾12.1万亩,绝产8.9万亩,占40.6%(雹灾绝产3.9万亩,水淹大豆绝产5万亩)。粮豆单产只有174.2斤。实行职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益,促进了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近两年来,江苏宿迁市围绕粮食、园艺、畜禽和水产等优势主导产业,着力推进家庭农场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4年底,全市经农业部门认定家庭农场已累计达4695个,居全省首位。家庭农场发展提升了农业经营规模,改善了农业经营效果。目前,全市从事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平均种植规模286.3亩,从事园艺种植家庭农场平均种植规模146.5亩,从事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平均经营水面102.3亩。一、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路径配套政策相继出台,营造家庭农场发展氛围。2013年,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19.
一、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后,上海市国营农场劳动力出现的新问题 1984年,上海市国营农场试办了37个职工家庭农场。1985年,全面兴办了职工家庭农场,据统计,有437个。参加总人数为3,160人,占国营农场农业职工总人数2.8万人的11.43%;承包的耕地占主要作物种植面积的81%。劳均承包面积63亩。  相似文献   

20.
一、农场职工收入情况分析 据统计,2005年黑龙江垦区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179元,比上年增加586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比上年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增长6.5%,增加100.8元;农业收入比上年增长6.8%,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种植业纯收入2565.3元,比上年增加162.8元;畜牧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7.1%,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畜牧业纯收入592.4元,比上年增加86,5元;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5.6%,增加168.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