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红利 《消费导刊》2022,(1):106-109
自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以来世界经历了三个疫情影响阶段,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三个阶段——后疫情时代。在疫情已呈常态化的形势下,世界贸易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盛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重新配置其产业价值链,重构区域价值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将高端价值链转移出东亚地区,当前我国正面临“双循环...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成本加成率的现实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整体上,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加深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经过分样本检验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加深对内资企业成本加成率的负向影响较外资企业更大;对一般贸易企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来料加工企业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高技术企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中低技术企业有显著负向影响。本文还发现生产率、劳动要素价格、中间品要素价格是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率的重要中介要素。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出口加成率的现实应客观认知,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事件影响下,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存在极大波动风险,宜实施“稳中求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一般均衡污染贸易模型构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下污染排放的理论机制,运用PSM匹配与倍差法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总体上表现出负的环境效应,即全球价值链嵌入增加了中国企业单位产值的污染排放;在间接效应上,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污染排放存在正的结构效应和负的生产率效应,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加剧投入产出结构的偏污性增加企业污染排放,同时又通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减少企业污染排放;外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促进效应显著,而内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促进效应不显著。因此,中国要警惕全球价值链向全球污染链的演变,在进行严格环境管制的同时加强要素结构优化与绿色技术进步,以减少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4.
基于TAPED数据库对2000—2014年中国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条款深度进行横向测度,并利用UIBE全球价值链数据库系统检验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规则对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行业层面的特征变量后,数字贸易规则条款深度一体化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指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细分参与度后发现,数字贸易规则条款深度一体化能够提高全球价值链的透明度,促进价值链关联,强化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度,弱化其后向参与度;细分行业后发现,数字贸易规则条款深度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各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助推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促进了生产的全球离散化和区域集聚化倾向。而全球价值链(GVC)这种新的生产和贸易组织方式把片段化的生产集聚区域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进一步强化了全球贸易一体化倾向。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背景、概念形成、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全球价值链理论这一产业与贸易研究的新范式进行了综述。然后,对全球价值链理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其对我国企业与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方面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影响企业生产率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从微观层面测算了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并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参与全球价值链有益于提高企业生产率,说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显著存在。另外,通过对企业所有制、资本密集度、贸易方式以及产品多样性等异质性特征的考察发现,国有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中的生产率效应最高,外资企业次之,民营企业最低;高资本密集度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效应要高于低资本密集度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以及多元化的产品策略更有利于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抬头,中美贸易摩擦趋于常态化,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应对新挑战成为重大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浓厚研究兴趣。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表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赶超与攀升无疑是此轮中美贸易摩擦的"催化剂",虽然中美贸易摩擦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制造业的赶超态势,但其负面影响也在逐步显现。中国依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实现制造业高速增长的基础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转变制造业贸易方式、推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主动整合资源和加速制造业服务化,是中国制造业应对贸易摩擦和提高分工地位的有效途径。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中美贸易摩擦的"典型事件",并基于客观数据分析其影响;从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拓展,系统跟进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的现实影响;适应环境变化,关注中国制造业深度嵌入全球创新链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价值链建设不断完善的经济大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的规则面临着重新塑造的机遇与挑战。以全球价值链的建设为契机,充分掌握全球价值链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状况,对于促使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制定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促进新经济环境下跨境贸易工作的不断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全球价值链的相关含义进行了概括性描述,并就其对国际经济贸易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继而提出了优化全球价值链建设过程中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开展效益的相关举措,以期为实现我国经济贸易水平的提高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问题》2021,(2):96-112
随着逆全球化趋势持续加剧,经济全球化的要素收入分配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中间投入引入议价模型,构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收入分配模型,并利用2000—2008年中国制造企业数据,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显著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劳动收入份额呈现"U"型关系;(2)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东部地区企业、私营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显著,而对中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3)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存在"劳动技能渠道"和"加成率渠道",但作用方向不同。为平衡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负面影响,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球价值链体系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腾飞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大多处于低端环节,附加值低,依附性强,特别是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其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如何求生存求发展是其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回顾了全球价值链的相关理论,总结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基本状况,对其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状况、效应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展开了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梦杰  赵红岩 《江苏商论》2022,(12):17-20+44
