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恢复出口退税后,骗税尾随产生。特别是1994年以来,虚开增值税发票及骗取出口退税活动屡禁不止,税务机关一直严厉打击。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局面并未获得实质性改观。目前,出口骗税活动又现猖獗动向,探讨税制和征管长效机制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出口骗税成因的前提下,从税制完善和加强征管方面,提出了遏制出口骗税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持 “双向治理”原则,既要对虚开发票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的涉税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也要对 为坚决遏制虚开和故意接受虚开增 故意接受虚开发票、抵扣税款的涉税违值税专用发票以及其他用于抵扣税款的 法行为依法严惩。各地要  相似文献   

3.
段文涛 《税收征纳》2007,(10):15-16
最近,由某市地税稽查局和公安涉税犯罪侦查支队联合查办,虚开货运发票金额近亿元的特大贩卖、虚开货运发票专案圆满告捷,芙蓉区、开福区和县人民法院分别对陈坤、黄元江等20名被告人依法作出判决:主犯陈坤犯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25万元;陈伟文、黄元江犯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罪,均判处有期徒刑4年,各处罚金8万元和10万元。其他15人均犯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罪,[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刑法修正案(八)》对涉税犯罪规定作了重要修改。取消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和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死刑,并将虚开不具有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功能的普通发票和非法持有伪造的发票等行为纳入到《刑法》中。本文在比较新旧规定的基础上,对新规定的出台背景、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新规定的对当前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工作影响做了分析。这同时也是对《刑法修正案(八)》涉税条款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2月20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遏制保险公司通过虚开中介发票非法套取资金行为的通知》,要求从源头上遏制虚开发票行为,标本兼治。由于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机构虚开发票非法套取资金行为屡禁不止,因此,保监会要求监管机构在检查保险中介机构虚开发票违规行为时,要延伸检查涉及的保险公司,查清套取资金去向和用途。  相似文献   

6.
一、《机动车发票使用办法》的出台背景机动车发票低开虚开的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纳入增值税抵扣凭证以来,虚开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案件时有发生,扰乱了机动车行业管理秩序,严重侵害守法纳税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进一步规范机动车生产、批发、零售全流程的发票使用行为,为纳税人提供便利化的开票服务,方便消费者使用机动车发票,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营商环境,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共同制定了《机动车发票使用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1年5月1日起试行,7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7.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抽象危险犯,其保护法益是国家税收安全而不是国家发票管理秩序。以该罪的性质和法益为基础对非传统虚开行为进行辨析:无货环开、对开行为不能简单地认定其有罪或无罪,而应根据开具税额的不同加以认定;有货代开行为不仅不构成该罪,也不构成行政违法;挂靠开票行为不构成该罪,若构成相应行政违法或刑事不法的按相应法规处理即可;变票行为不构成该罪,而构成逃税罪。至于该罪与其他涉税犯罪的关系,其与逃税罪区分关键点在于行为手段不同,在虚开行为间存在牵连关系时,二者可构成牵连犯;其与非法出售、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存在关联关系时可以构成吸收犯。  相似文献   

8.
《税收征纳》2006,(5):14-15,17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曝光“黑津冀”系列虚开发票案等9起涉税违法案件。  相似文献   

9.
在广东省深圳市国税局一间20多平方米的会议室里堆满了各种账册账页,粗略估计有几百本账簿凭证、10多万页,这些是"7·18"专案汇总资料的一部分。据办案的税务稽查人员介绍,成立专案组时向公安机关移送的复印资料就装了三、四十箱。正是从这些烦琐单调的数据中,稽查机关发现了涉案纳税人的骗税迹象,从而揭开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3.1亿元的特大虚开专用发票骗税案。稽查人员勾勒了一幅虚开骗税流程图。与先有订单再加工生产货物、然后出口的正常出口经营完全倒置,骗税者  相似文献   

