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兖州煤业),是中国煤炭行业第一个同时在境内外发行股票的企业,也是第一个在海外全资收购并经营煤矿的中国企业。兖州煤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弘扬优秀质量文化、培育卓越质量理念作为培育品牌、构筑优势的有效载体,初步锻造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兖矿煤”产品品牌和“兖州煤业”企业品牌,搭建起了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推进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2.
事件营销:蒙牛品牌快速成长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世富 《企业研究》2005,(10):19-21
6年前的蒙牛一无所有,6年后,蒙牛的年销售额就从最初的0.4亿元飙升至2004年的95亿元,在中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为第1位,成为了中国市场上一头真正的“猛牛”。当然.蒙牛品牌的快速成长是多方因素综合的结果。纵观蒙牛品牌6年的成长之路,我们可以发现,营销在蒙牛品牌的速成过程中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它对事件营销的娴熟运用,可以说是成就“蒙牛速度”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信息》2012,(8):124-124
近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东风品牌以420.25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位居品牌榜第35位,较去年的品牌价值提升39.3%。据悉。今年的排行榜是世界品牌实验室第九次对中国品牌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该排行榜是基于财务、消费者行为和品牌强度综合分析而获得。  相似文献   

4.
2006年初.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最具价值驰名商标排行榜”,荣事达品牌以26亿价值位居百强第54位。这个在中国家电行业中从小到大.从借牌到创立名牌的企业,究竟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5.
《巴蜀质量跟踪》2002,(1):50-52
1995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个年度研究报告在国内首次提出:我国企业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如今7年过去,当第七个年度品牌价值报告出台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品牌竞争,在我国已经出现了质的飞跃: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已经实现了由产品品牌向公司品牌的过渡:品牌内涵加深,迎接WTO挑战潜力增强。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意味着竞争力,意味着市场优势。无论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还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拥有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站得稳、打得响的品牌产品.将对其发展和进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最近,笔者对淮安市品牌建设情况做了一次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品牌建设工作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苏子 《东南置业》2006,(11):53-53
“一招先,吃遍天”.“奥林匹克花园”品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运用同一品牌和同一模式在备地进行复制,并取得成功。如今,奥林匹克花园已是中国房地产界的一个大家族。作为中国连锁地产的老大,奥林匹克花园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期,据第四届中国市场品牌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新飞一举荣获2006年度中国冰箱产品用户满意度第一品牌;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消息,新飞公司又一次入选2006年度中国制造业500强。同时,在中国品牌研究院8月份公布的首届省标志性品牌名单上,新飞成为河南省的第一个标志性品牌!  相似文献   

9.
近3年来.Esprit中国连续保持了50%的增长,并且在大陆已经拥有超过300家门店。除了上海,北京、大连、广州4个开展零售业务的城市以外.还迅速开发了深圳、成都、武汉、西安、温州、杭州、南京、天津等上百个特许经营城市。作为一个时尚服饰品牌.Esprit 1992年才借道香港进入中国大陆.营销投入在同类品牌中并不算太多,那么她迅速发展的动力来自何方呢?  相似文献   

10.
开场白:8月7日,第四届中国品牌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年份,中国社会迫切呼唤一种“归位”精神来引领企业,向全社会释放出冷静和理性的信号。跨越是回归后的质变与爆发。本届中国品牌节的目的是成为中国自主品牌“归位”与“跨越”的精神坐标和时代见证。此次品牌节安排了一系列活动,从低碳经营、品牌回归、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等多个热点问题着手,结合国家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及产品品牌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度剖析、寻找中国企业品牌在新形势、新经济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为中国品牌的发展谋划未来。下面我们请在品牌中国高峰论坛上演讲的几位嘉宾谈谈他们对品牌发展战略及品牌回归与跨越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说中国应该走一个品牌化道路.应该变成一个自主创新的基地.但都忽略了一个前提.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阶段性的.由此制约了我们生产和发展的能力。实际上谁不想拥有自主品牌?谁不想成为自主创新基地?我们一定要看到知识作用的凸现.不能只是讨论中国要不要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2.
1996年.中国白酒业诞生了一个新品牌——今世缘。 十年来,今世缘品牌由弱到强,逐渐成长为全国著名的白酒品牌——“江苏省接待用酒”、“中国缘文化代表品牌”、“中华婚宴首选品牌”,跻身“中国十大文化名酒”、“中国白酒十大创新品牌”行列。  相似文献   

13.
少年中国,英气贯日:浩瀚商海,强雄浮沉。 从1998到2007,“成长中国高峰年会”这个品牌性论坛走过的10年,恰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10年。如果说.改革开放的第一个10年主题是“思想解放和国门开放”.第二个十年是“体制改革和市场建设”,那么第三个十年.主题必应是”全民皆商和创业时代”。与前两个时代不同,第三个10年.是由下向上推动改革的10年。  相似文献   

14.
柳怪  远方图 《经营者》2013,(9):94-97
作为通用在中国的第四大品牌和上汽的第三个自主品牌,宝骏无疑有一个显赫的背景,但更难得的是他们丝毫不矫揉造作,而是认认真真地在造好每一部汽车。说起来可能有点不好意思,作为一个天天浸泡这个行业里的媒体人,我第一次注意到宝骏这个品牌,竟然是因为一个电视广告。  相似文献   

15.
创自主品牌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一个品牌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需要不断探索品牌定位.努力开拓市场渠道.积极构建营销网络.品牌规模和效益才能逐渐显现.,而要实现品牌的跨越式发展,仍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伊利品牌软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利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1983年郑俊怀受命做厂长时,总共只有41万元家当,职工76人.年利税4.7万元。是一组几乎可以忽略不记的数字。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企业在郑俊怀的带领下。有了超速的发展.从1993年至2003年的十年间,伊利从一个几千万销售收入的企业发展为主营业务收入62.99亿元的全国乳业巨头,居中国乳制品行业销售第一位。2004年上亿元.实现净利润1.53亿元。在前不久世界经济论坛(WEF)共同组织评估的“2004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中,伊利以127.87亿元名列第38位,进入了中国企业品牌价值排行榜的前列。  相似文献   

17.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6,(16):76-79
中国品牌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秤”时间回到25年前,当时的河北冀县暖气片厂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央视投放广告的企业,从此开创了中国品牌建设的一个时代。再往后,通过广告轰炸,燕舞收录机、秦池酒、爱多VCD等  相似文献   

18.
缘心 《中外管理》2007,(5):114-114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薛旭认为:中国70%的老字号在逐渐消亡.中国新品牌崛起的速度依然缓慢.前几年曾经处于大规模下滑的外资品牌.现在又东山再起。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国品牌存在的六大黑洞,对于中国企业来讲,认真思考这六大品牌黑洞.也就是明确2007年及以后中国品牌的发展和努力方向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家》2006,(1):154-154
“十一五”规划对于中西部企业有四大机遇和挑战.第一是国际化战略.第二是能源战略。第三点,“十一五”规划是环境和机遇的经济型战略.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搞经济发展.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第四点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过程中.企业如何提升知识,技术和品牌的自主发展力。  相似文献   

20.
福州第五届家博会于8月23日举行,共近300个品牌亮相,品牌企业多、大企业多成为本届家博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通过记者两天的走访,发现家博会在成功的同时却鲜有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面孔,这不禁让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我们的民族品牌就难以抢占市场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