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吴香  郑好 《时代经贸》2012,(12):37-37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了以场域、惯习、资本三个彼此关联的概念为基础的社会实践观来研究社会文化活动,构建了社会学研究的场域理论范武。社交网络场域有其特有的属性,其受众也在特定场域中表现出一定的行为特为,主要表现为获取社会资本和惯习行为。  相似文献   

2.
旅游场域是东道主和游客双方围绕社会、文化和经济三类资本的效用最大化而在“惯习”的引导下进行权力置换行动的社会空间.旅游场域相关研究对旅游地影响之机理剖析和旅游社会关系疏解有直接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指导意义.从国内场域理论借用于旅游社会现象分析的论文之梳理入手,厘清旅游场域相关研究关注范畴与理论实证范式,得出旅游场域研究关注其概念界定、理论体系构建与旅游发展情境中的场域剖析三个方面的结论.而旅游场域作为实践社会学的基础性理论,亟待引发国内旅游发展趋向成熟后有关空间生产、旅游地影响、社区关系与游客行为方面更广泛的学术关注.  相似文献   

3.
金元平 《经济学家》2013,(2):102-104
一、场域及其资本场域理论(Field Theory)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也译作皮埃尔.布迪厄,1930-2002年)提出的。他是继福柯之后,法国又一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学大师。场域是指一种有自身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存在,是一种关系网络,它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空间,场域所展示的是由不同的资本和权力所决定的,处于网络中不同位置的行动者之间的客观关系。  相似文献   

4.
理论无意识与反思社会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擎 《开放时代》2002,(1):17-23
遗憾的是,经过了二十年的“理论狂欢”,中国学术思想界仍然缺乏真正的——作为优秀思维品格和有效研究方式的——理论素养。理论无意识的惯习不是个别学者的问题,而是存在于我们“学术场域”的共同盲区。但愿由贺照田的忧虑和质疑所引起的讨论,能够促成中国的反思社会学的兴起。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骤然暴发给国际公共卫生事件治理带来了巨大考验。信息系统尤其是符码监控系统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引入Bourdieu社会实践理论,剖析疫情背景下我国健康促进背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符号资本、社会资本以及习性、场域的相互作用逻辑,对健康促进社会化再生产实践逻辑进行习性变迁研究。研究发现,健康符码的保持作为一种在线符号行为,能够影响场域中的参与者采取具有象征意义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背后发生的各个层面的资本纠缠,从而促进个体健康习性转向。  相似文献   

6.
权力场域对学术研究不断裹挟,使高等教育组织、研究机构及教师个体自由生产场域遭受到权力等级符号的统摄与规训。在其规制下,期刊级别、论文等级、项目层次、职称等级等评价符号严重钳制高校或科研机构学术生产内在特性的发挥,使学术研究与权力场域在不断媾和条件下,呈现出另一种评价机理:权力等级符号拥有交换功能,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学术进行等值兑换;权力场域对学术研究的内在捆绑,不断诱导学术研究与权力等级场域符号相匹配,激励学术人为得到相应学术资本而努力;在权力等级符号视域下,当真实性学术与虚假性学术出现悖论时,其场域胁迫着学术研究步入一种真假难辨的迷途之中。鉴于此,构建风清气正的学术研究氛围、规避权力场域对学术评价的桎梏、实施学术评价结构性管理机制以及提高学术人的内在自律性等是加强对大学学术场域惯习引导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社会学理论引入共同富裕问题的研究中,构建了一个用于反映共同富裕水平的社会空间模型,并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个体资本总量与社会阶层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能有效增加个体的“资本”资源,但数字鸿沟的存在会扩大阶层差距、加重社会整体的不平等程度,从而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数字劣势”群体主要是普通阶层,表现为西南地区的年长农村女性。因此,在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需要改善数字劣势群体的网络接入状况与“信息惯习”,通过有效的数字支持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追溯了社会资本的社会学起源和经济学起源,对社会资本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社会资本的性质和结构,在微观和宏观上对社会资本的测量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的运行效度与进城农民工就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发 《经济师》2008,(2):77-78
文章以社会资本为理论视角,在对社会资本运作基础的研究上,构建了社会资本运作场域的三维模型,探讨了社会资本究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作用以及影响其功效的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进城农民工的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运作状况以及影响进城农民工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中国社会资本特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社会资本”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提出并运用于社会学研究之中。社会资本理论一经提出,便成为研究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大大拓展了社会学家与经济学家的研究视野。对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发展具有原创性贡献的学者主要是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詹姆斯·科尔曼(Jam esS.Colem an)以及罗伯特·普特南(RobertPutnam)三人。1.布迪厄。1980年,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个概念。他将…  相似文献   

