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忆戎 《魅力中国》2010,(35):343-343
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历来是会计业务中的难点问题,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大的修改,允许研发费用有条件地资本化,相比旧准则基本费用化的处理放宽了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口径。本文通过对我国研究与开发支出的讨论和对研发费用处理的新旧会计准则对比,分析了新准则规定研发费用有条件地资本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本文从准则对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处理的局限性和建议,以及现行准则对累计资产支出数的规定的局限性和建议,同时会计和税法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处理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进行了阐述。会计和税法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不同处理方法,它们之间的差异为时间性差异,在以后年度可以转回,但是这给企业造成的比较大的麻烦,应该将税法中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处理,这样对企业来说,纳税调整就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3.
翁萍媛 《中国经贸》2009,(12):107-109
新准则对研发费用采用有条件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这种方法在理论和实务界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在分析我国将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方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将企业按照标准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从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对研发费用的处理进行全面改进。  相似文献   

4.
程浩  吴勇 《魅力中国》2010,(6):361-361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处置等方面较旧准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试图以相应会计理论为依据,重点对无形资产的确认、研发支出资本化或费用化以及处置时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供准则制定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对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允许企业对于研发费用的处理采取部分资本化,实现了国际会计准则在研发费用处理方法上的趋同.文章回顾了我国研发费用处理变迁和现行会计制度下如何进行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和披露,并对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各国的会计实践来看,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分为三种情况:费用化、资本化、有"条件"的资本化.我国原来对研究与开发费用采用费用化的处理方法.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研究与开发费用新的会计处理大体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这将缩小我国财务报告编报信息与按国际会计准则编报信息之间的差异.同时对开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将对科技创新类企业的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这一变动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这一变动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在旧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使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更加符合实际,如何正确的核算这部分借款费用,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文章将通过理论和实例阐述借款费用的概念、新旧准则的差异、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计量及其会计处理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采取一定程度的资本化方法是一种积极的做法,一方面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步伐;另一方面,有条件的资本化模式也更加适合我国现在的国情。相对于"费用化"与"资本化"这两种极端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折中的选择。"有条件的资本化"无论在对成本的补偿还是在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反映上总是界于"费用化"与"资本化"之间。其合理之处主要在于其符合了配比要求,但同时它也存在着明显缺陷,即有条件的资本化具有的灵活性将导致企业管理层有机会进行盈余管理。在企业管理层控制会计选择权的背景下,我们应高度关注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下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1.
周德峰 《中国经贸》2008,(18):74-75
借款费用是否需要进行资本化处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经营业绩的好坏,而且也会影响到企业资产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本文叙述了新旧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在资本化等方面规定的变化,着重分析借款费用资本化在新旧准则之间存在的差异和新准则下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2.
借款费用是否需要进行资本化处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经营业绩的好坏,而且也会影响到企业资产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本文叙述了新旧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在资本化等方面规定的变化,着重分析借款费用资本化在新旧准则之间存在的差异和新准则下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3.
周汝重 《中国经贸》2013,(22):264-265
当前,我国企业自身的研发费用采取了部分费用化、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模式。但就当前实际来看,企业研发核算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预算过程缺乏准确性与具体量化标准等,因此,为了尽量完善当前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体系,本文将对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的难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旨在不断提高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水平,切实落实研发费用各项明细。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上对研发费用的处理模式分为三种:费用化、资本化和有条件的资本化,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遵循有条件的资本化处理模式.但是,我国目前的这种会计处理模式存在主观判断较多,判断研发费用能否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时间过早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设立"研发成本"和"研发风险准备"账户,研发成功后聘请专业人员来评估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万科 《中国经贸》2014,(1):169-170
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在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应考虑弃置费用,这是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弃置费用的提出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国际趋同。固定资产弃置费用会计处理的本质,就是企业将未来需要承担的弃置和环保等支出提前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以后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计入企业经营各期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借款费用是随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及投资活动而发生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问题影响着企业当期和以后期间的会计利润。本文将对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关于借款费用与旧准则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确认和处理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费用资本化是按新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要求——“权责发生制”。对企业现金支出中符合资产确认和计量要求的部分予以资本化.计人相关资产的成本中。费用资本化遵循了新准则客观性、重要性、可比性和相关性原则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较好地实现了当期收入与费用之间的配比.能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费用资本化是按新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要求——"权责发生制",对企业现金支出中符合资产确认和计量要求的部分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中。费用资本化遵循了新准则客观性、重要性、可比性和相关性原则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较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19.
赵都敏 《辽宁经济》2003,(10):84-84
借款费用准则自2001年1月1日颁布施行,至今已有2年多的时间。它的实施无疑对规范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以期对准则的改进提出建议。 一、借款费用应否资本化 关于借款费用的处理,历来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费用化,二是资本化。费用化指不论何种借款费用,都应记入当期损益;资本化指将符合有关条件的借款费用资本化,不符合条件的记入当期损益。考察国际会计准则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借款费用的处理,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处理原则与我国的规定一致,其中国际会计准则做了较为灵活的规定,它采用了  相似文献   

20.
董晴 《中国经贸》2013,(14):249-250
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于2001年颁布并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如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讨论,在近几年非常多。我国在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比现行准则规定的资本化的范围扩大了,对这方面的完善,笔者认为是合理的。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对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进行研究,对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以及计算方法进行对比论述,从而对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