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杨皓翔 《新西部(上)》2009,(9):141-141,129
外来语大规模进入汉语,主要经历了三个时间段.各时间段在外来语的引入、汉化也有着不同特点,折射出汉民族在与外来文化交往中心态的变迁历程:由保守民族意识下的文化优越心理,到对西方经济和科技的文化认同,再到向往西方物质文化生活而产生的文化仰慕.  相似文献   

2.
法语和英语作为世界性通用语言,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简明阐述法语语言在我国逐渐上升的地位,从语言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法语语言和英语语言对汉语语言环境影响:英语外来语对汉语的影响如同潮水般席卷而来,法语外来语对汉语的影响就是细雨,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3.
现代外来语进入汉语后,对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外来单音成分的语素化、汉语词语的词缀化和汉语句法结构的改变三个方面,分析英语和日语中的外来语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外来语进入汉语后,对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外来单音成分的语素化、汉语词语的词缀化和汉语句法结构的改变三个方面,分析英语和日语中的外来语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英语重叠词与汉语联绵词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音是构成有声语言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讲究音韵美是英、汉等语言写诗作文的必要条件,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导致了人类语言形式的千差万别.然而,英语重叠词与汉语联绵词从构词和音韵表现力方面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通过英语重叠词与汉语联绵词在构词、造句等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作为表音文字的英语与作为表意文字的汉语在构词的动因和目的方面以及在写诗作文的语篇功能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文体学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外来语是日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英语占所有外来语的80%以上。因此,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日语中的英语外来语的语言特点对于学好日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日语中的英语外来语的语音、词形、词义和词类等方面展开讨论,以帮助日语学习者掌握这类词的基本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日语中,有很多独有的和制外来语复合词,虽然形式上保留了外来语的特征,但是外国人读来难以理解,是日本人独创的词汇。本文分析了这种和制外来语复合词的成因,提出了二次认知的假设,从而可以进一步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探求文化差异对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婷 《新西部(上)》2007,(11):234-235
为了能够使句子更加灵活、生动、具体,同时又富于音乐之美感,该文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汉语拟声词进行更加细微、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汉语拟声词的词形构成及其语法功能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在词形构成方面,它可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词.在语法功能方面,它可以修饰、说明和补充其它的词,也可以接受其它词的修饰、支配和说明,也可作句子的独立成分或复指成分,可以说它是一个万能词.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时代,中西文化相互渗透,外来词相互借用,在使用网络语言时,我们要树立法制观念,完善管理机制,倡导正确的语言观;统一审定并规范新词的翻译,促进翻译规范化和统一化;加强语文教育,正确引导语言的使用,促进汉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不同的语言相互接触时,不同的文化交流也随之进行。伴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外来语也会逐渐地与民族语言融合,成为民族语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外来语,也称措词,指民族语言中从外国语言或其他民族语言吸收过来的词。外来语进入汉语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表达新概念,新事物的需要。当一种语言没有现成的方式来表达外来的新概念、新事物时,就把外来语词吸收过来,并使它符合本民族语言的语音和词汇结构。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在其《语言论》中曾讲过这样一段话:“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  相似文献   

11.
外来语在日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现代日语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随时代发展,以时以势,其表记方式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变化特征。笔者试图结合实例,对日语外来语分阶段进行历史性综合考察,对其表记特征的嬗变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2.
路畅 《魅力中国》2010,(26):230-230
本文从网络语言同现代汉语、外来语之间密切的联系,来探讨它们之间交融的关系,使人们对网络语言有更全面的认识,拟从网络语言自身的特征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网络语言的交融性的探讨对于了解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加强对网络语言的整理、研究,并引导其健康、规范地发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白色"作为英汉民族共同的基本颜色词之一,大量出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它在习语中的文化内涵直接反映了英汉两种文化的异同。本文分析了"白色"在英语习语和汉语成语中的文化内涵,并分析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原因,对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盛楠 《魅力中国》2014,(18):167-167
汉语和韩国语是属于不同的语系语言。但由于历史上两个民族的深厚渊源,两种语言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密切联系,现代韩语中基本上还有50%以上的词语借用汉字词,很多韩国语音节在发音上仍然保留了中国古代汉语语音的特点。由于两种语言发音相似,韩国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声母、韵母、声调都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将指出韩国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声母、韵母、声调方面的普遍难点,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幻象     
去年年底,一则据说是来自新美国媒体的消息,引发国内诸多文化人的感慨。据说,到2010年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汉语外来语突破1000条,包括“不折腾”、“人肉搜索”、“三俗”等在内流行语均被牛津收录。然而,新词在牛津词典“席不暇暖”,旋即就有专家指出,所谓新美国媒体消息,其实来自国内媒体发表的厦门大学副教授文章,根本就是乌龙一场,该副教授也表示,是翻译出了误差。  相似文献   

16.
韩宁 《中国城市经济》2010,(7X):181-181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表达颜色的词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但是英语和汉语在色彩词的使用方面存在许多差异。本文旨在描述分析汉语颜色词与英语颜色词的不同之处,以及这些差异可能在英语学习方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隋小凤 《魅力中国》2011,(15):99-100
中古汉语主要指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时期的文献语言,在这一时期,无论语音、词汇,还是语法,汉语的面貌与之前之后都有一些不同之处,上古汉语的大多数语言形式延续到此期,近代汉语的某些语言形式在此期开始萌发,还有一些语言形式则为此期所特有。中古汉语以其口语化的特色在汉语史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无论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都不断拓展提高,出现了可喜的成果,但仍然有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中动结构式在英语、德语等语言中广泛存在,是动词中的一种特殊构式。它的特殊和复杂性一直是中外语言学界研究的焦点。研究表明,汉语是一种动词型语言,汉语的动词语义功能强大,因此,“汉语中同样存在中动结构论”历来是专家、学者们跨文化语言对比英语中动结构的一个讨论焦点。通过以分析语言学界强调汉语中动结构式的研究为出发点。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中国国内语言学界汉语“中动结构式”研究的发展情况以及肯定和否定该理论的主要代表学者和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欧洲历史上发生过三次"汉语教育热",这三次汉语对欧洲理解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是民族交往的一种方式,也是全球化的重要手段. 纵观历史发现.当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交往时,不可避免地在语言上产生了接触.语言接触可以说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碰撞的结果,语言接触就会有翻译、语言教学、语言研究等语言活动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王天骄 《黑河学刊》2011,(9):90+93-90,93
读懂汉字,就会读懂中国。象形是汉字第一属性,汉字是单音字,汉字的表达又是内向的,汉语由字、词、句三个阶次组成,作为汉语句型,排比、转析、短句。汉字构成了汉学、国学。对外汉语教学是立足汉字的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