10.
最近.江苏省徐州市国税局与公安机关联手,一举摧毁了一个涉税犯罪团伙,查获七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票公司”,共查获涉嫌虚开专用发票881份,价款5485万余元,税款857万余元,接受假增值税专用发票622份,抵扣税款897万余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盘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特别是新税制实施以后,个别税务干部抵御不住功名、地位、金钱、美色等诱惑,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诸如以税谋私、贪污受贿、参与出口骗税和虚开、伪造、倒卖增值税发票等违法违纪案件:各级税务机关已把税务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一些税务违法违纪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得到了应有的制裁。  相似文献   

12.
为打击不法纳税人利用开具“大头小尾”发票,转借、人开、虚开发票进行偷税,骗税活动,从1999年9月起辽宁省国家税务局试点推行使用剪贴式普通发票,到2003年1月1日止,辽宁省国税系统14个市在所有工业、商业、加工修理修配业均推行了剪贴式发票。剪贴式发票推行3年多来,有力地强化了税收征管,堵塞了普通发票使用环节的漏洞,增加了税收收入。提高了纳税人依法使用发票的意识,尤其是在遏制开具  相似文献   

13.
《中国税务》2009,(10):45-4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为加强部分行业增值税即征即退管理,堵塞税收漏洞,防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骗税等涉税违法行为,税务总局决定对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实施先评估后退税的管理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税收问题关注度的日益提高,税收热门话题此起彼伏,如何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妥善处置涉税舆情,成为摆在各级税务机关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当前涉税舆情的主要特点舆情主体由纳税人向税务机关转移。以前,处于一系列涉税大案风险中心的大多是纳税人,伪造、虚开增值税发票偷逃税等案件一直是将税收推入公众视线的主要推手。随着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逐渐提升和信息治税水平的不断提高,涉税舆情的主体逐渐由纳税人转换为税  相似文献   

15.
不能怂恿何谓“开票公司”?专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公司”是也。“开票公司”是典型的无场地、无资金、无实际经营的“三无企业”。这一特殊性质决定了“开票公司”往往生意兴隆,“一本万利”甚至“无本万利”。也许在有的人看来,“开票公司”纯属子无虚有,而实际...  相似文献   

16.
治理税收流失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征管工作的不断加强,偷税、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违法案件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和变化,呈现出由明向暗、由浅向深层次发展的趋势。因此,税务部门应加强对不法分子作案手段和特点的研究,摸清规律,及时发现并予以严厉查处,尽最大努力减少税收流失。  相似文献   

17.
对单个交易额的监控,是税务机关研究征税问题的焦点,利用“定额控税发票”可实现对单个交易额的有效临控,使用“定额控税发票!”,即方便广大消费者索要,又方便税务机关获得反馈信息,并可防止纳税义务人虚开发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发票管理办法等都明确地把接受虚开发票行为界定为虚开发票行为,司法机关也以此作为处理该类行为的依据。而这样的规定直接导致了理论界对有关虚开发票行为的理解发生长期的分歧与争论,也给行政执法实践和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惑,这样的立法存在诸多缺陷。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税收管理过分依赖于发票,导致有关发票的法律政策过于偏激。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尽快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19.
群文 《税收征纳》2009,(11):15-16
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限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既作为纳税人反映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会计凭证.又是作为购货方抵扣进项税额的合法证明。对购货方“非善意”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税务机关申报抵扣税款或者申请出口退税的,应当按偷税、骗取出口退税处理,依法追缴税款,并处以逃税、骗税数额五倍以下的罚款。但对购货方“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其涉税问题应当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20.
管强 《会计师》2006,(1):21-22
<正> 发票是我国经济交往中基本的商事凭证,是记录经营活动的一种书面证明,是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然而,应当看到的一个现象是,每年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十大涉税违法案件中,都至少有一半以上属于制售、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发票的发票违法案件,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制度设计上旨在加强财务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的发票制度与现行如此猖獗的假发票案件有何关系?发票税收制度的存在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我们有理由质疑发票税收的合理性。发票税收是否合理?我国现行的税收是主要依靠发票来承载和反映税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