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提出了“管理也是生产力”的概念。因而我们在探讨国营企业的经营问题时,有必要探索国营企业的管理模式。我认为管好一家企业有三个不可忽略的要素:  相似文献   

2.
一、企业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什么地位和作用呢?不妨先从现实生产活动中考察企业家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我们江苏宜兴水泥厂是个中型国营企业,原先一直是宜兴市的创利税大户.但是1991年亏损总额722.55万元,企业经济运行极不正常,干部职工唉声叹气,怨天忧人,感到前途渺茫.对此,上级领导及时调整领导班子,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新厂长马坤根,带领经营集团寻根摸底,认真总结造成亏损的多方面原因,大胆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按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转变经营机制,实行内部的一系列配套改革.经过一年的负重拼搏,终于甩掉亏损包袱,重新崛起为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于全民所有的国营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使得政府各有关部门既能以所有者身份,又能以社会经济管理者身份用行政手段多方面地干预国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使国营企业死气沉沉,经营乏力。然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指包括28个市县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笔者发现:集体所有制的镇办企业,其发展却充满勃勃生机。其中原因何在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核算的实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指的是国家和国营企业之间的特定的关系,即一方面国家把属于全民所有的一部分生产资料和资金拨给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赋予企业相对的独立性,自计盈亏,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对国家所拨给的生产资料和资金负物质责任,遵守国家的集中领导,完成各项计划任务(有的同志则认为还应包括国营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和等价交换的关系,以及国营企业按职工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付给报酬的关系)。另一种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就是指各项经济活动效果的核算,通过经济核算来节约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用尽可能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的社会产品,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 搞活企业已经成了举国上下关注的问题。但是搞活企业指的是什么,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我认为,搞活企业是对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企业提出的要求,是要求国有企业成为有充沛活力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就是说,搞活企业不是对作为政府附属物的企业提出的要求,处于政府附属物地位的企业是难以搞活的。当我们对国营企业提出搞活的任务时,首先是要通过改革使之逐步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如果不是这样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6.
努力提高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利用的经济效益,是工业经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宏观经济看,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因此整个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流动资金。赵紫阳总理指出:“我们要争取在几年内节减流动资金10%左右”,全国国营企业如果每年实际节约10%的流动资金,可节约资金300多亿元。从微观经济看,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  相似文献   

7.
<正> (一)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了。回忆十年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实质上是一个摒弃旧的经济建设路子、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略的问题。它要求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根本目的,要按照消费者的需要、市场的需要、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来安排生产;它要求我们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建设的前提和归宿,要核算、分析,比较建设项目的所费与所得、投入与产出,要获得盈利並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它要求我们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技  相似文献   

8.
国营企业收入分配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国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支柱,国营企业收入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营企业收入分配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初次分配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者利益,不仅直接关系到稳定国家财政收入、发挥企业活力、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的问题,而且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乃至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自负盈亏的概念和必要性 国营企业能不能、要不要和怎样实行自负盈亏,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要解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对于国营企业自负盈亏的概念,曾经有过多种表述和说法。我认为,所谓自负盈亏,就是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为使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国营企业能真正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对企业实行盈亏自负所体现的经营成果责任制。在这  相似文献   

10.
谈企业经济期刊的可读性李芬企业经济期刊是宣传、研究、探索、总结企业深化改革、生产经营、企业经济与管理的综合性刊物。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是办好企业期刊的首要问题,而期刊的可读性是赢得读者,发挥其作用并直接影响期刊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企业经济期刊不同于文艺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考察企业改革问题的基点是:当前大中型国营企业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处在同样的宏观条件下,甚至在资金、设备、技术、人员和市场条件大致相同的条件下,有的大中型国营企业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束手无策、效益低下、亏损严重;有的大中型国营企业却处乱不惊、化险为夷呢?引用企业家的话说:“企业成败的关键是现代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 加强企业管理,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是与提高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仅就国营企业如何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一国营企业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在不断提高技术、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国家计划,为社会生产工业产品,为国家和企业积累资金,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做出贡献。为了圆满地完成企业任务.这里就有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将原料投入转换为产成品产出,就是企业的组成系统。这里投入的资源包括厂房、机器设备、材料、能源和人力等。产出是指能满足社会消费需要的产品。输出与输入资金之比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尺度。以公式表示为:  相似文献   

13.
马俊清 《经济纵横》1993,(3):53-55,14
<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命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四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别是十四年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必然结果。它的提出和实施将对我国的现实改革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目标的确立并不等于目标的实现。在这场根本性的变革大潮迅速到来的时候,我们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还不够充分。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迫切的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大系统中,企业是市场主体,是新体制的微观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但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有许多根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通过对有关理论的学习和我们的工作实践,就以下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我认为这一概念应当是:在不完全改变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前提下,探索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多种实现形式,形成以产权社会化为标志的高度社会化生产方式下,资源  相似文献   

15.
何济川 《经济纵横》1990,(11):52-53
<正> 我国的税制改革虽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问题仍然相当严重。 1、错误地按企业的经济性质划分所得税种,税负不公。我国目前开征了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这种所得税制,实行的是不同的所有制和不同规模的企业采用不同的税率和征收管理办法。相互之间,税负不平,总的状况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税负重于国营小型企业;国营企业的税负重于集体企业;集体企业的税负重于个体工商户;国内企业的税负重于外资企业。我国在1978年以前,在税负上一直实行集体轻于个体、公营轻于私营的政策。1979年以来则相反。据统计1987年全国国营企业实际税负为40%,,集体企业税负为35%,而个体和私营企业税负为25%。这种作法,显然不符合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挫折,社会主义的进程和历史命运,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来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和世界的社会主义历史进程,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认识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当前进行的体制改革,重点是调整国家同企业、企业同职工的关系,搞活现有企业,从根本上解决吃“大锅饭”问题。一九八四年全国有一千多个国营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试点,就是实现生产经营的统一指挥,提高微观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拟就此发表个人的粗浅看法。 企业要有一个指挥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经济体制改革难以回避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十年前,我们曾对这一问题做过初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当时对有关问题的看法。经过十年改革,实践提出的问题以及理论界由此而引起的反思和讨论,促使我们再一次将思绪集中到“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这一课题上来。当然,这是一个蕴涵十分丰富的问题,绝非一篇文章所能阐述清楚。这里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扼要地谈谈我们的一些基本看法,许多具体分析未能展开,故曰“论纲”。  相似文献   

19.
<正> 实行利改税,对国营企业用保证税收来代替上缴利润,是我国宏观经济的重大决策。利改税把国家和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用税法形式稳定下来,为整个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为国营企业独立经营不再吃国家的“大锅饭”创造了条件,它是经济体制改革很关键的一步。我国的利改税分成两步:第一步是对国营企业开征所得税,已于1983年6月实行;第二步是全面的税收制度的改革,将于1984年第四季度实行。本文主要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从理论上探讨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后,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从经济运行角度出发制定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看样子都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国营企业,特别是国营骨干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问题,因此,在理论上承认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概以念后,继续回避有关所有制问题的实质性讨论,事实上已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