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网络不只是沟通的媒介和桥梁,它也涉足大学生的幸福观领域.科学利用网络的功能,充分发挥网络的巨大潜在优势,在享受网络的过程中,通过道德的力量来逐步树立积极的幸福观,使大学生能够利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氛围和感化育人的高校教育平台,把道德内化于自身,自省自律,自尊自强,在道德养成中细化道德认知,提升道德水准,提高幸福指数,构建科学幸福观,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无记名问卷和个别访谈两种形式,得出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呈现出多样性、包容性、开放性的特点,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缺乏自律性、从众性、缺乏持久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大学生道德实践水平的有效措施,这都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水平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5.
雷锋精神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道德感召力,就在于它是引领道德风尚的一面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象征,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特征和追求.针对少数大学生网络公德意识和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要以雷锋精神引领他们的网络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入手,分析其不良网络行为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校大学生道德现状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准确把握当前高校大学生道德现状及特点。对于高校把握德育工作切入点,提高德育实效,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部分高职学生有对网络的依赖性,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少高质量陪伴,缺乏内在需求,在日常生活中被过度要求和约束的结果。这种网络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线下人际交流,同时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规则意识较弱,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学生的这一问题,开始强化对学生网络依赖的干预,但是在具体干预过程中却存在学校对网络信息的约束力度不足、教师对学生网络依赖干预角度单一、学生自身的调节与控制能力较差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高职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网络依赖造成的问题以及高职院校干预学生网络依赖的现状,探索缓解高职学生网络依赖的方式,以期减少学生的网络依赖,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思维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为例,互联网道德舆情思维就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作为信息传递最快的媒介之一,对价值观树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道德舆情具备情绪化、多元化、冲突化的特点,这给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的难题。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道德舆情成为时代考量。本文以网络道德舆情为切入点,探析网络道德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讨如何在网络道德舆情中推进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10.
黄鑫 《现代经济》2007,(6S):94-95
信息时代网络迅猛发展,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网络的开放性、高信息量性、及时性在不断丰富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的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研究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文章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出发,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应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完善网络法律和伦理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但同时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断受到网络的冲击,道德意识方面面临着来自网络的挑战。论文在分析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影响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高校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网络迅猛发展,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网络的开放性、高信息量性、及时性在不断丰富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的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研究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愈发激烈,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财务智能化的普及让传统会计核算人员大量淘汰,因此,财务人员也不得不进行角色转型。业财融合是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能够让业务与财务人员同时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提高员工的参与感与归属感,很好地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社会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网络道德状况,对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大学生上网状况调查和存在问题出发,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引领和提升作用。论文在深入分析道德内涵与我国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以提高大学生的良好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对促进其全面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大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态度。结果表明:有40%的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没有明确的反感,70%左右的学生认为是否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是无所谓的问题;大学生把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更多地归因于环境原因;上网目的与大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态度有显著相关;上网工具、平均每日上网时间与大学生对是否需要遵守网络道德的态度有显著相关;性别与大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原因的认定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省10所本科类院校为样本,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网络参与过程中存在不道德网络行为,参与的比例较高,存在知行偏差,而同侪对大学生的网络参与有深刻的影响。针对这些现状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增强主体意识,建立自律团体;创新教育方式,促进知行合一;加强法律保障,提高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要求我们必须构建新的德育观念;制定科学的道德教育内容;完善道德评价机制;优化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不顺利,给高职大一新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社会转型时期,数字化生活环境下,他们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无法完全自理生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丛,不适应相对宽松和较为自由的管理模式,不适应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产生环境适应、独立生活、人际交往、宽松管理、学习考试、自我实现等诸多方面的心理适应困难。文章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从大一新生主观努力和家庭指导、学校教育、社会帮助三个客观方面对应对大一新生心理不适,协助他们顺利度过心理断乳期提出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