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用人标准改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将面临挑战。在求职大军中,"90后"毕业生已陆续加入其中,并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主要力量。本文首先分析"90后"高职大学生的成长背景与特点,全面了解其整体就业现状,从就业满意度出发提出人才培养的策略,旨在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为年青学子构建较科学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2.
与新千年同进步入不惑之年的虞女士怎么也没想到,曾经工作了几十年的工厂倒闭了。签了协保回到家的虞女士一下子从“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这种突然的转型让虞女士一时无所适从。女儿还在中学求学,丈夫单位效益也不好,眼看生活就此陷入了困境。茫然失落的虞女士只能选择再就业。在单位里干了几十年员工作的她把就业的目标单一地锁定在秘和部门员上。 相似文献
3.
4.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多种措施促进学生的就业,通过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得出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自负心理、自卑心理、急躁心理以及从众心理误区,通过认识自我,定位准确,主动出击、敢于挑战,正视现实、积极向上及冷静思考,探索自我培养良好的心理特征,以便培养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积极就业. 相似文献
5.
高伟庆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5)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很多.其中择业心理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及时了解毕业生毕业选择、就业意向以及求职的看法是促进高校更好的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前提和基础,从根源本质上分析当前毕业生择业难的原因,从而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困境提供合理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分析大学生就业观中的自我认识定位能力不足、抗压力能力较弱,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就业价值取向偏离等问题入手,运用情商管理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客观与主观因素,并对加强大学就业观情商指导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改进建议,对90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具有一定的教育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慧君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7,(16):187-187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现今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面对日益发展壮大起来的独立学院,他们的毕业生将走向哪里呢?本文从大学生择业心态的角度,浅析独立学生大学生如何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8.
9.
10.
山东省平邑县对换届选举后的360名“村官”进行业务培训。请来专家对农村工作所涉及的财务管理、农民负担管理、依法行政等各方面进行了讲解:图为“村官”们在接受廉政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偏小就步入社会,面临着社会经验、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严重不足的问题。而且这个年龄阶段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走向成熟期阶段,择业心理处于波动状态,如果缺乏正确和有效的就业和择业观指引,初入职场往往无法正确处理和对待各种矛盾和心理冲突,造成心理困扰,甚至影响到一生的职业生涯和规划。本文对学生就业和择业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及就业和择业能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关小燕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3):124-125
论文对“95后”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源进行分析,并设计个人就业信息化模型,尝试通过此模型让其在“慢就业”过程中趋利避害,尽快进入就业状态。 相似文献
14.
15.
2001年1月19日,《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变革了存续半个世纪的单一模式。对军转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对国家来讲,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解决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个人而言,既从政策制度上有了必要的保障和优待,又有利于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16.
“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委组织部为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轮流选派组工干部下基层,通过“三沉”促组织工作“出”成果。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与张某是同乡兼同学,热恋多年后于2002年10月摆宴请乡亲们喝了喜酒,算是结了婚。一年后,两家共同出资为我们购买了一处房产,但是房主只写了他一个人。又过了一年,儿子出生了,为给儿子报户口,我们才于2005年元月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再后来两个人共同奋斗:奋斗来奋斗去,钱包鼓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数量的逐年递增和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理问题日趋显著。本文以民办高校为例,主要针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及就业方面呈现的突出性心理问题给出自己的几点见解,帮助民办高校大学客观分析问题的存在的根源,使其能正确对待问题,及时走出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不就业”的争论:有的人认为,大学生就业就是难,从招聘会上出现的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争一个工作岗位的现象来看,就印证了这个观点:也有的人认为,我国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多达八百万个,而大学毕业生不过五六百万,只是由于大学生择业观念陈旧,好高骛远,挑三拣四,不去就业,从而形成了“就业难”表象。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容乐观,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国家要在宏观层面保证就业质量提升,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作用;学校调研市场,合理设置专业,加强技能教育,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