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牌客户     
我住在一个老社区里。由于历史原因,小区住户家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居民只能去外面的公共厕所方便,这也给一些人带来了“商机”。社区周边有几个公厕,他们都暗自较量着以争取更多的“客户”。我这人在上厕所时喜欢抽烟,街坊老王开的那个厕所旁边就是一个小烟摊,我有时在烟摊买了烟顺便就去老王经营的那个厕所方便。  相似文献   

2.
一位老木匠要退休了,老板在感谢他服务多年的同时,问他是否愿意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开工了,老木匠每天都在忙碌,可他的心思已不在工作上,干活马马虎虎,甚至偷工减料。房子完工时,老板把钥匙递给他:“这就是你的房子,你跟了我这么多年,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  相似文献   

3.
关于完善OVCS信函分拣系统的几点建议济南市邮政局毛德华由邮电部第三研究所与比利时贝尔公司合作开发的OVCS信函分拣系统在我局投入运行以来,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普遍欢迎。许多干了一辈子分拣工作的“老分拣”、“老邮政”观看了机器分拣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  相似文献   

4.
你有对策我有政策张俊生前几天,同中学好友舒君聊侃。他说:“我在昆明市区寄信从不花钱。”“忘了收你小子的欠资罢了,得意啥!”我顺口道。可舒君却得意地一摆手说:“你们没本事收,怪谁!”我一时不得其解,为了看他有什么本事竟能免费享受邮政服务,便紧紧追问。最...  相似文献   

5.
一位刚入行的洗发水销售员,面对被其他销售员密集覆盖的市场,在三个月的试用期内颗粒无收。眼看试用期将至,他本着“横竖都是死”的心态,找缝插针,硬是插进一些老销售员多年来都一直无法撬开的市场和“针插不进”的领地,并出现了销售“井喷”,其业绩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6.
政策点睛     
《中国邮政》2009,(11):4-4
刘安东:“爱心邮路”是全行业学习的榜样 集团公司刘安东总经理在江苏南通如皋“爱心邮路”调研时,充分肯定了南通局将“爱心邮路”在全区推广,并已建成了604条新的“爱心邮路”的做法。刘安东在专程看望“爱心邮路”乡邮员代表时说,“爱心邮路”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典型,是邮政系统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代表,是全行业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有个老渔夫,每次出海打鱼都满载而归,同村的渔民纷纷向他求教。老渔夫将他们带到晾网场,然后低头修补他的渔网,做好之后他开口说:“网,是我成功的根本。”小灵通网络和渔网一样,一个优质而上规模的网络才能让小灵通在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福建省电信公司石狮分公司注重小灵通网络的优化工作,在网络建设、维护、管理上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实现全市行政村 100% 覆盖,使小灵通网络各项指标均处于优良水平,居全区乃至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8.
目前,笔采访了一位电信营销能手,询问他一月之内发展“小灵通”20多部、宽带10多户的秘诀。他笑着说:“谈不上什么秘诀吧,我觉得电信市场非常需要‘亲和力’;有了‘亲和力’,发展业务就容易多了。”我听了,觉得此话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中国移动川藏光缆正式贯通,这条长2500多公里的光缆,将西藏与内地紧密联系起来,结束了中国移动无自建出入西藏传输的历史,依托这条光缆,可为西藏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作出更多贡献。 6月11日,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总经理李华一行16人,前往川藏边界出席光缆贯通庆祝仪式,考察川藏南线光缆建设路由,交流高原网络建设经验,顺道看望已经在西藏公司任总经理近两年的老班子成员朱大荪同志,用7天时间走完了川藏公路南线,回到成都后,利用闲暇,他将此行见闻和感悟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绿色情缘     
【编辑手记】这是一位老人写给编辑部的信。它没有豪情壮语,没有华丽词藻,有的只是质朴感人的肺腑之言。老人的父亲是邮递员,一辈子送信,他对工作的热爱,对用户的热忱,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由此联想到分营后的邮政,要想重树形象,必须切实从点滴做起,转变观念,真诚奉献。编辑部同志:我今年72岁了,虽然从未在邮政工作过,可与邮政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我的父亲王树培是送了42年信的邮递员。旧社会邮递员是打绑腿的,我就是妈妈用绿色绑腿带把我背大的。我穿的是妈妈用邮局“号衣”改的衣服,小学上的是“南京邮工子弟小…  相似文献   

11.
李华是四川移动的总经理,足个优秀人物!在“我能”的信念支撑中,以他高瞻远瞩的思路,独到的见解,强烈的责任感,带领着四川移动从优秀走向卓越,赢得了业内外的无数赞誉。日前荣获的“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最高人才奖。得知这一好消息并观看了颁奖晚会,记者曾发短信对他表示了祝贺。在与李总正式和非正式的采访和沟通中,记者曾被他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独特的生活工作理念以及他的丰富的情感世界所吸引所折服。零星记下与他的“对话”,愿与读者共享这位优秀老总的“心灵轨迹”。  相似文献   