随着全球商品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各国之间的产业协调合作在逐步深入,国内价值链攀升的问题也逐步深入到全球的生产网络分工当中。本文通过海关数据测算中国各地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嵌入程度,在全球贸易分工的格局下分析价值链嵌入对地区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梳理两者之间的影响机理与路径。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价值链嵌入对区域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促进作用,市场整合程度交互项表明市场整合与价值链嵌入存在互补的作用。政策建议地方注重培育优质产业链,加强智能制造业发展,关注传统行业的转型改革与新兴行业的技术突破并重,让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化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加速国内产业往高附加值领域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0-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构建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本文运用OLS模型和2SLS模型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但需要注意产业结构合理化中的“虚假产业均衡”;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且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为“良性产业均衡”,但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著。中国除了持续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度,还应加强培育产业链竞争优势,并鼓励中西部地区寻求差异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价值链分工模式不仅重塑了世界贸易新格局,也对传统贸易规则提出了严峻挑战,签署FTA成为各国融入全球价值链并追求更高水平贸易规则的主要途径。本文考察深度FTA对各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根据WIOD最新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41个国家(地区) 2005—2014年的GVC参与程度、GVC参与长度及GVC位置指数,对总体样本、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分别进行回归,并重点考察FTA深度条款的具体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一国签署的FTA数量对其全球价值链嵌入没有影响,而FTA深度能够有效促进一国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并提升价值链上游度水平,此效应对发展中国家更为显著;具体条款方面,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条款是保障一国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生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有积极影响,但价值链嵌入度计算过程中考虑了中间商贸易后影响力有所减弱;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作用,因嵌入程度高低及企业所有制、生产率和融资约束的不同有所差异;产品质量改善有利于企业价值链嵌入度的提升,并且人民币升值对产品质量越高的企业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积极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制度质量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一国(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三个理论假说。借鉴Yeats(2001)的方法,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BEC分类法下的中间产品贸易数据,计算得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8个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度质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质量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及其与制度质量的交互作用,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显著影响。据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应在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同时,着力完善制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制度质量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一国(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三个理论假说。借鉴Yeats(2001)的方法,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BEC分类法下的中间产品贸易数据,计算得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8个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度质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质量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及其与制度质量的交互作用,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显著影响。据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应在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同时,着力完善制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增速下降现象,引起了理论和实践部门的极大关注。文章从全球价值链分工动态演进的视角,基于分工演进和贸易增长等经验描述,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当前贸易增速下降的成因,并在理论先导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论表明,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的阶段性变化对贸易增速具有深刻影响,当价值链分工深化到一定阶段后,在贸易规模扩大的"基数效应"和分工深化的"边际效应"作用下,贸易增速表现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正是当前全球贸易增速下降的根本原因之一。从单个国家角度看,价值链攀升的动态演进是一个不断"挤出"贸易"重复统计"部分的过程,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统计意义的贸易增速。当前全球价值链分工边际深化难度加大、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正是我国外贸增速下降面临的客观环境,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外贸亟待从以往"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方向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更多表现出全球价值链生产的特征。以全球价值链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国家数据为基础,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方法,对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嵌入程度越深、价值链越长越有利于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除此之外,外国劳动力与资本、汇率等变量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也呈现正相关关系;以人均GDP衡量的市场规模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与预期相反,表现为负相关。根据研究结论,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积极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努力提高中国农业科研水平、引导农产品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制定农产品出口新战略、建立健全农产品贸易预警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价值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整合,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载体正快速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要实现集群持续地发展与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中搜寻、捕捉和创造价值是必由的路径;当然,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我国产业集群将面临国内外各种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最后,文章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当前,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金融抑制问题,但在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是必然的选择和趋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贸易与金融开放问题只是表象,本质是要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亚投行实际上为发展中国家升级全球价值链提供了契机。本文从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表现,并从影响、机遇和挑战等几个方面对亚投行相关问题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