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宏观的金融环境决定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少,获得资金困难,因此中小企业对非正规金融行为有较大需求。相对于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具有许多优势,但其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发挥优势,防范负面效应,更好的服务于中小企业是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非正规融资是指民间借贷或股权集资的融资活动,是相对有组织的金融中介或有组织的发行与交易市场而言的.非正规金融是其内容,具有零星、分散的特点,在我国常指民间金融.非正规金融是我国现有金融体制外的产物,近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快,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当前,非正规金融尚未受到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及法律体系的监管和保护,但其存在具有必然性与合理性,应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温州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在金融危机前后,非正规金融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意义。分析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相关因素。通过对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更直接地了解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所占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中,非正规融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小企业非正规融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入手.研究了中小企业非正规融资产生的根源以及中小企业非正规融资广泛开展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就规范发展中小企业非正规融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了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并对黑龙江省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如何完善非正规金融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设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确看待非正规金融的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规融资是指民间借贷或股权集资的融资活动,是相对有组织的金融中介或有组织的发行与交易市场而言的。非正规金融是其内容,具有零星、分散的特点,在我国常指民间金融。非正规金融是我国现有金融体制外的产物。近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快,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当前,非正规金融尚未受到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及法律体系的监管和保护,但其存在具有必然性与合理性,应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需求状况 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主要以资金融入的需求为主.其金融特征主要表现为融资市场化程度高、负债率高和非规范的直接融资占负债比例较高.根据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2004年初对全国20个省份的地下金融状况进行的实地抽样调查,全国中小企业约有超过1/3的融资来自非正规金融途径,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对民间借贷的依赖性越强.  相似文献   

8.
民间非正规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的金融支持功能。信贷配给是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内生基础,民间非正规金融将历经由内生金融向外生金融的演变过程,最终实现从需求主导型的市场引致性内生金融制度到供应主导型的政府强制性外生金融制度的转变。以此为依据,规范我国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是:规范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资金募集机制和资金运作机制;建立民间非正规金融的风险控制机制和业务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揭示非正规金融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非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提出了规范衡阳非正规金融机构。建立健全衡阳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基本判断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源融资比重过低;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差异,非正规金融在江浙、中西部地区发育程度差异极大;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不仅权益资金的来源极为有限,而且很难获得长期债务的支持;资产规模是决定企业能否获得银行借贷以及长期债务资金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吴英案二审维持原判又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对民间借贷,非正规金融的讨论热烈异常。在对此案发表了诸多观点和看法后,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我国的金融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并提出了各种解决民间借贷,非正规金融乱象的方法;也有人抨击我国金融机构的垄断性,垄断对中小企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从而也使中小企业被迫选择风险很大的非正规金融;也有人从另一角度,通过对比我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限制与其他国家的有效的金融政策,来说明我国正规金融机构政策存在的问题等。在我国金融机构居于垄断地位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本文从具体出发,来说明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特征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有几个突出的特点:④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发展目前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中小企业主要依靠内源融资,外源融资比例较小;②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不过银行提供的主要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很少提供长期信贷;(参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组织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健全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内的非正规金融对推动集群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基于非正式信用机制的融资方式与扩大生产之间存在矛盾,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分工的升级,正规金融成为集群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基于社会资本的信用合作组织在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中将发挥增强信用关系、降低贷款银行运营成本、提升集群内信用环境等作用,结合湖南省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集群融资信用联合体的案例,可构架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鸟巢模式。鸟巢模式的主体包括贷款银行、中小企业、联结银行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机构,各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中小企业融资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马轶群  郭家宝 《会计之友》2021,(16):112-118
互联网金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同时,也产生了金融脱媒的后果.文章以642家中小板上市企业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和平滑转移分析的方法,对互联网金融、金融脱媒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 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存在显著的融资约束,而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互联网金融通过金融脱媒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产生双重缓解效应,但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是金融脱媒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此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金融发展均有助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改善,而中小企业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15.
地下金融业务规模占正规的比重近三成,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对全国20个省份的地下金融状况进行了实地抽样调查,对各地区地下金融规模、农村地下金融规模、中小企业非正规融资规模进行了基本判断,测算出2003年全国地下金融(地下信贷)的绝对规模在7 405亿元~8 164亿元之间.  相似文献   

16.
央行如此高密度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其效果如何,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非正规金融融资规模不断增长,但其融资量并没有被计入社会融资总量中。本文通过对非正规金融融资规模的分析,探讨了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从加强监管和培养良性金融竞争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规避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效应负面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中小企业融资看物流金融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德操 《物流技术》2009,28(7):76-78
通过对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分析,找出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原因,结合国外运用物流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验,提出运用物流金融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同时依据物流金融的三种运营模式,结合中国几年来物流金融的实践情况,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加强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和健全物流金融信贷资产的流通机制,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促进物流金融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浙江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融资难的制约,传统的融资手段渠道较少,且成本较高.近年来根据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各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进行了一些创新,但投资者从中小企业信贷中获得的收益与承担的风险并不匹配.信托公司的金融创新产品可以成为未来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就提供了成功经验.本文拟通过对信托创新金融产品进行探索和分析,希望能促进和发展浙江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速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非正规金融与吉林民营小企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吉林省民营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本文首先分析了吉林省民营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融资困境的成因。其次,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优势与劣势,认为非正规金融能够有效地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最后,从政府的角度,就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使之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非正规金融作为我国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了经济增长。文章阐述了黑龙江省非正规金融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提出了规范非正规金融运行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