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美国经济对于世界整体经济来说影响是重大的。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不可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从金融危机中重读《资本论》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又恰逢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在一片恐慌与悲观的气氛中,中国经济金融稳定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2007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好的态势,但经济增长速度会略低于2006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和全球流动性过剩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全球通货膨胀以及日元对美元的持续贬值也是世界经济中引起广泛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在内容、形式以及性质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中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并有效地规避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风险,实现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互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间框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状况;然后采用定性分析法,通过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东盟的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将贸易区内存在的问题处理妥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建成后将能发挥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或世界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最近有一种理论,认为世界经济会出现第二次探底,国内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会出现第二次探底.我的看法是,无论是世界经济还是中国经济,都不会出现第二次探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贸易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增长低迷期,出现了国际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长的局面.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也造成了中国外贸增速持续下滑且低于GDP增速的局面.我国战略性计划"一带一路"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外贸困境,给中国的外贸增长带来了一线生机.分析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中,我国应如何把握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外贸回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莹 《时代经贸》2012,(12):64-64
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特别是一些特定领域的发言权会增大,但并不会给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上升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定位仍然应该是发展中大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向型政策属于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9.
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可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群 《财经科学》2005,(4):155-161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是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进行的一种有利于中国的配置.由于多元世界货币的竞争态势决定了人民币在发展成为世界货币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而规避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稳定人民币的币值,提升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地不断增强,随着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必然朝着世界货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处境艰难.遗憾的是,这也是责难开始之时--人们在寻找造成他们困境的替罪羊.中国被引人注目地当成了替罪羊:不管是被称为全球经济低迷的根源,或被认为是创造就业机会的磁石,中国正日益被与造成世界经济困境的重大问题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0年,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完全改变了.在过去2000年里,182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的33%左右.之后一路下滑,到改革开放前只占世界经济的4.8%,到了2003年上升到15%.预计到2030年,中国经济可以达到世界的24%.我想,全球经济政治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改革被称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们要明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区别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2.
潘隽永 《时代经贸》2008,6(4):81-83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也为经济全球化注入了鲜活的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大的促进作用.国际贸易的发展时中国国际贸易的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对于增强中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中国的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特点进行分析说明,结合当前国际贸易的形式和竞争需要提出几点关于增强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建议,对增强中国世界贸易竞争力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在走向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开放并逐渐一体化的世界。改革开放的中国应当而且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中国的经济需要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参与。作为一个在全球事务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中国的全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在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如何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也为经济全球化注入了鲜活的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大的促进作用.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中国国际贸易的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对于增强中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中国的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特点进行分析说明,结合当前国际贸易的形式和竞争需要提出几点关于增强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建议,对增强中国世界贸易竞争力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在总量上已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成就令世界瞩目.更进一步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经济总量很快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从而终结一百多年来美国雄霸全球的历史.但是与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及取得的成就相比,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同时,中国经济学研究在与国际接轨的大潮中,严重西化甚至“英美化”倾向已经是一个不容否定、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并且已经产生了各种严重危害.有鉴于此,必须认真看待和高度重视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严重西化倾向及其产生的严重危害.因此,鼓励推动基于中国实践和中国经验基础上提炼具有中国标识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话语、中国理论的经济学,将中国经验和丰富的中国实践上升为系统化和一般化的规律性理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学研究提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保持了多年平稳而迅速的发展态势,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特别现象,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动态,很多专家学者都试图揭开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迷.文章将从中国经济中的“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两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两者的联系出发,来论述“有形之手“才是中国经济发展之谜的谜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12年度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简称浦山奖)评选活动已启动.浦山奖是中国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2011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奖项同等重要的优秀学术成果奖.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成为次于中国的第三大经济体.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国,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交往密切.翻译是两国文化交流传播的工具与桥梁,"讲好中国故事"是提高中国话语权,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举措,遵循"讲好中国故事"思想翻译的同时不仅是日本也有利于和世界各国的交往.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欧美发达经济体处于漩涡中心,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三重挑战. 但是,只要应对得当.中国完全有条件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回暖.  相似文献   

20.
朱在宪 《经济纵横》1992,(11):59-60
<正> 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世界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最富活力的地区,特别是东北亚地区正成为一个新的世界经济热点,使图们江三角洲在东北亚经济发展中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图们江三角洲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区中心,已引起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日本、蒙古国的重视.联合国提出了开发图们江"金三角"的庞大计划.图们江三角洲将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的"金三角",具有诸种有利条件.一是,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图们江三角洲,包括中国的珲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