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中国经济迅猛增长对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多年的持续发展,使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石油进口一直保持在约7000万吨左右。目前中国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总量的40%,约每天60万桶。2004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据专家估计,我国石油供需缺口2010年为1.2亿吨左右,2020年为2.1亿吨左右,我国对国外石油的依存度将由目前的30%上升到2010年的40%和2020年的50%。  相似文献   

2.
最近,国际能源署发布信息,指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对此国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纷纷予以驳斥,对该组织发布的能源信息的可信度提出怀疑,中国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也正式向世界发布中国能源消费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还不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3.
卞琦娟  孙鹤 《经济论坛》2005,(23):58-59
一、中国能源现状与石油安全分析 1.能源产量迅速增长,能源对经济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但需求增长压力依然很大。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能源产量逐步增加,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从改革开放到目前,我国能源供需变化大致分3个阶段:1阶段为1978~1996年,经济发展拉动能源消费迅速增长,能源短缺严重,严重制约经济发展。2阶段为1997~2000年,经济增长相对平缓,能源消费总量没增长,反而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中国能源报联合主办,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协办的2011中国能源经济论坛于2011年1月8日下午在人民日报社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论坛主题是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战略与展望。来自国家能源局、人民日报社、国务院  相似文献   

5.
李艳梅  杨涛 《财经科学》2012,(3):109-115
产业结构是影响中国能源消耗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本文首先回顾总结了1952年以来随着产业结构演进,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总体和阶段性特征。然后将1987—2007年作为样本期,以投入产出方法为基础,构建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效应进行计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1987—1997年期间,产业结构变化因子是促使能源强度降低的因素之一,而在1997—2007年期间,产业结构变化因子却成为促使能源强度上升的唯一因素,正是由于产业结构变化的逆向影响,致使1997—2007年的能源强度下降甚微。由此可见,未来中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中国澳大利亚贸易与经济框架》签订以来,两国经贸合作更加紧密,双边贸易迅速增长,贸易领域不断拓宽,中澳贸易总额从2006年的135.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03.9亿美元,增长了50.36%;2008年又创下272亿美元新高,比2007年增长33.6%。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澳大利亚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能源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万元GDP能耗由1980年的7.98吨标准煤降到了2003年的2.6吨标准煤,下降了近2/3。正是由于这个进步,中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我们在看到这个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的巨大差距和能源短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等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07年1~10月份,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48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7%,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全年将达2000亿美元以上,中国分别超过日本和加拿大,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国和第一大进口国,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综观2007年,中美贸易关系发展并不是那样顺畅,人为的  相似文献   

9.
毛丽冰 《经济》2013,(7):46-49
自2011年9月上任以来,国际能源署署长范德胡芬(MariavanderHoeven)女士每年都会来到中国。她关注全球能源经济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她希望创建一个新的全球参与制度,引入新的能源消费国。4月初,范德胡芬提出要加强与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包括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印尼、墨西哥和俄罗斯7个国家。5月29日,范德胡芬飞抵中国,第二天在上海参加了"2013上海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与产业发展论坛",随后,抵达北京。《经济》记者围绕国际能源署对新  相似文献   

10.
张健 《经济月刊》2012,(7):131-131
近日,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2012(部分)合作伙伴与媒体圆桌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办,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全球智库能源环境咨询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承办,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环资司、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国家信息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政府机构及高校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能源供需情况1.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耗据统计,法国1997年的能源生产总量为1.157亿吨标准石油,能源自给率达49.6%(1973年只有22.5%人全年发电量为4500亿度,其中核电占78%(3744亿度),水电14%(672亿度),火电8%(384亿度)。1997年,法国的能源消耗达2374万吨标准石油。自1973年以来,能源消耗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煤炭减少了近7/10,石油减少了近3/5,天然气几乎翻了一番,电却增长了5倍。目前,法国的能源供应十分稳定,尤其在电力方面不仅可满足本国的需要,而且每年向意大利和西班牙等邻国出口650亿度电(约150亿法郎的收…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是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0周年,两国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我国海关统计,2007年1-10月,中俄双边贸易达到393.5亿美元,同比增长41.9%,其中中方对俄出口234.3亿美元,增幅83.1%;中国自俄罗斯进口159.2亿美元,同比增长6.7%。俄罗斯成为中国第8大贸易伙伴。而根据俄罗斯海关统计,中国已成为俄第3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3.
环球     
《环境经济》2008,(6):9
巴西甘蔗成继石油排第二位的能源来源巴西能源和矿业部下属的能源调查公司5月8日公布的研究报告表明,甘蔗及其副产品在巴西已经成为排在石油之后的第二大能源来源。根据这份报告,2007年甘蔗及其副产品在能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效率大大提高,其能源消费强度从1978年的17.32降低到2003年的1.46,降幅超过10倍以上。文章运用Zhongxiang Zhang对Park的能源消费效率分解修正模型,分析了1995年~2003年产业结构因素和真实能源消费效率因素对总体能源消费效率提高的贡献度,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995年以来中国能源效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各个产业部门真实消费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每10年翻一番。然而,从总体上说,如此辉煌成就的取得依赖于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CO2排放国,呈现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特征。为此,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要提高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能源的利用效率,努力降低CO2排放量;二是要进一步开发清洁能源,以实现能源结构调整;三是要发挥财政和金融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四是要树立低碳经济意识,努力实现人们能源消费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能源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美国一直是"新"型能源方面先驱者,首先商业化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和核能。其能源结构演进过程和规律,对我国未来能源结构演进最具有参照意义。美国的能源结构演进可以简单总结为,1885年煤炭取代木材成为主要能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石油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需求迅猛增扎,并穿越经济周期,于1949年超过煤炭成为美国第一大能源。在开发石油的过程当中,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天然气,廉价、充足的天然气在长输管道建立起来之后,需求迅速释放,成为继石油之后的穿越经济周期的能源,于1956年超越煤炭成为美国第二大能源。与此同时,20世纪60年代煤炭也开始复兴,两次石油危机也巩固了煤炭复兴的地位,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最终和天然气接近。核电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核电成为化石能源之后的第一大能源。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经济视角》2011,(6):11-11
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近日表示.总结风电发展经验.未来我国将不再一味发展大型风电基地.也鼓励分散式开发。他还表示,海上风电既是国际能源开发的潮流.也是中国风电未来的开发重点。  相似文献   

18.
足够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952~2004年中国能源强度值在经历了长期而波动的高值状态后,从1977年开始逐年下降,能源强度值在1991年降至0.30tce/103yuan水平以下,到2004年仅为0.16tce/103yuan。作者分析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GDP、能源强度值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各产业能源强度、中外能源强度、中外能源消费结构、中外产业结构对比,揭示了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过高及其过半的产业比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都是中国能源强度值过高的根本原因。但是通过对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强度要强于第三产业。因此,作者指出,在以经济目标为首要任务的现阶段,解决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应放在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的降低,以及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适当转移。  相似文献   

19.
以1994—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的采掘、制造、电力和建筑业四大行业的能源消费强度的数据,运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将我国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总强度分解为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两大因素,并分别研究了煤、石油、电力3种能源消费强度的2因素分解贡献值比较,和4行业间的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的贡献份额比较,给出了降低第二产业四大行业能源强度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能耗和能源密集型产品贸易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误差修正技术对我国1997-2007年能源消费和能源密集型产品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997-2000年,存在能源密集型产品净进口和煤炭消费间双向因果关系;2001-2007年,存在煤炭消费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间双向因果关系.此结果反映出我国能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结构对能源投入的依赖性,同时说明外国需求拉动可能是加剧我国近年能源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