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几年来,随着甲鱼市场疲软,甲鱼养殖热急骤降温。为稳定、健康发展甲鱼养殖,我市普遍推广鱼鳖混养技术。实践证明,鱼鳖混养充分利用了水体,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是发展甲鱼养殖的一种好模式,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鳖池条件 鱼鳖池最好是新开挖的,最好处于较僻静、水质清洁、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鱼鳖池的周围建1米高的围墙。  相似文献   

2.
<正>为探讨品质优、营养价值高的仿野生甲鱼养殖技术,笔者在2008年利用四口池塘进行了以鳖为主,搭配适量草鱼、鲢鱼、鳙鱼和鲫鱼的鱼鳖混养的池塘健康养殖试验,所产出的鳖体色、品质、口感均十分接近野生鳖,  相似文献   

3.
<正>洪湖市黄家口镇充分发挥水产重镇养殖优势,围绕"打造生态甲鱼品牌、做大鱼鳖混养模式"这一发展思路,动真格、举全镇之力建设生态水产特色镇。最近,笔者在黄家口镇百联水产养殖合作社鱼鳖混养基地,只见水泥路两旁香樟成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和克服温室养鳖品质差的缺陷,把鳖种放在池塘中进行鱼鳖同池混养,有如下好处: 一是可充分利用水体,提高鱼鳖产量,鱼鳖混养池的经济效益比传统养鱼高好几倍。 二是改善水中的溶氧条件,可使上层浮  相似文献   

5.
<正> 去年以来,随着水产品市场的疲软,甲鱼的价格也连连下降,最低的已降至每500克30元,然而标有“黑尖”牌的甲鱼价格却纹丝不动,依旧每500克卖130元。 作为渔业产业化养殖生产的“黑尖”甲鱼在养殖过程中与温室化养殖的甲鱼完全不同,走的是自然生态养殖甲鱼的路子,他们用楼板建起了11公里的防逃围墙,把全场6000多亩的养殖水面圈在一起,把孵化后的稚鳖投放到大水面中,开展鱼鳖混养,实行野繁、野生、野养的周期循环养殖捕捞,没有人为的  相似文献   

6.
<正> 浙江省德清县种养技术研究所在所长王根连的带领下,依靠科技进步,实行鳖稻轮作、鳖和牧草轮作、鱼鳖混养等新的养殖技术,使商品鳖成活率达95%以上。主要技术要点:每年5月中旬放养体重250克  相似文献   

7.
<正> 一、首先要了解鳖病发生的原因: 要搞好防病养殖,必须了解鳖发病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控制措施,使之少发病和不发病。主要有其栖息的水体环境及鳖本身的免疫力两方面。 1、生活环境 南方水体偏酸,故消毒时应采用生石灰,既可消毒也可调节pH值。外塘水体中的溶氧、氨氮,一般均达到甲鱼养殖的要求,但高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来,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肖桥村四组农民杨海波,利用池塘"鱼鳖混养"增产增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杨海波从2011年9月开始,将组里一块42亩的荒湖改造后,从事"鱼鳖混养"模式,由于技术不熟,经验不足,他自费到湖南汉寿、洪湖柏林村,向当地从事养鳖多年的渔户求教养殖技术经验。因为"鱼鳖混养"二年才能受益,他一般投放大规格四大家鱼和鳖种(一般在  相似文献   

9.
<正>鱼鳖混养是充分利用池塘中鱼和鳖的生态位置不同而进行混合养殖的一种模式。这个模式越来越被养殖户所认同。它的好处有:(1)可充分利用水体,提高鱼鳖产量,鱼鳖混养池的经济效益比传统养  相似文献   

10.
正草鱼在山塘水库中精养技术成熟,但要实现高产高效,快速养成、轮捕大规格草鱼上市是其重要的技术环节。轮捕上市是一次性放足鱼种,搭配老口鱼种与冬片鱼种混养模式,轮捕优点是加快资金周转,减小密度,充分利用养殖水体,做到水产品均衡上市,避免鱼价格起伏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水库条件水库面积50-200亩,平均水深4m  相似文献   

