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经济评论》2009,(44):34-3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9日发布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上调了今明两年亚太的经济增长预期,并表示中国将继续引领亚太经济增长。同时,IMF还建议,在经济复苏还未完全确认之前,最好继续实施经济刺激政策。  相似文献   

2.
[美国之音2月1日]中国经济多年来保持了两位数字的高速增长。直到2008年下半年,这种增长似乎是不可阻挡的。不过,中国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的增长出现了显著下滑。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如何?是否会继续急剧减速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最近提出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已告别两位数增长时代,进入调整期。报告指出,政府在采取一系列扩张政策和刺激措施以后,中国经济继续走低,预期普遍看淡,增长乏力,这些事实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两位数高速增长时代,进入调整时期。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看,经济增长低于两位数以后的调整期最多为两年,但这次下滑期已超过三年,各种指标仍然走低,意味着中国经济出现了全新的情况。中国经济已进入调整期  相似文献   

4.
《中国集体经济》2009,(5):28-29
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低于上年水平,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很大。GDP增长率虽然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保八”的经济增长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推动的。在今后不到20年时间。中国经济要在前25年年均增长9%以上高速度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年均增长7%以上的高速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大国持续40余年经济高增长的奇迹,需要调整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由非均衡增长向协调发展转变,培植更  相似文献   

6.
张永军 《中国报道》2011,(12):50-51
面对动荡不安、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环境,2011年的中国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经济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化解。2012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稳健基调。  相似文献   

7.
2006年的中国经济在防范过热的紧张气氛中实现了高速增长。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经济过热的风险。宏观调控在高速增长和过热风险的矛盾权衡中重视增长.对2006年最终实现10%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起了重要作用。2007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条件具备,可否继续实现高速增长,关键在于宏观调控部门对高速增长的目标取向及调控操作。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及以后,中国可能仍然是经济动力站,继续提供世上最富有活力的增长前景。 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正走在快速增长的路上,2007年GDP增长11.4%。我们希望这种经济势头可以继续维持几年,这未来这几年时间里,中国将举行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6,(16):33-3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初稿指出,中国经济在明年将放缓,由欧洲及日本经济支撑世界经济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预料将继续增长,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长率与第一季度相比仅略有降低。虽然经济学家敦促中国当局采取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发展过热,但是,有专家认为经济增长是保持中国政治稳定的积极因素,而且中央未必能充分控制地方经济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世界银行8月15日】世界银行最新《中国经济季报》指出,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再创新高,200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近11%,二季度增长速度更创下了十多年来的最高纪录。在供应方面,工业增长继续快于服务业,投资仍是拉动需求的主要动力。出口增长仍快于进口增长,导致经常账户盈余再创历史记录。货币总量的增加还是超过了计划,尽管最近增速略有放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1997,(9):36-36
世界经济加速增长1世界经济呈加速增长趋势1997年全球GDP增长率为29%,欧洲经济的复苏和拉丁美洲、东亚和南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的加速增长,是全球经济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1997年,发达国家的经济继续保持低通胀下的稳定增长,预计GDP增长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处于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国际环境中,国际市场需求增大,金融、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将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将拉动国内需求的增长,国内储蓄继续维持高水平,都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也将面临贸易摩擦增加、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国内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各阶层差距扩大等矛盾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处于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国际环境中,国际市场需求增大,金融、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将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将拉动国内需求的增长,国内储蓄继续维持高水平,都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也将面临贸易摩擦增加、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国内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各阶层差距扩大等矛盾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2年过去两个月了,欧债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深化,美国经济尚未走出泥潭,国内宏观调控还在继续。面对依然乌云密布的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在2012年会呈现怎样的走势?这让我们想起彭文生在2011年12月11日星期日接受采访时表达的观点: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将放缓,中国经济短期内不会硬着陆。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数字显示,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贸》2006,(5):84-84
中国经济增长在2006年第一季度再次加速,而且是健康快速地发展,继续稳超英国,位居世界第四大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经济虽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但一些可能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的风险也在日益增加。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会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力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再次展现出持续平稳增长的强大韧性,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3.6万亿元,同比增长7.4%。按照现价美元汇率计算,中国GDP首次跨上10万亿美元的台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提高到13%以上。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再次展现出持续平稳增长的强大韧性,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从国际对比看,中国经济奇迹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这次保经济增长,不能像1998年那样依据扩大出口来达到目的,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如果继续试图通过扩大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那必然会回到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上,而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迟早是要出问题的。其次,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影响到全球的消费和实体经济,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已开始大幅度下降,我们不可能仅靠出口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因此,此次我国保经济增长的关键,是要全方位地启动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