12.
9月25日,集团公司刘安东总经理第二次专程来到江苏南通,看望慰问如皋“爱心邮路”乡邮员并进行调研。刘安东在与如皋邮政乡邮员代表座谈时说,“爱心邮路”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典型,是邮政系统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代表,是全行业学习的榜样。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和中秋佳节即将来临的时候,要向在“爱心邮路”辛勤工作的同志们及其家属表示问候和祝福。  相似文献   

13.
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某深山里有一位能用树枝点石成金的老神仙。一个年轻人经过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找到了这位神仙,一见面就向他磕了几个响头。老神仙用树枝把那人面前的一块石头点成灿烂的黄金,年轻人摇了摇头;老神仙又把一块更大的石头点成黄金,年轻人再次摇了摇头;老神仙索性把那人身边的石头都点成黄金,年轻人仍然在摇头。老神仙不解地问那年轻人,你到底想要什么?年轻人回答说,“我想学到您这点石成金的法术。” 传说终归是传说,现实确是客观存在。有些传说值得人去探询、值得去思索;现实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供职于外企的张先生早上开机后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祝他生日快乐。张先生兴奋地拿着手机给他的同事看:“看吧,移动公司给我配了个电话经理,还祝我生日快乐呢。”忽然,张先生想到过几天要出国办事了,于是他拨通了电话经理小楠的号码。验证密码后,小楠为其开通了国际漫游、国际长途业务,这让张先生的同事羡慕不已:“老张,你又不是移动公司的金卡银卡客户,怎么办个业务两分钟就搞定啦?”张先生自豪地说:“这是移动公司给我配的电话经理,办个业务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去营业厅排队啦!”  相似文献   

15.
熟人与信誉     
熟人与信誉薛勇一日,某储户对我说:“邮政储蓄好,营业员也热情,就是取钱太难。”我不解,这位储户与他存款的某支局的人员都很熟悉,怎么会取款难呢?原来,这位用户在某支局存了三千元的定期,虽然还没有到期,但他因事急用,便准备提前支取。他第一次到支局取款,由...  相似文献   

16.
从前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河,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到河里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好朋友。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那座山上的和尚没有来,右边那座山上的和尚以为他睡过了头,也没有在意。哪知一个星期过去了,左边山上的和尚始终没有来。“老朋友一定是病了“,右边那座山上的和尚想,于是,就翻山越岭过来探视。让他吃惊的是,老朋友不仅没有生病,而且正在悠闲地打太极拳。他非常惊异地问:“难道你可以不喝水?“老朋友一笑,带他来到寺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作完功课都坚持挖这口井.我想,尽管现在我年轻力壮能自己挑水,可将来我年迈走不动时怎么办,难道能指望别人帮我挑水喝吗?所以,再忙我也不间断挖井的计划,不管进程多慢,决不放弃。现在我终于挖成了。”前来探视的和尚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近日,我去附近邮局的报刊零售门市部买了两本《民主与法制》月刊,我问营业员,该刊是不是邮发的,她说“是的”,我又问该刊是不是属于邮件,她笑着说:“哪呀!报刊怎么会是邮件呢?如果是邮件,那我天天都在这里卖邮件,那还得了?”她接着解释说:“邮件是指那些信件,包裹之类的东西,报刊不算邮件!”我看这位营业员很耐心,就进一步问她:“那为什么《邮政法》里说报刊属于邮件呢?”她哑然无言,最后说“那我就不知道了!”编辑同志,请问报刊到底是不是邮件?请解答。读者胡小川小川同志:你们的一段谈话,说明了两个问…  相似文献   

18.
“在我童年和少年时代,就曾认识这位老劳模,叔叔阿姨们传说过他的事迹……那是六十年代的事情。今年三月六日晚上,雨越下越大。忽听到有人敲门,我从里屋一口气跑到院门,开门一看,是两位全身水淋淋的邮递员。其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邮政》2004,(2):33-33
一头老骆驼在垂暮之年,又一次穿越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凯旋归来。马和驴请老英雄去介绍经验。“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老骆驼说,“认准目标,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到达了目的地。”“就这些?没有了?”马和驴问。“没有了,就这些。”“唉!”马说,“我以为它能说出些惊人的话来,谁知简简单单、三言两语就完了。”“一点也不精彩,令人失望!”驴也深有同感。老骆驼没有任何豪言壮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在朴实的话语中却包含了最深刻的道理。成功学家们在讲述人生哲理时越来越多地运用许多寓言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从卡耐基到拿…  相似文献   

20.
染发     
过了不惑之年,头上渐生白发,自然规律吗,也就不以为然。忽一日,我偶然对着镜子梳头,竞发现我的白发成了一撮一撮的。老了,开始老了,望着这满头的白发,心里酸酸的。妻子走过来,轻轻地抚着我头上那一绺绺的白发,心情似乎比我还沉重:“平,你的白发又多了许多,可要注意保养哟。”妻子是疼爱我的。尽管她还没生白发,但也是年近40的人了,原本漂亮的脸上也刻上了条条岁月的皱纹。我感受到了她那轻轻的抚摸,微微的叹息,心里涌起一股情感的波澜。我紧紧地抓住她的手,凝视着她那一头已失去了往日光泽的黑发,颤颤地说:“老了,咱们都老了。”妻子点了点头。可当她再抬起手来抚弄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