11.
<正> 现在甲鱼市场低迷,养殖户效益直线下滑,但是这几年,人民大垸农场西湖分场九队的李正春养甲鱼却赚了大钱。 从1993年开始,李正春便在屋后的4亩精养鱼池实行鱼鳖混养,每年的纯收入都超过三万元。七年来,他共收入二十多万元。 刚开始,李正春只是把自己捉的野生甲鱼放到鱼池囤养,后来他看到市场兴起养甲鱼热,他就也打起了养殖甲鱼的主意。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他便根据分场水产技术人员建议搞起了鱼鳖混养,即在普通精鱼池混养甲鱼,用这种养  相似文献   

12.
<正> 杭州甲鱼人工养殖已走过10多个春秋,过去甲鱼苗种制约养鳖业的发展,现在由于甲鱼苗种价格下跌促进了养鳖业的发展。当前许多养殖场正在分析预测1999年甲鱼养殖形势。杭州市养鳖协会秘书处根据国内养鳖生产发展,对甲鱼蛋、稚鳖、商品鳖价格作如下分析,供养殖单位参考。 一、甲鱼蛋、稚鳖价格有上涨的可能。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甲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鳖苗种供求将起变化;二是国家宏观打击非法走私入境甲鱼苗种的力度加大,苗种数量减  相似文献   

13.
正池塘养殖是江西山区养殖的主要渔业生产方式,其显著的特色是多品种混合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域生态空间和水域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获得显著的养殖生态和经济效益。由于在自然养殖的条件下,鳖要养殖2-3年才能达到商品鳖规格,而普通鱼类养殖1一2年就可以出售,因此,可以实施鱼鳖混养,提高产出,缩短资金的周转期。鱼鳖混养是充分利用池塘中鱼和鳖的生态位置不同而进行混合养殖,越来越被养  相似文献   

14.
<正>南美白对虾是我市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苗种种质退化及跨区流通等原因,在传统、单一模式的对虾养殖生产中,病害情况日趋严重,有些地方的虾病发病率甚至超过80%。而虾鳖混养作为一种节本高效的新型养殖模式,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池塘水体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一、池塘虾鳖生态混养的原理和优点1.南美白对虾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而中华鳖主要生活在池塘底层。虾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厂化增温养鳖的迅速发展和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使之甲鱼产量的迅速增长,温室鳖价格跌入到低谷,随之而来的养鳖效益大幅度下降:为此积极推广池塘仿生态鳖养殖技术模式也是保障今后甲鱼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符合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的要求;养殖周期虽然较长,但价格坚挺,商品价值高,食味如野生,保持了甲鱼其应有的养味和纯净的口感.市场十分畅销.供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由于市场上甲鱼价格较低,许多甲鱼养殖户经受不住连续亏损的的打击,纷纷停产或改行。而湖北应城市汤池镇甲鱼养殖大户陈毛志逢俏不赶、逢滞不丢、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充分利用汤池镇特有的地热资源,不断降低养鳖成本,提高养殖科技含量,走出了一条从混养——专养——温室养——工厂化温养的控温养鳖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我国甲鱼市场的发展概况 我国养殖的甲鱼主要品种为中华鳖,是我国独特的优良鳖种。长期以来,中华鳖的驯养和人工孵化技术不过关,鳖价始终居高不下,价格最高达到每公斤千元以上,一度成为  相似文献   

18.
正混养是水产养殖一个专用术语。该概念最早出自范蠡的《陶朱公养鱼经》,这就是鱼鳖混养,即主养鲤鱼混养一定数量的中华鳖,由此发展成为鱼虾鳖混养,甚至进一步变化为生态综合种养。该技术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生物分类学、生理学和生态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中之一就是运用到海水和河口地区池塘养殖中。例如在粤东地区兴起的以斑节对虾养殖为中心,配套混养青蟹、黄鳍鲷、鲻鱼、梭鱼等鱼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首先注重食品的安全性.一方面鳗鱼、甲鱼等水产品市场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另一方面,质量好的生态鳗、生态鳖又奇货可居,价格不菲,深受消费者欢迎。为此我们尝试在鱼塘里混养鳗鱼、甲鱼,模拟自然生态食性的方法,推广健康养殖技术,确保养殖甲鱼、鳗鱼的品质,从而获得高效。  相似文献   

20.
<正> 鱼鳖混养是高效益养殖的有效途径。要获得鱼鳖混养高产,在投饵技术上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抓住投饵重点。鳖是投饵的重点,其次是草鱼等。这样可通过鳖与草鱼的代谢废物所含的富氮养分,繁殖众多的浮游生物,大量供给鲢、鳙鱼食用,可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