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2006,(7):15-15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魏后凯发表章提出,目前,沿海已有不少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对这些地区来说,必须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把那些一般性加工制造业转移扩散出去,以腾出精力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事实上,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沿海地区约有1万多家企业到西部投资创业,投资总规模达3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2.
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它有利于发挥产业移出地和产业承接地自身的比较优势。当前在我国,科学合理地引导产业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区际产业转移的过程应当与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转移的过程中重视区域产业的配套能力,以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着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
浅析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转移是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沿海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出现产业转移趋势,为西部地区缩小差距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4.
5.
文章基于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获得的启示,从产业关联配套与集聚力、第三产业拉动力、产业技术提升力、劳动就业促进力、产业转移的持续力五个方面对产业转移在工业结构高度化中的推动力进行深入分析,构造了评价体系,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示例作应用说明,为更好地总结广东省产业转移成效、推广发展模式和创新发展道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当前我国正在加快的东西部产业转移实践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为背景,从承接产业转移着手来探讨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承接产业转移对青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有助于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利用产业转移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此,青海要坚持“绿色承接”,走生态、环保、创新、集聚、整合之路,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水平和层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7.
安安 《中国西部》2012,(1):86-95
不可否认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逐渐移出中国,向周边的劳动成本低洼国家转移。中国广袤的远不及沿海地区发达的西部,正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框架下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毅 《特区经济》2010,(8):193-195
分析了湖南承接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虽然湖南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着政策、区位、低成本、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但仍然存在规模偏小、分布不均、开放度低、产业配套能力不高,高素质人才短缺、物流成本相对偏高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观念、机制、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资本产业投资与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产业转移促进本土企业配套能力提升的微观作用机理系统,并以武汉承接制造业转移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于本土企业的配套能力,从微观层面上讲,本土企业配套能力建设应与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叶迎 《改革与战略》2010,26(6):51-53
"民工荒"的出现是否代表"刘易斯拐点"的来临和中国人口红利的结束?文章从需求角度分析了沿海民工荒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内地转移。在此基础上,得出东部应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外贸政策、新劳动合同法及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等制度倒逼下,沿海地区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破产或转向东南亚,这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减少了低素质、低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致使原有和潜在的农民工转移困难。此文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应注重产业政策的市场化导向作用;加大地区差别化政策力度,形成东西部产业级差梯度;搞好东西部加工制造与贸易业务承揽的分离,增强产业转移的有效性;制定相关政策。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实质意义上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从世界和一国范围内考察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也就是说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梯度,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现状,取决于主导产业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高梯度地区的主导产业部门是由创新阶段的产业部门组成,低梯度地区是由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产业部门组成,产业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着区域性梯度差异。这种产业梯度的存在导致了产业在地区间的梯度转移,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高新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产业的适时转移不仅是高梯度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而且随着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转移,也促进了低梯度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湖北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规模逐步扩大。产业承接已经成为提升湖北综合经济实力和推动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产业承接对湖北产业结构优化发挥着资本创造、技术进步和产业聚集的正面效应,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三次产业的结构性失衡,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湖北应将产业承接和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加强产业引导、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加大政策支持、完善环境监管、强化企业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浙江经济开始面临产业区域转移的问题,而上海则是浙江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现阶段浙江产业转移到上海主要以构筑和完善市场网络为主,以综合资源利用为辅,具体可归纳为A、B两种模式。在产业转移的动因上,既有浙江企业追求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包括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吸引力和上海市政府积极引导的政策效应的作用。通过产业转移,浙江企业出现了两大趋势:生产型企业向大公司、集团化发展,流通企业向市场规模化发展,提高了浙江企业的层闪和产品档次,也带动了浙江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适时地推出各项政策措施,将有力地促进企业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发展目标,同时也有利于浙江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广东区域经济梯度差异显著,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陷入困境,东西两翼和山区五市具备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力、土地等基本条件,"两阶段—分部门—集群转移模式"是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珠三角地区向东西两翼和山区五市转移的一个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利用275个地级市2004—2018年的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分析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所在地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示范区的成立会对所在地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一段时间后,示范区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会由负效应转变为正效应,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负面影响也会变得不再显著;示范区位于不同地区、高新区、政府规模都会使示范区对地区产业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据此提出对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21世纪初,由于政策利好、人口基数大,工资水平低等因素,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将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工厂设在中国,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工作机会,中国被称之为"世界工厂";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人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福利待遇不断增加,中国的东南沿海已不再适应跨国公司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要求,2011年开始,一些跨国公司出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各国的动向。如何进行产业升级,提高国内相关产业的产业竞争力越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提升的过程.是企业素质和劳动者素质同步提升的过程。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固有的低素质劳动资源的源源不断的供给.是无法替代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素质提高要求的。以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资源成本为支撑的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终究会被市场竞争所淘汰。  相似文献   

19.
黄田  韦忠 《广西经济》2008,(10):43-43
今年以来.宾阳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精神.十分重视对珠江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几次外出对珠三角等地区的考察调研.以及与部分广东企业的座谈交流.我们总结出宾阳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工作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谨防产业转移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升级的推动力。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水平,特别是其主导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正处于创新阶段,该区域则被视为高梯度区域。该地区的高水平创新活动带动主导产业快速膨胀,并迫使由创新溢出的上下游配套产业或企业以及大量原有的成熟(或衰退)产业向低梯度区域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