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在中非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非双边能源投资额和贸易额不断增长,非洲石油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价值不断显现;与此同时,石油政治(问题)日趋凸显。石油和能源是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涵之一,是能源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中非关系不断发展和"双赢"的结果。在正常的世界石油市场体系中,中国在非洲的能源利益有其充分和正当的合理性,并不需要刻意掩饰或受西方"石油政治"的影响。石油政治将是中非关系发展的常态问题,也是中国对非能源外交面临的主要战略挑战。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中非能源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必须重视和应对非洲的"石油政治"问题,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对有关政策进行必要的调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中非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非双边能源投资额和贸易额不断增长,非洲石油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价值不断显现;与此同时,石油政治(问题)日趋凸显。石油和能源是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涵之一,是能源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中非关系不断发展和"双赢"的结果。在正常的世界石油市场体系中,中国在非洲的能源利益有其充分和正当的合理性,并不需要刻意掩饰或受西方"石油政治"的影响。石油政治将是中非关系发展的常态问题,也是中国对非能源外交面临的主要战略挑战。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中非能源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必须重视和应对非洲的"石油政治"问题,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对有关政策进行必要的调适。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的中非关系及其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非洲国家正在继续致力于谋求共同发展,因为这是一种"双赢"关系。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非间的信赖合作关系备受世人瞩目。为了保持中非关系的健康发展,我们要积极应对未来中非关系可能出现的挑战。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分析中国的发展对非洲产生的影响;其次,阐述新形势下的中非关系;最后,就未来中非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杜馨岩 《中国经贸》2014,(16):35-37
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和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中非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中非随着双边贸易的发展,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也在不断增加。2013年,尼日利亚超过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本文通过详细介绍中国对尼日利亚的直接投资情况,分析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希望为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对非直接投资提供一些现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司思 《中国经贸》2007,(3):52-53
2006年中非经贸合作稳步发展 2006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年初,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提出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4月和6月,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相继访问非洲10国,极大地推动了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发展;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成为中非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作者旨在客观阐述中国对非洲外交本质,重点论述了中非关系所展现出的中国日益增长的世界责任。作者指出,中国在非洲有自己的战略利益诉求,这一点无须否认,但中非关系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以南南合作和亚非复兴为指向的世界责任意识,这一直是中国对非洲外交的显著特色。在价值观层面,中非关系体现出的平等原则、互利共赢理念对传统上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形成了有力的挑战和修正,而中非合作所彰显的南南合作精神也成为当今发展中世界追求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外交实践层面,中非全面合作有助于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复兴、和平与稳定,中非南南合作的开展也有助于国际秩序的合理变迁与发展。中非关系的发展及其世界影响,见证了中国和平发展不仅造福自身也必将惠及世界这一双赢、共赢模式。这种以政治平等为基础,以互惠互利为特色,以共同发展为依归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正在显现出越来越大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7.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面积302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非洲人口7.5亿人,占世界人口总数12.9%,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2006年适逢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中非贸易也走过了50年光辉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中非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规模逐渐增大,质量不断提高,内涵日益丰富,关系愈加密切,成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全面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明证。21世纪以来,中国与非洲大陆交往日益密切,仅2006年一年,双方高层就进行了多次高级别对话:1月,外交部长李肇星出访非洲6国;4月,胡锦涛主席出访非洲3国;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访非洲7国。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令国际社会惊呼:非洲将成为中国未来几年外交战略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8.
《新财经》2012,(1):109-109
11月28日.在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支持下,由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主办的“2011第二届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隆重开幕。国际组织官员、驻华机构代表,非洲各国领导人,驻华使节,非洲企业家代表.非洲政策、经济问题著名专家学者等500多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非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中非关系逐渐呈现出“下移”态势,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来到中国“淘金”.广州以其独特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吸引了大批的非洲商人到此经商,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非洲人聚集地.通过对广州非洲商人的调研表明,非洲商人在广州以宗教、地域及商业的融合方式,经历了集中化、常住化及市民化的社会融合进程,并以民间化、草根化的独特方式影响着中非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欣华 《民营视界》2006,(6):35-36
“在非洲设立境外经济贸易区”、“建立中非发展基金”……从胡锦涛主席的8项举措到温家宝总理的5项建议,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首日,向中国企业发出了强烈的“到非洲去”的信号。在当天开幕的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二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上,还传出中非将于5日正式成立中国——非洲联合工商会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11.
文章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非贸易合作的历程,大致分为逐渐提升、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三个阶段,同时每个阶段具备不同的发展特点。中非贸易已从非洲贸易格局中的"边缘化"位置发展为核心位置,中国已成为非洲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从而为中非未来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层     
《中国西部》2013,(10):14-15
习近平中非关系发展没完成时只有进行时2013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非德班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早餐会。14位非洲贵客,有些是习主席的老朋友。这些年,中非政治互信不断深化、战略合作日益加深,领导人交往密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非洲有着浓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构建起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各领域合作取得显著成果。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关系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四川与非洲在资源上有一定的互补性,促进四川走入非洲、促进巴蜀地区与非洲国家交流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非洲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寻求双方共赢是中国与非洲的共同目标.文章通过对中非投资贸易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中非投资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武芳 《中国经贸》2012,(10):90-91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往来源远流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历届部长级会议的成功召开,以及各项推进中非合作的举措不断落实,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进出口商品贸易增长更加迅速。2000年至2011年,中非贸易保持了年均28%的强劲增长势头,先后跨越了四个重要台阶:于2000年突破100亿美元,2006年突破500亿美元,2008年突破1000亿美元,2011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中非互利合作规模逐步扩大,领域不断拓宽,进入全面快速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回首一年前,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谱写了中非关系发展的新篇章。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加强中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8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深刻演变,金融危机爆发并持续蔓延,包括中国和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受影响,非洲国家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非洲国家的出口收入锐减,外资和侨汇收入大幅下降,发达国家自顾不暇,对非发展援助资金捉襟见肘。非洲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2%,不足2008年的一半。面对共同的严峻挑战,中国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发展中非经贸合作,同非洲国家一道,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共克时艰。2009年以来,中非经贸合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8.
2月4日下午,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与中非发展基金公司在京签署《合作投资开发非洲水电市场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一致同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互补性,搭建非洲水电市场合作平台,在非洲电力能源、矿产资源等投资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7年6月正式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非正式部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国际经济研究的新话题。现有研究认为非正式部门的存在阻碍了中国与发达国家整体对外贸易的发展。当前,中非经贸关系迅猛发展,在非洲经济活动中占重要地位的非正式部门又会对中非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文章使用中国对非洲45个国家2003~2012年的贸易相关数据建立引力模型,检验非正式部门对中非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部门的存在短期内阻碍了中非贸易的发展,而长期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武芳 《中国经贸》2012,(19):90-91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往来源远流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历届部长级会议的成功召开,以及各项推进中非合作的举措不断落实,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进出口商品贸易增长更加迅速。2000年至2011年,中非贸易保持了年均28%的强劲增长势头,先后跨越了四个重要台阶:于2000年突破100亿美元,2006年突破500亿美元,2008年突破1000亿美元,2011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663亿美元。2012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依然取得不俗成绩,中非贸易额达到986.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