11.
在可控、理性的"新常态"的经济模式下,城市居民时尚消费是社会理性选择的结果,呈现出传统意识与现代观念碰撞的时尚消费性别差异、阶层认同与身份建构表达的时尚消费惯习区隔,以及社会资本与生活网络影响的时尚消费文化多元等新特点。而城市居民的时尚消费的解释研究发现,性别为女性,社会性别观念越传统,阶层认同越高,社会资本越高的城市居民时尚消费观念越强,行为越多。树立积极健康时尚消费观念与行为,应从性别文化、社会政策以及道德教育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民间借贷行为划分为民间融资决策和实际融资额两个连续过程,通过田野调查分析方法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着重从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维度和信任维度,考察了不同宗教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社会资本对民间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宗教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在民间借贷行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① 由于穆斯林的社会资本是建立在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彼此信任上,而该地区非穆斯林的社会资本主要表现在以家庭为基础的亲友关系上,这使得社会资本对穆斯林民间借贷行为的影响更加明显.伊斯兰文化是穆斯林地区主要的宗教文化,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其他穆斯林地区的民间借贷问题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行动者展开着各种资本的博弈.通过在学校这个特殊的场域中的斗争,行动者的资本在发生着变化.但,这种变化是非常有限的,学校教育扮演的更多是文化特权再生产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转型视角对农民工问题的解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从农民工劳动契约的社会整合机制来说,原来单位制所承担的经济与社会整合功能的统一随着单位制的解体而弱化,其后果是原来单位内可以化解的劳动争议爆发出来;发挥有机整合功能的社团组织和职业共同体的缺失,导致农民工的组织维权更多的是采用基于血缘、地缘维权的方式.其次,是契约环境的转型,即从熟人社会的契约环境向陌生人契约环境的转型,其困境在于熟人社会的"场域"缺失与关联博弈的断裂,导致契约的社会声誉机制弱化.第三,从农民工社会资本利用机制来说,是从完全依赖"强关系"网络而生存,转向更加重视利用"弱关系"网络中所蕴含的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新浪微博的数据,通过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微博用户的主动行为和真实世界中的社会资本对其微博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微博用户的主动行为和线下社会资本对其微博社会资本都有正向影响,且线下社会资本的影响较大;线下桥接社会资本对微博纽带社会资本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学习场”结构与空间中的创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分析战后区域发展思想从"增长极"到"创造场"转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场"的概念,认为"学习场"以"学习"为核心,以"场域"为基石,以"惯习"为中介,并以新经济地理学的三个重要方向:尺度地理学、关系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以Storper的"技术-组织-地域"三位一体思想为核心,整合"行动者网络"和"创造场"两种概念工具,旨在调和创新地理研究中地理接近、关系(组织)接近和制度接近之间的争论,从而为分析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的空间化学习创新提供一个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7.
公园城市理念是生态文明时代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价值位序,实现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关键抓手,其本质是通过科学合理配置生态资源、社会资本等发展要素,实现生态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和治理价值的多维整合与裂变,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与系统性工程。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模式与结果的形成发展受到资源禀赋、行为主体及相关制度的多重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自然场域、人民场域、经济场域和文化场域等不同类别的价值转化场域,分析了可能的导向模式和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概念是社会学借鉴经济学资本概念而创立的一个新的概念,但是这一概念的形成却带来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难题。不仅要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社会资本概念的科学性,而且还要从经济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与农民工职业搜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智勇 《财经科学》2005,(1):118-123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社会学、人口学、劳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从各自的角度对目前农民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借助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在职业搜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期最优工资水平不变的假说,说明了社会资本在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的作用及局限.  相似文献   

20.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人类因应生存环境、性别与形体、生产与生活、军事与战争等方面的需要,人类从色彩、搭配、样式、形制、色彩、纹饰以及穿着方法等创制了千姿百态、丰富多样的服饰.服饰成为人的一种装饰,彰显着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服饰彰显的价值需要表达是社会各阶层在各自生活场域中自觉的,亦或不自觉的惯习使然.服饰诠释职业、地位、身份,是彰显社会地位的需要,社会分层的文化符号.社会阶层也以服饰彰显的价值需要表达去规范社会角色扮演的社会分工和责任.中国服饰彰显的价值需要表达更多内化为精神意涵的敬仰与社会身份认知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