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以来,外汇占款一直是我国货币供给的主渠道,但2015年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个季度出现净额下降,导致外汇占款不断下降。文章通过对2002~2015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外汇占款下降对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2011年开始,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较之前有所下降,央行更多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和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主动供应基础货币,大量增加金融机构贷款来补充流动性。未来央行应积极面对新的变化,构建新常态的货币供给机制,稳定市场的总体流动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央行数据显示,6月份新增外汇占款为1171.49亿人民币,在5月份的基础上下滑了144.14亿元。由于外汇占款可以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增加货币供给,外汇占款下滑也缓解了今年前几个月流动性偏多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在理论上,外汇占款主要通过影响基础货币来影响总体货币供给,进而影响物价水平。近年来外汇占款已成为国内流动性的重要来源。本文采用1998年1B至2012年10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方法、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检验了中国外汇占款增加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了中国外汇占款增加对货币供应量的正向影响较显著,以及影响的滞后性、持久性与稳定性特征,还揭示了cPI的变动主要来源于货币供应量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1998-2002年的大约5年时间内,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内容是反通货紧缩。产生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外汇占款和央行再贷款在1997-2001年间保持双低,基础货币发行不足。央行在2002年之后的5年时间内,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内容是反流动性过剩。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就是因外贸和资本项下“双高顺差”导致的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流动性过剩的病根在于人民币汇率刚性。央行终究会把汇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一个常规工具,而且短期看它也是抑制流动性过剩最有效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5.
近年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造成外汇占款大幅增长,最后引致货币供给增加。本文将对我国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占款和货币供给量M2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我国外汇占款的巨剧增长,容易导致货币市场失衡。  相似文献   

6.
在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外汇占款逐渐成为我国基础货币发行的主渠道。基础货币被动投放迫使央行采取冲销性干预措施,于是,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表现为被动发行央行票据、被动正回购。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发行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之比已由1994年的0.25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1.08,至2007年7月底又上升为1.29。在经济低迷时期,大量的外汇占款与积极的货币  相似文献   

7.
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使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因此而增加的货币供给加大了国内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加大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本文在分析我国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外汇储备余额高速增长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约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傅勇 《西部论丛》2008,(1):12-12
面对汹涌的过剩流动性,国内不少学者建议要改革人民币的发行方式。这种建议看到了近期基础货币的发放主要是外汇占款增加所致,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国央行实际上充当了外汇市场上的做市商,买入外汇,放出人民币。可是,这种观点忽视了流动性过剩的国内因素,因为,央行的对冲力度几乎足以保证完全化解外汇占款增加所投放的基础货币。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关键的阶段转换和结构调整之中,金融市场也在放松管制下快速转型,货币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货币供给、货币与经济之间的联系也相应地发我国货币投放机制发生变化汇率制度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特征的重要因素。随着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提高,我国的货币供给出现了质的变化。具体来看,2003~2009年,外汇占款增加几乎是我国基础货币唯一的投放渠道,外汇占款增量、基础货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央行自2003年至今一直在对冲外汇占款,以应对资本流入。本文衡量了2003-2010年中国央行对冲外汇占款的成本,累积高达1.08万亿元。文章分析了中国央行对冲成本的承担机制,并分析了央行可能因为高对冲成本而造成的利益冲突。文章最后指出,应切断外汇储备增长与基础货币投放间的联动关系,并建立由财政参与承担的对冲成本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李勇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8):140-144
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凸现出来的经济现象.文章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外汇储备对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得出我国流动性过剩与现行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下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带来的外汇占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要彻底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要深化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金融】     
《上海国资》2011,(3):74-74
外汇占款增25%存款准备金率或将上调 2011年2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5016.47亿元.环比增长近25%。据此.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外汇占款料维持高位,央行近期或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缓解流动性压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流动性资产负债比角度对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进行考察,认为从2000年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一直在增加,并在2005年出现流动性过剩。其直接原因是流动性负债的增长速度快于央行债券的增长速度。而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外汇占款的迅猛增加导致了流动性的大量投放,虽然央行发行了大规模的央行债券,但仍无法缓解流动性增长过快的现状,因此关键是要改革当前的结售汇制度。  相似文献   

14.
央行票据冲销外汇占款的微观成本在2004—2010年为盈利,从国内角度来说,央行使用央行票据冲销流动性的微观成本高于存款准备金率的微观成本。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利弊共存,但就冲销流动性的效果而言,央行票据使用更为灵活,存款准备金率的冲销力度更大。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以来外汇占款与物价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征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9):144-147
文章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围绕2000年以来中国外汇占款与物价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较为详实的定量研究.文章具体考查了外汇占款、货币供应量以及物价等经济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同时运用协整理论,对外汇占款与物价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的物价与外汇占款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长期内外汇占款的增加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结合我国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文章从货币政策的运行机理研究了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政策和物价的影响途径,提出了对外汇占款进行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模型的回归结果判断外汇储备的增加是否对M2、存贷差以及外汇占款/基础货币产生影响,并通过添加新信息冲击(Innovation)分析流动性受自身及其他内生变量冲击的影响程度,之后再利用G ranger检验法分别检验外汇储备与其他三项指标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最后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外汇储备的增加,尤其是其增长率的增加可以直接引起M2和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发行压力的增大,而对于存贷差的影响则是通过对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间接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少,央行释放流动性对冲,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保持整体资金面的平衡,减少波动而已  相似文献   

18.
冉学东 《新财经》2013,(2):17-17
央行为了阻止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得不再一次进行入市干预,可以预见的是12月份,央行的外汇储备也有一个可观的增量。从退出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到再次入市干预,不过大半年时间,看来央行的"苦日子"又来了。央行数据显示,2012年12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58533.48亿元,当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加1346亿元。而11月,这个数据是-736.27亿元。过山车似的数据表明,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预期管理思想,通过建立三部门局部均衡模型推导出央行外汇预期干预反应函数,并运用TVP-VAR模型分析了央行预期干预、汇率预期、基础货币供给、经常账户差额和国内信贷规模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检验中国央行外汇预期干预的动因和多重效应.央行外汇预期干预需要权衡稳汇率与稳货币目标,央行仅使用冲销式干预政策有助于保持基础货币...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2002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月度数据,估计出外汇市场压力并采用事件分析法对我国央行外汇干预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央行的外汇干预是有效的,但干预效果具有不对称性,央行卖出美元支持人民币升值的效果好于买入美元引导人民币贬值的效果;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下的干预效果好于盯住美元汇率制度下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