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向真 《时代经贸》2012,(10):205-205,208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拉动自身需求到开放国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方面做出了许多重大举措,而这些措施又从实践中被证实是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综合均衡发展、更主动地融入全球亿化经济体系中,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我国自1998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经过了十多年实践证明,该财政政策在运行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现在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的限制,原先的财政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中国的经济需求。本文将对现有的财政政策体系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新时期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探讨如何对现有政策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
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欣 《当代经济》2010,(15):110-1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有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利用财政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来建立一个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本文就这个问题首先介绍了财政政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制约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财政因素,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财政政策.通过这三部分的分析,以期对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自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开始积极主动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消费需求始终是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实际中,财政政策对于消费需求的调控效果并不明显,对投资和消费的带动作用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财政政策工具使用上存在偏差,以及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所导致的.因此,在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将调控重点转向扩大消费需求,通过使用"差异化"政策、优化支出结构、完善税制等手段刺激居民消费,真正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4.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中国因此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此拉动内需,缓冲外围需求下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2009年物价水平也快速攀升,2010年到2011年维持在高位运行,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本文从货币供给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国际游资在大宗商品市场的炒作等方面探究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率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陈金先 《经济师》2011,(7):139-139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市场营销理论有了广阔发展。市场营销理论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教学系统体系,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市场营销人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高速发展的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现有的《市场营销学》课程从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考核手段等都已不能适应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的需要。因此,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进行系统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后金融危机时期提高积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抵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重大冲击,2008年底我国开始调整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积极财政政策中国债工具和转移支出工具及税收政策的有效性不足,如何从完善现有政策和调整宏观政策两方面提高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由于在终极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同属国家的需求管理政策,因此可以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的要求,进行合宜的搭配组合。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四个阶段,并总结政策组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经验启示的基础上,根据“十一五”新时期的时代背景要求,分析了如何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双稳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等问题,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近3年来,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风险也逐渐凸现出来.在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应积极有效地防范财政政策的风险一是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上要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二是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应从拉动需求转移到改善供给上来;三是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注意协调配合,同时要注意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及经济制度的密切配合,并处理好财政政策作用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财政政策导向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彬 《经济问题》2005,(5):70-72
近年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积极财政政策也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性。因此应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导向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拟从我国近年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分析出发,阐述了当前调整财政政策导向的必然性,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0.
1 十年回顾 阶段一:刺激需求.加大投资自1998年至2006年,我国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在这段时间中,有效需求不足,居民储蓄逐年增加,毫无衰减的现象,而相应地,投资与储蓄呈反方向变动,投资不足,仅在房地产等几个少数的行业中出现了"热投资,"但是这种"热度",呈现出来的是只是经济泡沫现象.政府为了增加国民收入,刺激需求,实现民间的繁荣投资,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府拨款建设了许多工程,并且央行连续八次降息.但是,从2006年10月份开始,我国储蓄存款出现了自200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根源是现有生产能力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企业缺乏市场开拓能力。自1993年以来,我国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普遍出现。到目前为止,一些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闲置。同时,我国生产能力严重闲置的产品,恰恰是进口量较多的产品。当前我国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也就是说,我国经济一方面确实出现了部分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能力闲置的问题,另一方面,从进口强劲这一情况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产品在国内供不应求、必须依靠进口的一面。我国所面临的市场形势从总体来说是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供给不能适应需求,产业没有竞争力,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因此,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是改变我国产业不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影响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把产业结构升级放在结构调整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2.
王立成 《经济师》2002,(7):43-44
我国自 1996年以来 ,经济呈现出通货紧缩的态势 ,政府一直在做着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努力。对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情况 ,国内学者和西方有关理论 ,大都是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解释 ,而很少涉及其产生实质和根源。文章认为只有从利益分配的对立和收入分配不平等方面来分析 ,才能深层次地解释供需脱节、通货紧缩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1997年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拉动了国内投资需求,刺激了经济增长,对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本文测算的结果显示,国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自1997年以来呈逐年递增趋势,即从1997年的8.83%递增到2000年的12.23%;但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是,国债的大量持续发行亦对民间投资形成"挤出效应",部分构成了经济增长的抵消因素.国债政策怎样在对经济增长的正负作用之间进行平衡抉择,文中提出应进一步优化政府投资结构,鼓励、扩大民间资本投资,完善政策配套手段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我国财政理论及其框架的创新与发展,进而分析了财政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一系列发展和转变,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与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调节体系中的政策走向和作用,说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要有利于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健运行,应对来自外部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准确把握其中的核心因素,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对于保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增长,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宏观调控的分析框架、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金融监管的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范式调整、资本市场发展等六个方面,对此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5,(8)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自2003年起国家陆续实施了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这些财政政策的推行,不仅促使农业更好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粮食增产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些粮食生产利益补偿财政政策,平衡国家粮食安全与财政对农支出依存关系,文章以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的理论依据为切入点,分析利益补偿的必要性和立足点,进而有效发挥政策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7.
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理论上探讨了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效果,为政府在寻求经济增长与发展进程中,如何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状况有效地运用和调整财政政策栽体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认为,我国在“八五”期问,应采取“松紧结合”的财政政策,即在保持现有的总体税负水平和支出水平的同时,实施倾斜性的财政投资和税收支出政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的人事劳动关系逐渐从政治关系转变为经济关系,从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平等的契约关系,现有的人事档案工作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因此,对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优化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我国财政改革、财政政策演进历程,揭示了财政政策演进规律,探讨了财政政策宏观调控实践经验。研究发现:首先,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财政政策从概念认识、实践启动、到运用技术日臻成熟,走出了一条缓解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稳定、调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化解民生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的独特之路。在这一过程中,财政政策更加注重供给管理。其次,在当前体制转轨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突显出公共性和体制转型双重特征。最后,面对未来,我们需要在财政政策如何更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财政政策目标如何更聚焦于未来发展战略,如何推进财政改革以确保财政政策调控更具效力等方面总结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目前 ,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障碍是有效需求不足 ,为此 ,中央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并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调控经济运行。但由于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短缺”状态 ,许多宏观政策包括税收政策 ,其目的是防止过渡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控制投资和消费 ,防止经济过热。本文分析了在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效果不够明显的背景下 ,提出了调整现行税收政策的建议 ,以适应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